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繁殖技术是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是对应繁殖与品种改良工作岗位的行动导向课程。《动物繁殖技术》按照动物繁殖技术课程标准进行编写, 注重培养现代畜牧业繁殖与改良工作岗位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畜禽外形鉴定的方法
外形鉴定方法分为肉眼鉴定和测量鉴定。
肉眼鉴定是通过肉眼观察畜禽整体及各部位,并辅以手摸和行动观察,辨别优劣。其原则是先粗后细,先整体后局部,先静后动,先眼后手。鉴定时,从正面、侧面?后面进行一般观察,主要看畜禽体型是否与选育方向相符,体质是否健康结实,整体发育是否协调匀称,品种特征是否典型,体格大小和营养好坏,优缺点等。之后走近畜体,对各部位进行细致审查,最后根据整体情况评定优劣和等级。其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不用特殊器械,简便易行。其缺点是鉴定常带主观性,鉴定人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深入了解所鉴定畜禽的品种类型、外形特征。为减少主观成分,也可采用评分鉴定。在评定前,根据畜禽各部位在生产及育种上的重要性,定出最高分或系数,对每个部位规定理想标准,鉴定人依据评分表鉴定畜禽外形。评分方法有百分制和五分制,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对各部位规定出最高分的标准,然后对各部位逐一评分,将各部位评分相加得出总分。五分制满分为五分,将各部位的实际评分乘以该部位规定的系数,得出总分。
测量鉴定是用具体数值定量描绘畜禽的外貌特征,可避免肉眼鉴定的主观性。通过测量工具测出畜禽体尺数值,根据公式计算出体尺指数,从而说明畜禽的外形结构特征。这种方法可避免肉眼鉴定带有的主观性,而线性评定法避免了传统评分法的主观性,其应用与推广促进了家畜生产性能的提高。如乳牛的体型外貌性状分为主要性状和次要性状,一般只测主要性状。每个性状的线性分值为1~50分。线性分值的高低不代表性状的好坏,需将其转换成功能分后才可反映出性状的优劣。如乳牛体强度依据胸部宽度和深度、鼻镜宽度及前躯骨骼结构等综合表现给分。特别纤弱评1~5分,中等评25分, 极度强健宽阔评45~50分。而线性分为37时转化为功能分最高,即乳牛体强度的最佳线性评分是37分。在功能分的基础上, 将各性状归属于一般部位、乳用特征、体躯容积和泌乳系统四项特征性状,求出特征性状功能分,加权综合特征性状分得出被鉴定个体的等级。
三、畜禽的系谱鉴定
根据畜禽的生长发育、 体质外貌和生产力等来评定家畜的品质称为鉴定。鉴定是选种的基础, 根据鉴定成绩从畜群中选出一定数量的种公母畜, 以满足育种的需要。 畜禽的鉴定可分阶段进行, 幼年时期以系谱鉴定为主, 结合生长发育进行。成年以后要进行体质外貌和生长发育鉴定。后期要以生产力鉴定为主,每次鉴定后要将不合格的个体及时淘汰,对合格的个体加强培育。
项目一 畜禽的选种
一、品种识别
二、畜禽选择标准
三、畜禽的系谱鉴定
实训一 畜禽品种分类与识别
实训二 畜禽外貌观察、体尺测量及外貌鉴定
实训三 种畜系谱的编制与鉴定
项目二 畜禽性状遗传基础
一、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二、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
三、性状的遗传
四、生产性能测定
项目三 畜禽选配与杂交利用
一、畜禽选配
二、畜禽杂交利用
实训一 杂交改良方案的设计
实训二 杂种优势的计算
项目四 人工授精
一、畜禽的生殖器官
二、采精及其准备
三、精液品质检查
四、精液的保存
五、发情鉴定
六、人工授精技术
实训一 假阴道的安装
实训二 精液的采集
实训三 精液品质的检查
实训四 精液的稀释
实训五 精液的保存
实训六 发情鉴定
实训七 人工输精
项目五 妊娠与分娩
一、妊娠诊断
二、助产
实训一 母畜妊娠诊断与检查
实训二 分娩助产
项目六 繁殖控制技术
一、生殖激素的应用
二、发情控制
三、适时配种
四、胚胎移植技术
五、诱导分娩技术
实训一 常见生殖激素的使用
实训二 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技术
项目七 畜禽繁殖管理技术
一、家畜繁殖障碍及其防治
二、提高动物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三、畜禽繁殖力的综合评价
实训 母牛不孕症的诊治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