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老年照护的职业认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达到总人口的13.5%。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夯实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建立一支高素质、强技能的养老服务队伍,呼应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热切期盼,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
第1节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
《“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增加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医疗护理员数量,加大培训力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培训一批老年方向的医疗护理员,充实老年健康特别是长期照护服务队伍。”这就要求在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学历教育和老年照护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中,加强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一、岗位职责
老年照护也称老年照护服务,是指经过各级岗位技能培训、获得相关专业能力证书的专业照护人员为养老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居家的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的包括进食、排泄、清洁、睡眠、助行等生活照料服务和专业照护服务。老年照护人员是指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基础照护、日常生活照护和康复服务的技术人员。老年照护人员应履行岗位职责,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老年人健康照护事业贡献力量。
(一)服务对象
1.为老年人服务 老年照护人员直接承担着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从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就要做好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的思想准备。
2.为养老机构服务 在我国养老事业发展中,养老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养老照护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养老机构服务,同时在养老照护工作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3.为社会服务 老年照护人员的工作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面对社会和老年人的需要,老年照护人员应本着勇于承担社会使命、为社会负责的精神,为我国养老事业贡献力量。
(二)服务内容
1.清洁照护 为老年人整理更换床单、清洁口腔、清洁与梳理头发、清洁身体、更衣等;为卧床老年人预防压力性损伤和对房间进行消毒等。
2.睡眠照护 对老年人进行睡眠照护,帮助老年人获得良好睡眠。
3.饮食照护 帮助老年人科学合理进食进水,为进食困难的老年人提供鼻饲进食的服务。
4.排泄照护 帮助老年人安全顺利排泄,如协助如厕、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更换尿垫与纸尿裤;帮助老年人呕吐时变换体位,使用人工取便的方法辅助老年人排便等;能够为留置导尿的老年人更换一次性尿袋,为肠造瘘的老年人更换造口袋等。
5.冷热应用 帮助老年人使用热水袋、湿热敷,使用冰袋或温水拭浴为高热老年人进行物理降温。
6.用药照护 协助老年人正确口服用药,对有需要的老年人协助进行雾化吸入和使用(眼、耳、鼻等)外用药。
7.配合专业人员提供以下照护①应急救护,协助医护人员进行老年人外伤的初步止血应急处理、摔伤后的初步处理、骨折后的初步固定及搬运、氧气吸入操作等,并配合为老年人处理烫伤,异物、痰液堵塞,跌倒和心搏骤停的心肺复苏等。②转运照护,帮助老年人使用助行器进行活动,使用轮椅和平车转运老年人。③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组织老年人进行穿脱衣服训练和站立、行走等训练活动。
④安宁照护,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心理慰藉服务,并及时清洁遗体、配合家属整理遗物等。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与该职业活动直接相关的行为规范总和。职业道德与劳动者素质之间关系非常紧密。加强老年照护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照护质量,促进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
1.道德 道德是社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所受教育和信念所维持,表现为思维、言论、行为等,*终成为行为准则和评判标准。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3.职业道德的特点 在道德的基础上突出了行业性、连续性、实用性、规范性、社会性、时代性。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应遵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优质服务等原则,通过职业自律体现行业的价值观,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进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职业道德作用
1.职业道德是职业成长的根基 合格的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和工作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所从事专业的道德素质。特别是敬业、诚信、勤俭、公正、团队协作、创新等职业精神,这是个人成长和发展历程的必然要求,职业道德是一个人事业发展、成功的基础条件。
2.职业道德是良好社会风气的保证 社会风气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职业道德对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3.职业道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职业道德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职业道德的内容一旦被人们认同接受并内化为内心信念并付诸行动时,人们就能够正确地处理个人、他人、职业、社会之间的关系,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职业道德就会成为人们努力工作的强大推力,并消除社会危害因素,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对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老年照护人员职业道德
1.公正、中立的职业道德 每位老年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照护过程中需要个性化服务,应平等对待每一位老人,尊重老人及家属,遵循中立原则,维护老年人的自立性,保守老年人及家庭的信息、财产秘密,保护其生命及财产安全,正确认识老人疾病发生、发展情况,观察老年人的身心变化,进行适当干预,严格执行老年人专业照护实践的原则。
2.尊老、敬老、大爱的职业情怀 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理解老年人的身心痛苦和压力,给予他们安慰、同情、赞美和尊重。照护人员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就可以带给他们鼓励。细致观察老年人有无异常情况并给予相应处理,可减轻老年人的痛苦,让老年人的生活更舒适。与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廉洁奉公,自尊自爱,奉献老年照护事业。
3.保守、尊重老年人隐私的职业素养 有些老年人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愿望、感受,需要照护人员每天和老年人互动,并细心观察,了解老年人身心、家庭、社会状况。及时掌握老年人的需要,为老年人提供适合的帮助,并做好书面记录,照护操作中注意保护老年人生理隐私,日常照护中保护老年人及其家庭相关信息,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链接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推动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三、职业素质
每位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帮助老年照护人员顺应社会竞争、人际交往和工作的压力。热爱自己的工作,练就过硬的技能,树立职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是每位老年照护人员应具备的素养。
(一)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
老年照护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树立职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对自己的工作有极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练就过硬的技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老年照护人员承担着为老年人服务的一线工作。他们不仅是为老年人提供照顾和帮助,更担负着对老年人家庭和社会的重托。在工作中要处处为老年人着想,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以老年人为本的理念,从老年人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老年人的合理需要,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让老年人体会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尊敬和关怀。
(二)遵章守规,规范工作程序
首先,老年照护人员在照料老人时,从生活照料、用药照护到康复协助,都要有详细的流程,对每一种照护要求提供哪些服务内容都要有明确规定,照护人员都要实事求是、不折不扣地完成,白天晚上一个样,家属在和不在一个样。其次,要注重处理个人事情的程序。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思想情绪也属正常,但是不可以带着情绪工作,任何事都要按章办事。*后,注重和家属沟通的程序,在家属向照护人员沟通了解老人生活情况时,要求老年照护人员把握好度,不了解的事情不要讲,不私下打电话或以其他形式联系家属。
(三)遵纪守法,自律奉献
1.遵纪守法 法律法规不仅是照护人员对老年人进行照护服务的依据,也是自身行为的准则和维护服务对象及自身权益的有力工具。一个合格的老年照护人员必须具有法律意识,掌握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利、法律责任,做到知法、讲法、守法。
2.头发卫生 要经常洗头发,头发修剪整齐,刘海不过眉,短发长度以不扫衣领为宜。如果留长发,要将头发在脑后挽成发髻,避免头发、头屑掉在老年人的饭菜上。
3.面部卫生 老年照护人员可以略施淡妆,保持面部洁净,精神焕发,避免口、鼻、眼有分泌物,禁浓妆艳抹。
4.双手卫生 老年照护人员要用“六步洗手法”常洗双手。饭前便后要洗手;清理便器后要洗手;整理老年人用品后要洗手;护理老年人后要洗手等。每周修剪一次指甲,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指甲下不存污垢。
(二)老年照护人员的着装要求
1.干净整齐 工作服装要干净平整,领口、袖口简单利落,所有扣子扣整齐,不缺扣,裤脚避免过长,应在鞋跟以上平脚面处。
2.色彩淡雅 着装整体色彩要淡雅,上衣裤子颜色搭配要合理,忌色彩浓艳、黑色等。
3.协调得体 工作服装要大方、合体、符合时令,不能过小、过紧,也不能过大、过松。夏季女士所穿裙装要到膝盖以下。
4.鞋袜轻便 鞋子要软底轻便,袜子要和肤色相近。不宜穿凉鞋或靴子,不要光脚穿鞋、穿拖鞋。老年照护人员着装如图1-1所示。
二、工作礼仪
在老年照护工作中,老年照护人员应严格遵守礼仪规范,热情周到地为图1-1 老年照护人员着装老年人服务。在与每位老年人的接触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照护工作礼仪规范,才能给老年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营造出亲切、温暖的照护氛围。
(一)老年照护人员服务态度
1.主动热情 老年照护人员见到老年人、家属或来访者,要主动打招呼,微笑着问一声:“您好!”“您需要我帮助吗?”为了表示尊重,必要时可以行15°鞠躬礼。
2.耐心周到 老年照护人员为老年人服务时,要想老年人所想,急老年人所急,耐心地为老年人解释,细心地观察老年人没注意到的问题,及时周到地为老年人解决,让老年人和家属体会到老年照护人员的爱心。
3.文明礼貌 老年照护人员要有微笑的面容、真诚的眼神、优雅的肢体语言,要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再见”等,不讲粗话,不大声喧哗,不发脾气。
4.尊重老年人及其家属 老年照护人员要尊重老年人及其家属,熟悉和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关心和体贴老年人及其家属。要做到换位思考:假如我也老了需要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