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项目1 智能网联汽车认知 1
【项目目标】 1
【项目导入】 1
【知识准备】 2
1.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与分级 2
1.1.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 2
1.1.2 智能网联汽车的分级 6
1.2 智能网联汽车的体系结构 12
1.2.1 智能网联汽车的层次结构 12
1.2.2 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架构 13
1.2.3 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路线 14
1.3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15
1.3.1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15
1.3.2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 20
1.4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规划 20
1.4.1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总体思路 20
1.4.2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目标 21
1.4.3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重点 21
1.4.4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零部件 22
【项目实训】 22
实训工单1 智能网联汽车的认知 22
【项目小结】 23
项目2 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系统认知 24
【项目目标】 24
【项目导入】 24
【知识准备】 25
2.1 环境感知的定义与环境感知系统的组成 25
2.1.1 环境感知的定义 25
2.1.2 环境感知系统的组成 26
2.2 环境感知传感器 27
2.2.1 环境感知传感器的类型与配置 27
2.2.2 超声波传感器 33
2.2.3 毫米波雷达 37
2.2.4 激光雷达 45
2.2.5 视觉传感器 53
2.3 道路识别 60
2.3.1 道路识别的定义与分类 60
2.3.2 道路图像的特点 62
2.3.3 道路识别的流程与方法 63
2.4 车辆识别 65
2.4.1 车牌识别 65
2.4.2 运动车辆识别 67
2.5 行人识别 68
2.5.1 行人识别的定义与类型 68
2.5.2 行人识别系统的组成 69
2.5.3 行人识别方法 70
2.6 交通标志识别 71
2.6.1 交通标志介绍 71
2.6.2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 73
2.6.3 交通标志识别的流程与方法 73
2.7 交通信号灯识别 75
2.7.1 交通信号灯介绍 75
2.7.2 交通信号灯识别系统 75
2.7.3 交通信号灯识别的流程与方法 76
【项目实训】 78
实训工单2 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系统的认知 78
【项目小结】 78
项目3 智能网联汽车无线通信系统认知 79
【项目目标】 79
【项目导入】 79
【知识准备】 80
3.1 无线通信的定义与分类 80
3.1.1 无线通信的定义 80
3.1.2 无线通信的分类 81
3.2 V2X通信 82
3.2.1 V2X通信的定义 82
3.2.2 对V2X通信系统的要求 84
3.2.3 V2X通信的应用 85
3.3 蓝牙通信 90
3.3.1 蓝牙通信的定义 90
3.3.2 蓝牙通信的特点 90
3.3.3 蓝牙通信的应用 91
3.4 DSRC 93
3.4.1 DSRC的定义与组成 93
3.4.2 DSRC技术要求 95
3.4.3 DSRC支持的业务 96
3.5 LTE-V通信 97
3.5.1 LTE-V通信的定义 97
3.5.2 LTE-V通信系统的组成 97
3.5.3 LET-V通信与DSRC的比较 98
3.6 移动通信 99
3.6.1 移动通信的定义与组成 99
3.6.2 移动通信的特点 100
3.6.3 移动通信的应用 102
【项目实训】 105
实训工单3 智能网联汽车无线通信系统的认知 105
【项目小结】 105
项目4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系统认知 106
【项目目标】 106
【项目导入】 106
【知识准备】 107
4.1 网络的类型与网络系统的特点 107
4.1.1 网络的类型 107
4.1.2 网络系统的特点 109
4.2 车载网络 109
4.2.1 CAN总线网络 110
4.2.2 LIN总线网络 112
4.2.3 FlexRay总线网络 113
4.2.4 MOST总线网络 114
4.2.5 以太网 115
4.3 车载自组织网络 117
4.3.1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定义 117
4.3.2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类型 118
4.3.3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路由协议类型 118
4.3.4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特点 119
4.3.5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应用场景 121
4.4 车载移动互联网 123
4.4.1 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123
4.4.2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124
4.4.3 移动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124
4.4.4 车载移动互联网 126
【项目实训】 128
实训工单4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系统的认知 128
【项目小结】 128
项目5 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定位系统认知 129
【项目目标】 129
【项目导入】 129
【知识准备】 130
5.1 导航定位的定义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类型 130
5.1.1 导航定位的定义 130
5.1.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类型 133
5.2 全球定位系统 133
5.2.1 GPS的组成与原理 134
5.2.2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 135
5.2.3 GPS DR组合导航定位系统 137
5.3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138
5.3.1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 139
5.3.2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特点 139
5.4 惯性导航系统 139
5.4.1 惯性导航系统的定义 139
5.4.2 惯性导航系统的作用 142
5.4.3 惯性导航系统的特点 143
5.5 通信基站定位 143
5.5.1 AOA定位法 143
5.5.2 TOA定位法 144
5.5.3 TDOA定位法 144
5.6 高精度地图 145
5.6.1 高精度地图的定义 145
5.6.2 高精度地图的作用 147
【项目实训】 148
实训工单5 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定位系统的认知 148
【项目小结】 148
项目6 智能网联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认知 149
【项目目标】 149
【项目导入】 149
【知识准备】 150
6.1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定义与类型 150
6.1.1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定义 150
6.1.2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类型 150
6.2 前向碰撞预警系统 154
6.2.1 前向碰撞预警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54
6.2.2 前向碰撞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155
6.2.3 前向碰撞预警过程 158
6.2.4 前向碰撞预警系统的应用 159
6.3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161
6.3.1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61
6.3.2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162
6.3.3 车道偏离预警算法 163
6.3.4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应用 165
6.4 盲区监测系统 167
6.4.1 盲区监测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67
6.4.2 盲区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168
6.4.3 盲区监测系统的应用 169
6.5 驾驶员疲劳预警系统 171
6.5.1 驾驶员疲劳预警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71
6.5.2 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 172
6.5.3 驾驶员疲劳预警系统的应用 174
6.6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175
6.6.1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75
6.6.2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工作原理 176
6.6.3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应用 176
6.7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178
6.7.1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78
6.7.2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179
6.7.3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应用 180
6.8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181
6.8.1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81
6.8.2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83
6.8.3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作用 184
6.8.4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 185
6.8.5 自适应巡航系统的控制方法 186
6.8.6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应用 186
6.9 自动泊车辅助系统 188
6.9.1 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88
6.9.2 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工作原理 189
6.9.3 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应用 190
6.10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 192
6.10.1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92
6.10.2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 193
6.10.3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功能 194
6.10.4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应用 198
6.11 夜视辅助系统 199
6.11.1 夜视辅助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99
6.11.2 夜视辅助系统的工作原理 200
6.11.3 夜视辅助系统的应用 201
6.12 平视显示系统 203
6.12.1 平视显示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203
6.12.2 平视显示系统的工作原理 204
6.12.3 平视显示系统的应用 205
【项目实训】 206
实训工单6 智能网联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认知 206
【项目小结】 206
附录 207
参考文献 21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