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农业政策与法规
0.00     定价 ¥ 35.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5531965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教材是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依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农业政策法规难点问题,重新加工整理,内容设计注重创新,更加符合农业生产实际。本教材由四个模块、十五个项目构成,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模块,包括项目一强农支持政策、项目二粮食产业政策、项目三畜牧业政策、项目四农业机械政策;环境资源保护政策模块,包括项目五农业资源利用政策、项目六农村生态保护政策、项目七农业环境保护政策、项目八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支持政策;产业发展政策模块,包括项目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项目十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项目十一农产品保护支持政策、项目十二最新农业产业补贴扶持项目;农村保障扶持政策模块,包括项目十三农业金融政策、项目十四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十五农村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本教材可供高等职业教育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生态农业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等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籍。

展开
精彩书摘
  《农业政策与法规》:
  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立法目的是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畜禽养殖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妨碍产业本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粪便、尸体、废水等废弃物处置不当,将恶化生产环境,大量病原体、高浓度恶臭气体、粉尘等都将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甚至导致畜禽疫病,直接威胁生产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常常引发社会问题,如由于恶臭或水污染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的民事纠纷,直接妨碍畜禽养殖经营活动。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滞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的浪费,也直接妨碍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农业要提升效益,就必须走综合利用的路子,走生态化、循环化的路子。畜禽养殖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就必须搞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走种养结合、种养平衡的路子。为此,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必须加强。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颁布之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的农业环境保护类法律、法规。一方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可依,仅有的原环保总局2001年颁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效力有限,无法作为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的依据,导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率低,环境管理不到位;部门规章也无法协调更多力量、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家对化肥使用的补贴等政策,导致畜禽粪肥的应用受到限制,也直接导致了大量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的浪费,形成污染。《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立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推动畜禽养殖业从加强科学规划布局,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推进种养结合,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入手,提高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为此,该条例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为指导,引领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推动产业发展走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的路子,采取全过程管理的思路,对产业的布局选址、环评审批、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等前置环节做出规定,对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利用途径等环节做出规定。为推动将综合利用作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根本手段,该条例还特设专章对综合利用的激励措施做出规定,如对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建设进行补贴、对有机肥购买使用实施不低于化肥的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利用废弃物生产沼气以及发电上网等。这些规定贯彻落实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要求,将从根本上对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以环境保护促进产业优化和升级、促进实现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1.适用范围
  该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牧区放牧养殖污染防治,不适用该条例。(第二条)
  2.监管部门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协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和各自职责,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第五条)
  3.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包含: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单位、个人。
  4.预防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批准实施。畜牧业发展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总量。(第九条)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农牧主管部门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批准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应当与畜牧业发展规划衔接,统筹考虑畜禽养殖生产布局,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目标、任务、重点区域,明确污染治理重点设施建设,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污染防治措施。(第十条)
  (3)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②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③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第十一条)
  (4)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满足动物防疫条件,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大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大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管理目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确定。(第十二条第一款)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应当包括: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和数量,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方案和措施,废弃物的消纳和处理情况以及向环境直接排放的情况,最终可能对水体、土壤等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以及控制和减少影响的方案和措施等。(第十二条第二款)
  (5)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已经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代为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可以不自行建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第十三条第一款)
  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或者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第十三条第二款)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自行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应当确保其正常运行。(第十三条第三款)
  5.综合利用与治理
  (1)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制造有机肥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第十五条)。
  (2)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第十六条)。
  (3)国家鼓励和支持沼气制取、有机肥生产等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沼渣沼液输送和施用、沼气发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第十七条)。
  (4)将畜禽粪便、污水、沼渣、沼液等用作肥料的,应当与土地的消纳能力相适应,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疫病。(第十八条)
  (5)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活动,应当及时对畜禽粪便、畜禽尸体、污水等进行收集、贮存、清运,防止恶臭和畜禽养殖废弃物渗出、泄漏。(第十九条)
  (6)向环境排放经过处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放。(第二十条)
  (7)染疫畜禽以及染疫畜禽排泄物、染疫畜禽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等病害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处置。(第二十一条)
  (8)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定期将畜禽养殖品种、规模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等情况,报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备案情况抄送同级农牧主管部门。(第二十二条)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加强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监测。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发现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和报告。(第二十三条)
  (10)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综合整治方案,采取组织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有计划搬迁或者关闭畜禽养殖场所等措施,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治理。(第二十四条)
  (11)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补偿。(第二十五条)
  ……
展开
目录
模块一 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项目一 强农支持政策
第一节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
第二节 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政策
第三节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政策
项目二 粮食产业政策
第一节 粮食补贴政策
第二节 粮食绿色增产政策
项目三 畜牧业政策
第一节 生猪扶持政策
第二节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政策
第三节 综合治理养殖污染政策
项目四 农业机械政策
第一节 农业机械生产与经营
第二节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第三节 植保无人机补贴政策

模块二 资源环境保护政策
项目五 农业资源利用保护政策
第一节 耕地资源利用保护
第二节 水资源利用保护
第三节 森林资源利用保护
第四节 草原资源利用保护
第五节 渔业资源利用保护
项目六 农村生态保护政策
第一节 秸秆综合利用
第二节 畜禽粪资源化利用
第三节 地膜污染防治回收利用
项目七 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第一节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第二节 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政策
第三节 农村人居环境保护
项目八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支持政策
第一节 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第二节 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模块三 产业发展政策
项目九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一节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第二节 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政策
第三节 对农民合作社的支持政策
第四节 对家庭农场的支持政策
项目十 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二节 实现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
项目十一 农产品保护支持政策
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保鲜支持政策
第二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支持政策
第三节 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政策
项目十二 最新农业产业补贴扶持项目
第一节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第二节 田园综合体项目
第三节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

模块四 农村保障扶持政策
项目十三 农业金融政策
第一节 常见农村金融机构
第二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第三节 农村合作金融
第四节 农业保险
第五节 农业税收
项目十四 农村社会保障
第一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第二节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
第三节 贫困家庭教育补贴
第四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
第五节 其他农村社会保障
项目十五 农村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