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现代琴学丛刊》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是古琴研究领域第一部最全、最系统、具有前沿性、开拓性的琴学全集。该丛书涵盖学术论文、杂谈、琴谱等内容,均为首次面世,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近代以来的琴坛活动、琴学之见、古谱收集整理、新曲创作改编等。
丛书汇集了几代琴人与学者对古琴的思考与研究,包含了近代以来跟古琴或者琴人有关的一些故事、趣闻等,从中可体味琴家们的琴谊弥厚,诚挚感人,对考察研究琴史、撰写古琴大事记、深入了解琴家们的思想、生活、品格,都是极其宝贵的史料;对推进古琴的学术研究,传播古琴文化,提高琴人的素质,引导古琴的发展,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该书的编辑出版,能为广大古琴爱好者学习研究古琴提供便利,是对古琴文化的拾遗,能有力促进古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书的出版对推进古琴的学术研究,传播古琴文化,提高琴人的素质,引导古琴的发展,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该书的出版弥补了琴学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典藏性、权威性,为古琴及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拓展和提升琴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内容简介:
《秋声琴馆遗稿》为《现代琴学丛刊》其中的一辑,是关于古琴大师凌其阵先生的作品集,全书分为“上篇 著述”和“下篇 琴谱”两个部分。“上篇 著述”又分为“学琴劄记”和“学琴札记补”两个部分,共约56篇小短文,主要是关于凌其阵先生自身学琴往事和心得体会、论文、札记等。“下篇 琴谱”分为“琴曲”和“琴歌”,各16首,主要是凌其阵先生代表作《醉渔唱晚》《大学之道》等等。该书是将琴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琴学和美学相结合的琴学合集。
琴人叶诗梦小传
琴人叶鹤伏潜号诗梦居士,为逊清叶赫那拉氏瑞麟的第三子,其姑即慈
禧太后。初名佛尼音布,字荷汀,又号师孟,鼎革后始易今名。叶氏幼年随
侍其父在粤就读时,得塾师刘蓉斋课余授以琴学,即通晓指法。以后,浦城
祝桐君入粤,又授以《与古斋琴谱》各曲,凡三数年。张静芗《琴学入门》
徐序中记之。光绪年间,又在北京从孙晋斋学《五知斋琴谱》各曲,与蜀人
李湘石学蜀派琴曲,其他如吴门枯木禅释云闲,金陵黄勉之辈名手不下十数
人,皆亲炙之。晚年家道中落,在京行医授琴,为侪辈所称。
当时,瑞麟曾三任两广总督,其兄怀塔布任内务部大臣。叶氏在家掌管
家政,故宦迹不显。但因家世豪华崇尚技艺,藏琴有百二十床之多。其他文
物,数亦称是。他的藏琴中以“昆山玉”“九霄环佩”“风入松”“鸣玉”“归
凤”“霹雳”六琴为最,故自号“六琴斋主”。
此六琴中除“霹雳”为其自制外,其余五琴皆唐宋名斫,尝自品定,以
“五知斋”主人周鲁封旧藏的宋琴“昆山玉”为第一。庚子之役,怀塔布以
祖护“义和团”扶清灭洋,事败被黜,家渐中落。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叶
氏仅携“昆山玉”和“九霄环佩”出北京城避难,途遇洋兵,不幸“昆山玉”
的琴面为洋兵的军刀砍伤,事平后始修复之,而唐琴“九霄环佩”则无恙。
以后“九霄环佩”为溥侗所得,携至上海,得善价而沽焉。
按“昆山玉”为百衲琴,系叶氏念岁时得之盘山万松寺,《诗梦斋琴谱》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