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论
第1章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
引导案例:盒马鲜生的运营管理
盒马鲜生是阿里巴巴旗下售卖生鲜食品的零售超市。盒马鲜生的实体店主打高科技新零售概念,所有商品标签都是采用电子纸,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商品资讯。消费者可到店购买,也可以在盒马App下单。盒马鲜生的*大优势就是一定范围内快速免费送达,这样做的前期目的是收集数据,综合提高数字化模式管理。
盒马鲜生的核心运营过程,一直沿着“吃—转—送”三部曲进行。即使是用户线下购物,也要在线上完成买单操作,从而实现迁移。在供应链上,盒马鲜生利用大数据进行管理,方便高效,突破现有零售极限。
与传统零售*大区别是,盒马鲜生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及先进设备,实现人、货、场三者之间的*优化匹配,从供应链、仓储到配送,盒马都有自己的完整物流体系。
盒马鲜生的供应链、销售、物流履约链路是完全数字化的,从商品的到店、上架、拣货、打包、配送任务等,作业人员都是通过智能设备去识别和作业,简易高效,而且出错率极低。整个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用户下单10分钟之内分拣打包,20分钟实现3公里以内的配送,实现店仓一体。能做到30分钟配送速度,在于算法驱动的核心能力。
讨论题:
1.盒马鲜生的运营管理系统是如何设计的?
2.盒马鲜生的运营管理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制造业生产与运作管理、服务业生产与运作管理以及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历史与发展。本章内容便于读者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并由此理解生产过程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地位,为生产运作管理和相关内容的学习铺垫基础。
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是企业整合各种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使这一过程得到持续优化及理性控制的过程。
1.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
1.1.1生产与运作管理
1.经济发展的阶段
经济学家将经济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前工业(pre-industrial)社会、工业(industrial)社会、后工业(post-industrial)社会。
(1)前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采掘业,包括种植庄稼和树木、捕鱼、狩猎、采掘煤炭和岩盐、淘金等,实质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所需的物品,动力来自人力和兽力,主要活动是同自然界打交道。
(2)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制造业。制造业的实质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的方法,改变自然界的物质,生产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品。人们利用机器,动力来自蒸汽和电力,以工厂为单位进行生产,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分工是工业社会组织生产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活动是同经过加工的物品打交道。
(3)后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服务业,其实质是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人们利用知识、智慧和创造力,以信息为信托,通过不同的社会组织,为顾客提供服务。信息成为关键资源,生活质量由教育、保健和休闲来衡量,主要活动是人们之间的交往。
服务业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活动。
业务服务:咨询、财务金融、银行、房地产等;
贸易服务:零售、维修等;
基础设施服务:交通运输、通信等;
社会服务:餐馆、旅店、保健等;
公共服务:教育、公用事业、政府等。
图1-1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
2.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
世界上存在各种社会组织。公司、学校、商店、医院、饭店、物流公司、银行等都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社会组织的三大基本职能(basicfunctions)是生产、理财、营销(图1-1)。
1)生产
生产(production):是一切社会组织*基本的活动,是由投入并通过一个或多个转换过程获得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包括物质产品(goods-oriented,tangible products)的生产、服务性产品(service-oriented,intangible products)的生产。为确保获得满意的产出,需在转换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检测反馈,并与预先制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生产与运作职能由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所有活动组成。例如,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职能包括产品设计、计划、采购、加工、装配、质量、库存、物流配送等活动。生产与运作职能不仅存在于产品导向的制造和装配运作方面,也存在于服务导向的领域,诸如医疗、运输、食品经营和零售业。
2)理财
理财(finance):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并合理地运用资金的过程,包括融资、投资、资金的合理运用。
财务人员与运作管理人员要密切合作,在如下活动中及时交流信息与专门知识。
(1)预算。要定期编制预算,对财务需求做出安排。有时要对预算进行调整,而且必须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2)投资方案经济分析。对投资于工厂和设备的备选方案的评估要由运作和财务人员共同参与。
(3)资金供应。给生产与运作部门及时提供必要的资金是重要的,而在资金紧张的时候,这项工作甚至会关系到组织的生存。细致的财务计划有助于避免现金流量出现问题。大多数营利性企业主要通过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来获得资金。
3)营销
营销(marketing):发现与发掘顾客需求的过程,包括发掘需求、定价、商业促销。
营销部门要进行广告宣传和定价决策以及实施随后的营销活动。该部门还要对顾客需求做出估计,另外也可以掌握顾客的消费偏好,并将这一信息传递给生产与运作部门和设计部门。生产与运作部门需要有关中短期顾客需求的信息,以便据此做出计划。比如,安排原料采购或是安排工作进度。设计部门需要这方面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对目前产品与服务做出改进和设计出新的产品。营销、设计和生产与运作三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对设计的改进并生产出新产品。企业通过营销还可以了解竞争对手正在做什么,从而为制定本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生产与运作部门可以提供生产能力方面的信息,并就设计产品的生产可行性做出判断。
当需要购买新设备或新技术用于创造新产品或服务时,生产与运作部门可提前发出通知。这时财务部门应提供短期内可以筹集到多少资金这一信息,并了解在中长期引入新产品或服务所需资金的规模。营销部门可以从运作部门那里得到制造或服务提前期这一重要信息,从而给顾客提供可靠的供货时间。因此,营销、生产与运作和财务三部门必须在产品及工艺设计、市场需求与市场前景预测、确定可行的工作进度以及质量和数量决策方面协调一致,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富有生命力的运行机制。
3.产品的概念
根据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定义:产品是过程的结果;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服务(如运输);
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这种产品称为服务、软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取决于其主导成分。例如,外供产品“汽车”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软件(如发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服务(如销售人员所做的操作说明)所组成。
企业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过程就是制造产品和(或)提供服务的过程。在所有的企业里都存在着制造产品和(或)提供服务的过程。
4.生产的概念
(1)生产的定义(狭义):生产产品,也就是产品的制造,是使用一系列的能量,把原材料的几何、物理和化学性态进行预定变化,获取产品的过程。生产过程是将制造资源(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等)转变为有形财富或产品的过程。
(2)生产的定义(广义):是社会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是与生产产品或提供优质服务直接关联的一组活动,包括产品制造和服务。
一般地讲,生产是指一个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如图1-2所示。这里,输出是由输入决定的,转化是在生产系统中实现的。
图1-2生产的概念
5.制造管理、生产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
制造管理、生产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这三个名称的顺序反映了这一学科的演变过程。
制造管理的概念首创于18世纪的亚当?斯密,他认为分工能提高效率。随后,人们开始注重生产操作方面的研究,如对动作与时间的研究,对工序划分与任务安排的研究,从而产生出许多至今仍然十分有用的管理方法。
从1930年到1956年,生产管理这一术语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在这一时期,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得到普遍应用,定量决策方法日渐成熟,在制造业中形成了以提高生产效率为重点的管理方法,涉及生产过程的优化、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分配的激励机制等。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数字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较多的是生产管理领域,产生了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管理方法,以后又发展成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Ⅱ,MRP-Ⅱ)管理方法、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管理方法和供应链管理管理方法等;这一时期也是消费个性化发展较为迅速的时期,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和使顾客满意,生产系统在其柔性、自动化、高效、节能、环保等方面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硬件设施的现代化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应用标志着企业的生产管理逐步进入了现代化。
研究表明,制造业中的运作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同样适合于服务业,如关于市场与产品的决策、企业规划、资源的配置与有效利用、质量保证体系、成本控制、工作抽样、过程的优化与规范化、流程重组等。系统论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更抽象、更高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各种现象的共性。人们开始把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无形产品的服务提供过程都看作一种“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作为一种具有共性的问题来研究,生产管理的范围从制造业扩大到了服务业。目前,发达国家已称这门学科为“运作管理”。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还是无形产品的提供过程都被统称为运作过程。
企业的高层决策偏重运作管理,而关于生产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等也可认为是属于生产管理范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生产管理与运作管理已经密不可分。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整合各种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使这一过程得到持续优化及理性控制的过程。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1.1.2生产运作系统
1.生产运作系统的概述
生产运作系统是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狭义的生产运作系统指企业内部的生产运作系统。广义的生产运作系统指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服务商组成的系统。
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管理。生产运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转换功能,任何一个生产系统都执行着将系统的输入转换成预定的输出(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功能。产品或服务还需要转化为现金,这样才能购买更多生产资源作为输入,转换过程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着的。
不同的生产运作系统具有不同的输入内容、不同的转换过程、不同的输出对象,表1-1列出了几个典型生产系统的输入、转换、输出之间的关系类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