《个性放飞梦想 高校周日晚点评案例集》:
5总结点评:独自战斗
理性与感性就如同我们的左膀右臂,辅助我们在精神世界里达到平衡,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奋战。但每个人的理性与感性是不同比的,如同智勇双全才是真豪杰一样,我们都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加强对理性与感性的自我认知和补正。这个过程会比较艰辛,但只能依靠我们的自省和自觉得以实现。
著名的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的个人自传叫作《独自上场》,之所以这样命名,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一名单打选手,更源于李娜在赛场上的感受:网球其实是一项非常孤独的运动。因为你独自一个人在场上,没有教练,没有队友,只有你自己。当你打一场比赛,你要做出800次到1200次的抉择,都是你一个人在承担。你不仅要对抗对手,还要对抗你自己,不停地考验外界的反应和你内在的东西。有人形容网球是'孤岛运动',运动员站在场上就像一座孤岛,周围观众环绕就像海洋一样,非常孤独。虽然有裁判,但是很多时候,需要你自己下判断、做权衡。它需要你的素质特别全面,你必须要战胜许多大家意想不到的困难。
每个人的人生之旅和李娜的赛场体验是一样的,尽管会有“教练”“裁判”之类的角色在我们的生命中起到指导、纠正的作用,但终归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每一次“关键球”。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博士曾有一句话:“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心智的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都离不开勇敢、进取、独立的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诫,仍需独自前行。
四、案例分析
本次晚点评以立志教育为目的,以生涯规划的相关因素与具体方法为主要内容,从理性与感性这一常见的话题着眼,选题得当,内容充实,贴近学生实际。在晚点评的组织过程中,准备充分,案例真实,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与时效性,能引发学生共鸣,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在各个环节的设置上,做到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首先从几个不同学生,包括辅导员本人的大学生涯与职业生涯轨迹做介绍,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与讨论,给学生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形成观点的碰撞,营造热烈的氛围,辅导员也适时地进行一些调动和引导;主题展开部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对理性与感性的特点进行归纳和重申,消除了学生片面的、不当的理解。解读生涯规划需要理性和感性,讲解得比较详细透彻,对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生涯规划提出了建议。最后的总结点评环节,强调个人在生涯规划中的决定性作用,起到了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晚点评的整个过程能按照事前的构思进行,节奏有条不紊。从现场学生的反应上看,效果较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满意度较高。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原本计划的自我测试环节没有进行。
五、研究结论与反馈
立志教育的开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每个阶段又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只有把握好这些对大学生立志存在重要影响和作用的因素,才能提升立志教育工作的成效。结合本次晚点评活动中学生发表的观点和反馈的意见,对于在校生的立志教育工作,笔者有如下一些思考。
(一)立志的第一步是认识自我
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几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大学阶段的自我定位。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背景,才能帮助他们客观认识自己,立足当下,树立正确的个人志向,做出适合学生的、个性化的大学生涯规划。
(二)让学生在个性舞台上选择志向
大部分学生在步人大学前,都习惯被动式的学习,接受他人的管理和安排,进人大学后,即便拥有了较多的自主空间,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墨守成规,不敢大胆尝试,设立的目标与志向往往也与实际潜能不符。辅导员应在日常教育中发掘学生的特长,推动学生在更高的平台上学习、锻炼、提升,追求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
(三)群体教育对个人阶段规划的影响
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个性,但个体是群体中的个体,学生群体对于学生个体的影响不容忽视。学生班级、学生团支部、学生党支部是每个学生都隶属的群体,将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作为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的方式之一,可以让学生在优秀的群体组织中向先进看齐,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的原动力,不断坚定自己的志向,形成阶段规划。
(四)立志教育要与人生价值观教育相统一
鼓励大学生立志,鼓励他们走向成功,但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多样性的,人生价值的体现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因此,立志教育最终应该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降低学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以及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这些是与立志教育同等重要的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