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呼唤》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作者用一年的时间跟踪采访林下参养殖专业户杨国孝,讲述他带领本溪市桓仁县二棚甸子镇摇钱树村村民致富的故事。
杨国孝第一个在摇钱树村种植林下参,在奋力甩开贫穷的帽子后,他高擎致富的火种,召唤着山里人,走向大山深处,挖掘大山赐予他们的宝藏。在他的带领下,昔日贫穷的摇钱树村终于走上了致富路。
桓仁的一位朋友告诉我,祭山活动在桓仁很盛行,最早源于放山人。他们每年进山的第一件事,就是砌庙祭山。在他们眼里,大山就是神,他们祖祖辈辈靠山吃山,全赖大山的馈赠。所以他们既要向大山表示敬畏和感恩,又要祈愿山神保佑赐福,风调雨顺,同时向山神保证要相互帮助,诚实守信,不能见利忘义。所以每年农历三月十六这一天,桓仁的养参人,都要举行祭山仪式,相当隆重。
他说,在桓仁祭山活动中,最著名的就数杨国孝了。他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祭山习俗的第五代传承人,继承家族传承百年的祭山习俗,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祭山仪式。
不仅如此,杨国孝通过种植林下参,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带动了摇钱树村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听了朋友的介绍,我在手机上搜索有关杨国孝的报道,其中《中国日报》 2023年 10月 24日的一篇报道 《摇钱树村在绿水青山中找到摇钱树》引起我的兴趣。报道这样写道:
摇钱树村,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在杨国孝的带领下,当地村民发挥优质自然资源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共同富裕的摇钱树。
摇钱树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野山参生长。杨国孝在村里无私地和村民们分享野山参种植技术,并组织他们一起参与种植。
在政府支持下,杨国孝成功引进了现代化的山参种植技术和设施,提高了野山参的产量和质量。他还积极寻找销售渠道,将野山参与当地的旅游产业相结合,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野山参的独特魅力。
“我想利用我们的自然资源,让村里的人们都能过上好日子。”杨国孝表示。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不仅带动了摇钱树村的农民增收,还为乡村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篇报道篇幅不长,但是信息含量却极大。
《中国日报》 的报道,让我对杨国孝敬佩不已。我想看一看,杨国孝是怎样带领当地村民在绿水青山中栽下共同富裕的摇钱树的,摇钱树村的老百姓究竟过上了怎样的富裕日子。
我决定到桓仁走一趟。
写在前面 / 001
引 子 摇钱树下祭山神 / 001
第一章 毓秀之地 / 007
坐上火车去桓仁 / 010
独有的音节与色调 / 017
第二章 别有洞天 / 021
村里有棵摇钱树 / 023
夜宿山参谷 / 028
庙小无僧风自扫 / 040
第三章 岁月留痕 / 045
密营在述说 / 047
出山将欲济苍生 / 054
月光下的故事会 / 065
第四章 薪火相承 / 075
往事越千年 / 077
远山的呼唤 / 083
祖辈的传奇 / 088
大山里的新货郎 / 097
第五章 化茧成蝶 / 107
恶狼的传说 / 109
这孩子和人参有缘 / 114
到摇钱树来吧 / 120
第六章 潮头逐浪 / 127
趁着帆风便上船 / 129
东山再起 / 134
家有“仙”妻 / 139
冬生是个好帮手 / 145
第七章 携手同行 / 151
咱们一块儿富起来 / 153
摇钱树下话今昔 / 158
穷小子当上百万富翁 / 166
山参谷里的当家人 / 171
第八章 遍地英雄 / 181
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 / 183
遍地英雄下夕烟 / 190
“参茸城”里尽朝晖 / 194
蟠桃花里醉人参 / 199
尾 声 梦在远山 / 207
后 记 / 212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