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亿积分,三万书评
晋江人气作家伊人睽睽口碑之作
他与她,初识于风雨飘摇,重逢在朝堂纷争,交锋于棋局深处。
她助他青云直上,他助她破茧重生。
倾心,亦试探;相知,亦对峙。
人生如棋,朝堂如局,谁能全身而退?谁能得偿所愿?
她是丹阳公主暮晚摇,历经和亲之劫后锋芒内敛,却于暗流涌动中重掌权谋之棋;他是新晋探花郎言尚,出身寒门却步步为营,以惊世才学搅动长安风云。
那一年,灯火长安,风雪夜寒。天子脚下,风云骤起。鸿胪寺中,异国使者礼乐称臣;御史台上,少年风骨铁笔断案;宫闱深处,权党倾轧暗流涌动;江湖路远,游侠墨客自在风流。庙堂与江湖交织,家国与情义并存,有人青云直上,有人血洒疆场,有人执笔写春秋,有人挥剑断恩仇。他们在历史的洪流里跌宕起伏,于盛世风雨中燃尽青春韶华。
风雨同舟,知己为侣,命运翻覆间,英雄行到水穷处;棋局既定,星河在天,心火不灭处,少年仍看云起时。
十月中旬,制考结果出来,各位待诏官通过者,即刻为官。
言尚的开局分外不错。吏部给他安排的官位是中书省主事。这个官位,乃是从八品下。在本朝,初初为官的士人,哪怕是状元,一开始都得老老实实从九品芝麻官做起。言尚一上来就是从八品的官,不可谓不让人羡慕。更让人羡慕的是这个从八品的官位从属于中书省。中书省乃是朝廷中枢,一开始当官就从这个起点开始,难说日后没有为相的机会。何况长安士人皆知,刘相公刚收了言尚为自己的小弟子。那刘相公执宰数十年,门下的学生弟子众多,其资源都会倾向言尚。
如此,当真羡煞众人。长安中急着和言二郎结交的人,比之前多了何止百倍。一时间,丹阳公主府所在的巷子车马络绎不绝,门庭若市。这些人偏偏都是来拜访隔壁的言二郎,不是来拜访丹阳公主的。
据说丹阳公主还为此发了很大一通脾气,骂着让言二郎搬家。然而丹阳公主暮晚摇最近也是春风得意。她曾推举过的言二郎虽然没有和她成秦晋之好,但言二郎入了中书省,太子沉默了两日后,便也做出高兴的样子派人来贺喜。
因为之前暮晚摇和太子私下的交易,如今太子正在帮着运作,将年底大典宫宴的操办权交给暮晚摇。
为此,晋王的生母娴妃都有些不乐意。但这么多年宫中权力娴妃从来没争过贵妃,而今贵妃正在因为儿子朝堂的事被牵连得焦头烂额,娴妃左右踟蹰之后,还是试图和暮晚摇争上一争……虽然娴妃自己都觉得争不过。毕竟暮晚摇有太子保驾护航。
暮晚摇高兴的事还不止在此。其实长安最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并不是言尚,而是来自洛阳韦氏的韦七郎韦树。
言尚初入朝,不过担的是一个中书省主事的打杂职务。然而韦树也通过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并且成绩优异。韦树在朝廷的开局,乃是监察御史。言尚的中书省主事只是从八品的官,韦树的监察御史却直接正八品。不止如此,监察御史隶属于御史台,这个官位最有趣的地方在于,虽然只是八品官,却可监察所有为官者。是以,监察御史这个官一度被人传为“小相公”。说其是个品级小一些的宰相,也十分合理。韦树如今堪堪十五岁,这么小的年龄就成了监察御史,朝野间如何不惊奇,如何不想来结交?
只是这样的开局,却几人欢喜几人愁。
“什么?”韦树的大兄韦楷一介秘书丞,回到自家府邸,听到家中妻说起韦七郎如今当了监察御史,口中的茶直接喷了出来。
他妻子嗔道:“郎君!你这么惊讶做什么?”
韦楷又气又笑,拿过帕子擦自己衣襟上被溅到的茶渍,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中枢给七郎安排做监察御史了?”
他妻子道:“是呀。郎君,七郎如今可是很有本事的。我们是不是也该去送送礼,和七郎和缓一下关系啊?”
韦楷瞥妻子一眼,呵斥道:“你以为这个官被称为小相公,就真的很好吗?”他若有所思,“这可是一个得罪所有人的官位啊。”看着风光,但是一个小小八品官,从上到下所有官员都可监察,这是好事吗?官小权却大,实在有些为难人。
而这种官,分明是给世家留着用的。且不是一般世家,是那种地位极高的世家子弟,才有勇气出任这样的官。因得罪满朝官员,非大世家,不能护。
韦楷道:“中枢这是将韦家架在火上烤啊……会不会是陛下亲自批的?”他妻子不懂政治,自然不能给出意见。韦楷略有些烦躁,皱着眉。韦家要给韦树安排一条和旁人不一样的路,所以一开始韦楷就没打算和自己这个七弟在朝上互相扶持。甚至曲江宴时,他还刻意去和韦树将关系闹得更僵。然而如今中枢直接把韦树架在火上,分明是不想他好过,也是在试探韦家到底和韦树的关系如何。
韦楷沉吟片刻,决定给洛阳的家主去封信,说明此间情况。长安并不信任洛阳韦氏,韦家还需蛰伏。至于韦树这时候的难题,就看韦树自己能不能应付了。
到底从小不喜欢那个外室养的七郎,韦楷打算去写信时,想起此事,仍有一丝幸灾乐祸。他笑道:“老皇帝真是个妙人啊。让我那个不善言辞的七弟去和人言说,四处得罪人……这不是为难七郎吗?”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
第五十四章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在岭南烟雨中故事缓缓铺开,像中国画一样,情节如色彩在宣纸上渐渐渲染开,于群像刻画中使人感受到力透纸背的清气,以及一个朝代的缩影。温润如玉的言二郎、刁蛮骄纵的小公主、多疑擅权的太子、年少轻狂的杨三、皎如玉树的韦七、孤家寡人的皇帝,以及刘文吉、长公主、春华、秦王、晋王……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各人有各人的明亮与阴郁。
——麦田里的卡夫卡,晋江文学城
言素臣应该是我看小说十几年来,见过的心思最最最剔透的男主,所以他最后能位极人臣,才是真真正正的“意料之中”。步步都是算计,次次都无惧将自己置于险境以命相搏,临了众人都劝他不比如此,他却又每每挺直日渐消瘦腰杆,依旧做自己要做的事,一心只求无愧于民。这才应该是前朝的斗法,这才是我心中的,大人。他好像自生就是为了万民而来,不求个人利益,哪怕为了民之所向,亲身赴死也无悔,堂堂正正,可以面不改色地说出:“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若天子不足恃,自然是卷而走也。”可他对每个人都很温柔,哪怕是对敌人,也是不假温柔,每个知道他的人,都无法不去喜欢他。只因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人,真正的君子。
——谢东东,知乎
公主,天生就该是娇贵美好的代名词。但暮晚摇不是,她吃了太多苦、受了太多罪。我一直记得她那句,“自古红颜,只能为人所夺么?”她原本就是个善良、真诚、软弱、美貌的小公主。贵为公主,享了泼天富贵,远嫁乌蛮,从此人生倒转,一片黑暗。可她“活过来了”,重回皇城,已是一片破碎。软弱善良的小公主活不了,只有高贵刻薄的公主才能。可世上有哪个人是天生愿意如此的。她是不能,不是不想。可言二可以。他说,“自古红颜,无人能夺”;“愿为殿下弩,从此为君驱”。他是细致的、温柔的、耐心的、会说话的、包容的、爱她的。而她也终于能够做一个小公主了。他们不完美,可这不影响读者喜欢。
——冯莹,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