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唐诗歌的议论传统》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国诗歌中“议论传统”的学术著作,旨在揭示诗歌中议论元素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意义。作者程维从先秦诗歌开始,梳理了从《诗经》到陶渊明、谢灵运等先唐诗人的作品中议论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填补了学界对诗歌议论传统研究的空白。
绪论部分,作者指出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虽被广泛研究,但议论传统却长期被忽视。通过对宋人对“以议论为诗”的批评进行反思,作者认为议论并非宋诗的独创,而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传统。
第一章聚焦先秦诗歌,分析了《诗经》中“大小雅”的议论特色,揭示了其以赋、比、兴为手段的议论方式。随后探讨了楚辞中的议论语及其与先秦谣谚的联系,展现了早期诗歌中议论的多样性。
第二章转向汉魏诗歌,探讨了两汉诗中议论的新面貌,尤其是天马诗中的政治论述,以及建安诗歌中议论的内向化趋势。
第三章集中研究两晋玄言诗,分析了嵇康、阮籍等人对议论传统的演进,以及东晋玄言诗的模式化与超越性。
第四章以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歌为核心,探讨了陶诗的议论特色及其对死亡命题的思考,以及谢灵运诗歌中“玄言尾巴”的艺术表现。
第五章则将先唐诗歌的议论传统与严羽的“以议论为诗”批评进行对比,揭示了先唐诗歌中议论的独特生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全书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展现了中国诗歌中议论传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为理解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作者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突破了当下学术研究中对文本分析的轻视趋势,体现了学者对传统研究路径的坚守与创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