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两淮煤矿区概况
2.2 淮河概况
第3章 两淮矿区水体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
3.1 概述
3.2 样品采集
3.3 样品处理与测试
3.4 质量控制
3.5 矿区水体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
3.6 矿区水体中微量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
第4章 淮河水体中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
4.1 水体中溶解态微量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
4.2 水体中多环芳烃的环境地球化学
4.3 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环境地球化学
第5章 淮北矿区水体沉积物中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
5.1 概述
5.2 样品采集
5.3 样品处理
5.4 样品测试与分析
5.5 沉积物中微量元素总量特征
5.6 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形态分析
5.7 沉积物中微量元素来源解析
5.8 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环境风险评价
第6章 淮河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
6.1 表层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
6.2 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环境地球化学
6.3 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环境地球化学
6.4 表层沉积物中脂肪烃的环境地球化学
6.5 淮河表层沉积物中钒的环境地球化学
第7章 沉积柱中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
7.1 沉积柱中微量元素的历史沉积记录
7.2 沉积柱中铅的迁移性及铅同位素溯源
7.3 沉积柱中钒的环境地球化学
7.4 沉积柱芯中有机氯农药的历史沉积记录
7.5 沉积柱芯中多溴联苯醚的历史沉积记录
7.6 沉积柱芯中脂肪烃的历史沉积记录
7.7 沉积柱芯中多环芳烃的历史污染及其来源贡献
7.8 多溴联苯醚在淮河与中国不同区域水体沉积柱芯中的分布特征
第8章 淮河水体悬浮颗粒物中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
8.1 概述
8.2 样品采集与处理
8.3 测试与分析
8.4 PAHs的含量及空间分布
8.5 不同深度水体中PAHs的垂直分布
8.6 影响PAHs的分布因素
8.7 水体-悬浮颗粒物一沉积物中PAHs的分配
8.8 污染来源
8.9 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第9章 矿区水生物体中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
9.1 鱼体中污染物的环境赋存特征研究
9.2 矿区塌陷湖藻类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
9.3 塌陷区湿生植物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
9.4 矿区塌陷区水稻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