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亨利·福特家族传
0.00     定价 ¥ 49.8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8048118
  • 作      者:
    陈润,黄伟芳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荐购
作者简介
  陈润,新一代企业传记作家、财经作家,北京润商文化创办人兼总裁。常年从事企业传记创作和公司案例研究,为招商局集团、华润、美的、阿里巴巴、卓尔、用友、光威等知名企业提供图书创作与出版服务。著有《分析产生影响协同创造价值:招商金融20年》《卓尔的故事: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和转型样本》《民族之光:陈光威传》《技驭未来:天俱时科技创新的基因密码》等,策划并主笔有“世界是部商业史”“全球财富家族传记”“中国著名企业家传记”等系列丛书,多部作品版权输出到日本、韩国等国家。
  
  黄伟芳,财经作家,北京润商文化签约作家。长期致力于国内外大公司的发展史、企业家精神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善于将企业家放在历史大背景中加以探索,为其勾勒出一个完整而鲜明的形象。著有《创新与颠覆:埃隆·马斯克的跨界传奇》《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华为正传:华为的企业管理与战略精髓》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亨利·福特家族传》以美国福特家族的发展史为主线,以平实的笔触、客观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这一家族的发展。把人类带入汽车时代的亨利·福特、继承父业却壮志难酬的埃德塞尔·福特、开启福特王国新时代的亨利·福特二世、带领福特汽车公司完成商业史上伟大的一次复兴的非家族接班人菲利普·考德威尔……
  在世界商业史上,很少有企业能像福特汽车公司一样,只凭借着一个家族的控制与管理,就让如此庞大的公司维持上百年。
  通过《亨利·福特家族传》的讲述,你将了解福特的车轮从未停止转动的奥秘,参透家族企业经久不衰的秘密。
展开
精彩书摘
  《亨利·福特家族传》:
  亨利·福特的少年时代是在父亲的农场里度过的。从小,他就对机械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那些由精巧的齿轮和各种小零件组成的神奇玩意儿令他着迷不已,家里的各种钟表、玩具、机器都难逃他的“魔掌”。每次它们都会被亨利·福特拆得七零八落的,这个过程令他无比享受。不过,当他费尽心思再把它们组装起来的时候,却发现不是多了一个螺丝,就是少了一个表针。
  因为亨利·福特时常搞破坏,在父亲威廉·福特眼中,他是一个令人头疼不已的捣蛋鬼。这个终日在农场里劳作的农场主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孩子会对机械如此着迷。他一直认为,作为家里的长子,亨利·福特应该像他一样,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经营农场上,以便日后接过家族的接力棒。
  不过,玛丽却不同,在她看来,儿子是一个“天生的机械师”。因此,她是亨利·福特的支持者,常常鼓励他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亨利·福特做出各种各样的“破坏”行为时,威廉·福特会忍不住大发雷霆,玛丽却始终柔声细语地劝慰丈夫,并尽可能为亨利·福特提供帮助。她曾经在厨房为亨利·福特制作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台,让他在那里自由地拆装玩具,还鼓励他修理家里的一些坏掉的电器。她把最暖和的房间给亨利·福特住,这样当亨利·福特为了修理那些机械熬到深夜的时候也不会挨冻受冷。她还允许亨利·福特晚一点起床,而他的兄弟姐妹们却总要早早起床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12岁那年,母亲送给亨利·福特一只亮闪闪的手表。这是亨利·福特人生中的第一只手表,但这只崭新的手表刚到了亨利·福特手里就结束了它的“一生”——他把手表拆掉了,却没法重新安装起来。这之后的日子里,亨利·福特一直想把这只手表修好,为了买一些小零件,他常常独自一人走很长的路到附近的底特律去。
  用了一年的时间,亨利·福特终于把这只坏掉的手表修好了,而且它还能准确报时,这让他兴奋不已。的确,正如玛丽所言,亨利·福特在机械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到了他15岁的时候,任何坏了的钟表到了他手里都能恢复工作,而他完全是无师自通。
  不过,他的探索和研究过程却让家人们非常头疼,那段时间,家里每个人的手表都被他“大卸八块”。他的兄弟姐妹们每次看到他都会迅速躲开,并且会把自己的玩具、手表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只有一个叫阿德夫的德国长工愿意把自己的怀表拿出来给他玩,还耐心地给他讲解怀表的内部构造。
  很快,家里的几只钟表已经没办法满足亨利·福特的好奇心了,于是他经常趁着父母不注意的时候溜到附近的钟表店里去,站在钟表店的柜台前看钟表匠修理钟表。时间长了,钟表匠注意到了这个奇怪的孩子,还和他成了忘年交,不但把一些坏掉的手表送给他,还传授给他很多关于钟表的原理,而且不厌其烦地教他修理钟表的小技巧。
  那时,亨利·福特几乎以钟表店为家,常常一待就是整整一天,等到天黑钟表店打烊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回到家以后,他饭都不吃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门心思摆弄那些手表,不断地拆解、组装……每天都要等到天蒙蒙亮才疲惫地睡去。
  这个经历让亨利·福特领悟到了一个道理,一个机械师想要真正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最佳途径就是亲自动手去拆解、组装它,一味拘泥于书本知识而忽略动手能力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出色的机械师。
  在少年时代,除了修理坏掉的手表,还有另一件事给亨利·福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第一次见到蒸汽机车。有一次,他跟着父亲去底特律,在底特律火车站,他看到了一个奇特的庞然大物,在父亲的介绍下,他才知道那是蒸汽机车。他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冒着白烟、呜呜作响的机器。这台蒸汽机车看上去结构很简单,安装着便携的蒸汽机和汽锅,还有水箱和煤车箱,有一条链子连接着蒸汽机和上面装了气缸的马车车架的后轮。一个人正站在汽锅后面的平台上不断地铲煤,观察着活塞的变化并控制着前进的方向。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不用马拉的交通工具,当它发动时,那巨大的轰鸣声让他震撼不已。
  回家以后,他产生了一个奇思妙想:自己制作一个小型“蒸汽机车”。他立刻开始了自己的实验,先是在厨房里找到两个水壶,又偷偷拿出一对雪橇,把水壶放在雪橇上,然后在一个水壶里面灌满了滚烫的开水,另一个放,满了烧得通红的炭。根据他的设想,放满炭的水壶会持续不断地给另一个水壶里的水加热,产生的蒸汽就能驱动雪橇向前走。
  这个模拟“蒸汽机车”让亨利·福特骄傲不已,他兴致勃勃地把它带到了学校,神气活现地向同学们描述他看到的蒸汽机车是多么神奇,并且用自己的模型为他们演示。他原本期待同学们能看到他制造的奇观,却没想到竟然闯了一场大祸。因为装炭的水壶被他塞得满满的,空气无法流通,于是“轰”的一声爆炸了。水壶的碎片在空中乱飞,他的同学们遭了殃,有的被砸得头破血流,有的被烫得嗷嗷直叫,就连他自己,嘴角也被划得鲜血淋漓。
  威廉·福特得知这件事之后,暴怒不已,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玛丽虽然也很生气,却没有过多地斥责他,而是告诉他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并且要在经过多次试验,结果万无一失之后才能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从那之后,亨利·福特就得到了一个绰号——“疯狂的亨利”。后来,亨利·福特在自己的自传中回忆说,那时候他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制造一种交通工具,可以让人们驾驶着它,前往世界的各个地方。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少年的疯狂梦想(1847-1896年)
爱尔兰移民的美国梦
亨利·福特诞生
机械迷
闯荡底特律
莫尔之地
疯狂实验

第二章 汽车王国雏形初成(1896-1913年)
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福特汽车公司问世
“A型车”亮相
控制权之争
“T型车”热潮
专利大战

第三章 独揽大权(1913-1919年)
“水晶宫”没有秘密
首创流水线
5美元和8小时
与库茨恩斯分道扬镳
清洗道奇兄弟
大权在握

第四章 父子博弈(1919-1926年)
温和的埃德塞尔·福特
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被架空的总裁
与索伦森对垒
埃德塞尔的挑战
收购林肯汽车

第五章 陷入低谷(1926-1939年)
迎战通用
重回冠军宝座
大萧条
“V8”诞生
惨淡的欧洲市场
完善产品线

第六章 二战岁月(1939-1944年)
纳粹陷阱
战时军工厂
柳木场计划
埃德塞尔之死
罗斯福访问
重回总裁之位
……

第七章 接班人之争(1944-1947年)
第八章 勇敢的开拓者(1947-1949年)
第九章 多变的权力格局(1949-1960年)
第十章 巅峰后的危机(1960-1970年)
第十一章 重新崛起(1970-1998年)
第十二章 “回归根基”(1998-2017年)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