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初识心理— 001
第一节 走近心理学— 001
一、心理学研究内容— 001
二、心理学学科特点— 003
三、正确认识心理学— 004
第二节 了解心理的本质— 005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005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012
第三节 西方心理学发展简史— 013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013
二、学派的纷争— 015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016
第四节 中国心理学发展简史— 018
一、西方心理学思想传入中国的开端— 018
二、西方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传入中国— 019
三、中国心理科学的创建与早期发展— 020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心理学发展历程— 021
心理咨询师手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025
第二章 心理问题探索— 029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029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03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032
三、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标准?— 033
第二节 心理问题评估诊断— 035
一、正常心理及其表现— 035
二、异常心理及其表现— 037
三、识别亚健康状态— 041
四、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 044
五、什么情况需要看心理医生— 046
第三节 心理咨询流派简史— 047
一、心理咨询流派简介— 048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053
第四节 积极心理学— 054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054
二、运用积极心态维护心理健康— 056
心理咨询师手记:害怕人群的我— 061
第三章 生命发展教育— 065
第一节 生命的发展历程— 065
一、生命的诞生— 065
二、生命的发展— 069
第二节 生命的意义— 074
第三节 珍爱生命— 077
一、生命中不完美中的完美— 077
二、珍爱自己— 079
第四节 生命与死亡— 081
一、生命的存在形态— 081
二、生命的特征— 082
三、生命与死亡— 083
心理咨询师手记:如何与妈妈相处— 088
第四章 自我认知— 091
第一节 认识自我— 091
一、自我意识概述— 093
二、自我发展理论— 096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101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110
一、社会化— 110
二、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114
三、自我、身份与自尊— 117
第三节 未知的自我— 122
一、乔韩窗口理论— 122
二、活动体验:探索自我— 123
第四节 积极地自我成长— 125
一、健康自我意识的标准— 125
二、树立健康自我意识的方法— 126
心理咨询师手记:冬与夏的交替— 129
第五章 情绪管理— 134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134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135
二、情绪、情感的关系— 136
三、情绪与情感的类型— 137
四、情绪、情感的功能— 140
五、情商— 141
第二节 情绪理论简介— 145
一、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145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145
三、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146
四、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146
第三节 合理情绪疗法— 147
一、合理情绪疗法简介— 147
二、大学生常见不合理信念— 147
三、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三栏目”技术— 149
第四节 用心经营好心情— 151
一、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152
二、大学生常见情绪处理方法— 153
三、培养健康的情绪— 153
心理咨询师手记:我很生气,他们为什么要偷我的东西!— 160
第六章 直面挫折— 166
第一节 挫折溯源— 166
一、挫折的含义— 166
二、挫折的性质— 167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挫折— 168
一、挫折的一般分类— 168
二、大学生常见的挫折— 169
第三节 挫折的形成与应对— 171
一、挫折的产生原因— 171
二、挫折应对— 175
第四节 善待挫折— 179
一、挫折心理测试— 179
二、挫折的理智性反应— 181
三、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185
心理咨询师手记:世界那么大,我却要在学校里— 189
第七章 人际交往— 193
第一节 人际交往纵横谈— 193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193
二、人际交往的意义— 194
三、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197
第二节 人际吸引— 203
一、我们为什么会互相吸引— 203
二、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206
第三节 人际沟通— 210
一、沟通的含义— 210
二、沟通的结构— 210
三、如何提高沟通技巧— 213
第四节 人际冲突— 221
一、人际冲突的含义和产生的原因— 221
二、人际冲突的类型和发生过程— 223
三、人际冲突的处理方法— 225
心理咨询师手记:沉默会不会带来伤害?— 229
第八章 解读爱情— 233
第一节 爱情的心理实质— 233
一、爱情是什么— 233
二、爱情三角理论— 236
第二节 甄别爱情— 244
一、喜欢与爱情— 244
二、友谊与爱情— 246
三、激情与爱情— 247
四、承诺与爱情— 249
第三节 爱情与性— 250
一、大学生恋爱困惑— 250
二、谈性论性— 251
第四节 提升爱的能力— 263
一、单相思— 263
二、失恋— 265
三、婚姻— 267
心理咨询师手记:化解爱的痛— 268
第九章 职业生涯规划— 272
第一节 初识生涯规划— 272
一、与生涯规划相关的概念— 272
二、生涯规划的含义和意义— 273
第二节 生涯规划与自我探索— 275
一、描绘个人生涯愿景— 275
二、自我评估— 277
第三节 生涯规划与环境分析— 295
一、环境评估— 295
二、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296
三、设定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297
第四节 大学生生涯规划方案— 302
一、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原则— 302
二、制定实施方案— 304
三、实施— 305
四、评估与反馈— 306
心理咨询师手记:考研还是就业?— 307
第十章 魅力人格— 311
第一节 人格概念— 312
一、人格的定义— 312
二、人格的特性— 313
三、人格的结构— 314
第二节 人格理论简介— 319
一、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319
二、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
——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319
三、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等人格特质理论— 320
第三节 常见人格问题— 324
一、自卑心理及其调试— 326
二、嫉妒心理及其调试— 326
三、羞怯心理极其调试— 327
四、猜疑心理及其调试— 328
五、急躁心理及其矫治— 329
六、悲观心理及其调试— 329
第四节 塑造魅力人格— 333
一、健康人格特点— 333
二、塑造健全人格— 335
心理咨询师手记:家庭给了她什么— 342
参考文献— 345
后记— 34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