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大学的意义
0.00     定价 ¥ 49.8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9478391
  • 作      者:
    梅贻琦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不可复制的百年大师,受益终生的家风学养课,堪称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书房。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运气;好学养,是世代传承的珍贵财富! 筛选出百年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师,再现每位大师的智慧、气节与风骨。读懂民国大师们纯粹而伟大的灵魂,共同汲取那份超越时代的力量。 梅贻琦被赞誉为清华“终身校长”,制造“大师”的大师,也被称为“一个时代的斯文”。他的人格精神为当时的教育照亮方向。 真知灼见、金石之声、振聋发聩、引人深思。能够永久流传于世的,除了伟大的人性,就是思想的光辉。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有明显的教益。 随书赠送精美大师藏书票及金句书签。双封精美装帧,用纸考究,值得珍藏。
展开
作者简介
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1914年自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自此后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
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作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在他的领导下,清华得以在十年之内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吏上“四大哲人”。
展开
内容介绍
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家,每个人都是一座丰碑,都是一个教育宝库。
本书是梅贻琦的精选文集,汇集了梅贻琦先生诸多著作中富有闪光点、人生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学养等文章,集结成册。
此外,书中还配以大量珍贵图片,让读者深刻感受梅贻琦先生的人生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学的意义
今年吾们欢迎新到校的同学,觉着更有些意义,因为今年新来的一班比往年哪一班的人数都多;还因为当这国家多难的时期,又在一个很有危险性的地域之内,竟有这么多的青年来同吾们做学问,所以吾们这次欢迎诸君亦比欢迎往年新同学的时候,更觉欣慰。
吾们相信一个大学,不必以学生人数的多少征验它的成绩好坏,或是评定它的效率大小,不过在人数还不太多的时候,吾们很愿意尽量的录取,为的是可以多给些青年以求学的机会。所以既本着这个意思,又因为北平几校今夏不招考,吾们这次录取的人数不只是多,实是逾量的多了。吾们那时是鉴于往年录取新生,总有数十人不到校,所以按照宿舍现有容量,多加了二成,作为新生名额,万一诸君到校的超乎吾们所计算的人数之外,吾们当然不能拒绝,不过宿舍一切,大家都要多挤些,暂时从权些才好。
……
我对新同学的期望
今天是本校又一新学年的第一天,新旧师生得以集会一堂,这大概是数月前所未想到的。当外患紧急,北平附近势将发生变化的时候,无论当日身临其境,或远在外地者,恐都未想到本校今天还能照旧向前进;师生还能继续课业。现在我们既然仍得到这求学机会,就应善为利用,特别努力去工作。
今年新同学又增加了二百余人,这是很可欣喜的事。一二星期前本校旧同学为欢迎新同学,要出一种刊物,请吾在上面写几句,吾因为事忙,未得写出来,今天趁这机会,特先向新同学说几句话。不过今天所要说的话,与去年的今日所说的大致相同;因为吾们所期望于新同学的,所要劝勉鼓励他们的,人虽不同,意思都是一样的。
新同学入校后,即为本校一分子,当然就希望学校好,事事都向顺利方面走。那么新旧同学都一样的负有维护它的责任。因为如要学校好,也一方面要看同学们行动如何;因为每个人的行动,关系学校极大,希望大家遵守秩序,保持良好校风,这是要新同学多多注意的。当然旧同学又负了一部分领导的责任,更要注意。
……
大学一解
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文明人类之生活要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或曰个人,曰社会。而教育之最大的目的,要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则此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者也。
西洋之大学教育已有八九百年之历史,其目的虽鲜有明白揭橥之者,然试一探究,则知其本源所在,实为希腊之人生哲学,而希腊人生哲学之精髓无它,即“一己之修明”是已(Know thyself)。此与我国儒家思想之大本又何尝有异致?孔子于《论语·宪问》曰,“古之学者为己”。而病今之学者舍己以从人。其答子路问君子,曰“修己以敬”,进而曰,“修己以安人”,又进而曰,“修己以安百姓”;夫君子者无它,即学问成熟之人,而教育之最大收获也。曰安人安百姓者,则又明示修己为始阶,本身不为目的,其归宿,其最大之效用,为众人与社会之福利,此则较之希腊之人生哲学,又若更进一步,不仅以一己理智方面之修明为己足也。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大学的意义
大学的意义
做学问的方法
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我对新同学的期望
形势与秩序问题
大学一解
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
第二章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纪念以往,兴勉将来
体魄健康才能救国
我所得的两个教训
体育之重要
第三章 文人的风骨
复任清华校长的就职演说
聆听大师的教诲
进大学是为研究学问
鲜血不是白流的
李公朴、闻一多先生被暗杀
第四章 抗战中的清华
抗战期中之清华
抗战期中之清华(续)
抗战期中之清华(二续)
抗战期中之清华(三续)
抗战期中之清华(四续)
抗战期中之清华(五续)
复员期中之清华
复员后之清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