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筑梦苍穹——顾诵芬 感动中国人物院士传记半部中国航空奋斗史见证中国航空事业跨越发展的壮丽画卷
0.00     定价 ¥ 7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13319999
  • 作      者:
    徐瑞哲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 本书看点

·传奇人生全记录

完整讲述顾诵芬从书香门第走出,成长为一代飞机设计大师的传奇历程,以及“退而不休”的老年生活

·多维度人生图谱

全方位介绍在科研、育人、生活等多个维度的卓越成就

·航空事业里程碑

详细呈现关键机型的研制幕后,揭秘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时刻

·历史与现实交织

展现中国航空工业在不同阶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折射国家科技发展脉络

·珍贵史料全新呈现

书中收录大量手稿、书信、老照片,以及家人、同事的访谈,还原最真实的顾诵芬

·青少年成长启示录

为当代青少年树立励志榜样,传递奋斗力量

·精神价值的传递
从少年立志到白首攻坚,跨越世纪的蓝天逐梦,弘扬“航空报国”精神

 

 

√重磅推荐

王  昂(原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

丁奎岭(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孙  聪(中国工程院院士、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

王宗光(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航空航天学院名誉院长)

 

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这段历史,回忆起与顾总一起度过的那些日日夜夜,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怀念。顾总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领导者。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和职业操守。

——王昂

 

当我翻开这本充满力量的《筑梦苍穹——顾诵芬》时,仿佛穿越时空,与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爱国者面对面,深入了解这位航空界巨擘的非凡人生和卓越贡献。

——丁奎岭

 

这部传记是对顾总人格魅力的一次展现。顾总这辈子,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航空史诗,他也成为无数航空科研工作者心中的灯塔。

——孙聪

 

愿此书能够激励每一位怀抱理想的年轻人,从顾诵芬院士“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中,汲取到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王宗光


展开
作者简介

徐瑞哲,1978年生于上海,2004年从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后,在解放日报社工作至今,高级职称、主任记者;担任《解放日报》第一批首席记者、上观新闻教育栏目主编,上海市教育学会教育传播专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深耕科教系统,创作顾诵芬等院士专家特稿多次;获评上海新闻奖一等奖、全国省级党报好新闻一等奖、教育部优秀教育新闻、科技部“科技好新闻”、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上海市“银鸽奖”国际新闻作品最佳奖、上海市科技新闻奖一等奖,上海教育新闻奖特等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航空领域唯一一位两院院士、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顾诵芬的个人传记。书中讲述了顾诵芬院士的家族渊源、求学经历、科研丰碑、体系设计、母校情结、育人储才等故事,记叙他如何从小立志航空、逐梦蓝天,如何带领团队造出属于中国人的“争气机”歼-8,又如何成为兼备全球视野与世界格局的战略型科学家,字里行间彰显了其爱国奋斗、航空报国之科学家精神,以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

本书呈现了顾诵芬院士在工作、学习、生活等不同方面的事迹,且向时间“两头”延伸,追及其青少年时期,以及其“退而不休”的工作中后期,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在细微处见其大家精神。本书图文并茂、叙事严谨、语言生动,既尊重历史史实,又注重人物刻画,实现了科学性和故事性的有机统一,适合科技界、教育界人士及大中学生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顾诵芬,男,汉族,1930年2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科技事业引领者、新中国飞机设计师、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奠基人之一、我国飞机空气动力学奠基人、航空工业第一位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作为我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21年被授予一位与同为交大杰出校友的核潜艇自主研发元老黄旭华经历相似的九旬院士,他就是我国航空界唯一一位两院院士、歼-8系列飞机总设计师顾诵芬。数十个春秋“于无声处”,黄旭华骑鲸入渊,顾诵芬驭龙飞天……
顾诵芬把握了报国人生的战机,他创造了带飞战机的人生。
与父亲顾廷龙“文理不分科”
有人说,顾诵芬与父亲顾廷龙“文理分科”,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其实上海图书馆老馆长顾廷龙也是“工科转文科”,系时名“南洋大学”的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交大”)1924级机械系校友。至于顾诵芬为何选择蓝天,或与1937年“七七事变”有关。那一年,年仅7岁的顾诵芬目睹日寇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连投下的炸弹都看得一清二楚,玻璃窗被冲击波震得粉碎”。后来,顾诵芬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以下简称“南模”),其前身是南洋公学外院。从那时起,他就十分热爱制作航模。
在2021年底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咏其骏烈,诵其清芬——顾诵芬校友事迹专题展览”上,顾诵芬的高中毕业照旁有若干同学的毕业赠言。其中有一条“预言”:“以君天才与好学,诚能为我国之科学界放一异彩。”专题展收录的顾诵芬入学时的“招生报名单”则显示,交大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正是其填报的第一志愿。1947年,顾诵芬如愿入读航空名师荟萃的交大。
在严格的学术训练中,顾诵芬忆起:“我觉得受益最大的,还是二年级。二年级最基本的两门课,一是应用力学,一是材料力学,这两门课都是航空工程系教授季文美先生教的。”在战火烽烟弥漫的1944年,在季文美的倡议下,航空工程系成立了交大航空模型研制会,顾诵芬在入学后曾任相关负责人。
全英文、多公式、带图解的“飞机设计”实验报告,是顾诵芬在杨彭基教授指导下所作的。对于交大老师,顾诵芬回忆道:“飞机设计方法要归功于学校所教的各种机械设计课,当然最终还是得益于杨彭基先生教的毕业设计。”令顾诵芬自豪的是,在以后的工作中,他的一个本事就是拉计算尺——“速度在同事们中是最快的,这得益于在大学时期的学习”。
在高空贴身观察试验机抖振
“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我们必须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先进技术是买不来的,要也要不来,什么手段都不行,必须靠自己创新。”顾诵芬的这些话,言犹在耳,是不变的真理。
1951年,顾诵芬以优异成绩毕业离校,毅然投身刚刚创建的新中国航空事业,在歼-8之前,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初教-6等机型的设计研发。回顾顾诵芬的人生战机,就仿佛在阅览一部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史。
20世纪60年代,为应对我国周边复杂的局势变化,空军急需一种高空高速歼击机,为此,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开始了歼-8机型的研制,顾诵芬起先担任副总设计师,负责气动布局设计。1969年,歼-8首飞成功。其后,顾诵芬又带领团队接连攻克飞行抖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在首飞整整10年后,飞机才正式设计定型。
在那张经典而罕见的合影里,顾诵芬坐在歼教-6飞机的后座上,与试飞员鹿鸣东同框,道出科学家亲身试飞的传奇。1977年,为解决歼-8飞机的跨声速抖振问题,在地面试验条件缺少风洞,无法确定振动原因的情况下,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的顾诵芬说服领导、瞒着家人,不顾个人安危三上云霄,在巨大过载中亲自观察贴在飞机表面的毛线条,从高空近距离掌握试验机的抖振情况,找到问题症结并最终克服。
40多年前,顾诵芬受命任歼-8Ⅱ飞机型号总设计师,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史上首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时隔4年,他即带领团队成功首飞歼-8Ⅱ。其速度之快,质量之好,开新机研制史的先河,也实现了我国从一代战机向二代战机的自主跨越。由此,歼-8系列飞机作为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服役了近半个世纪。1985年,歼-8(白天型、全天候型)飞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P3-7
展开
目录
序章
人生何处是战机
第一章
家族渊源:
一门书香,三人交大
顾潘之后“诵”字辈
与顾颉刚同住北平
“七七事变”惊梦
第二章
求学经历:
名师高徒,凌云壮志
造“书山”,失胞兄
大众科学刊物与海战棋
目击战鹰爱模型
初“写”飞机设计师故事
择名校、认学长
练计算尺、学喷气式
校园航模达人
“西迁精神”的“前传”
第三章
科研丰碑:
从零到一,蓝天创业
抗美援朝中,别了江南
“小顾”得偿所愿搞设计
“戴帽子”,白纸变飞机
毛主席、周总理也关注教练机
“大跃进”后的终生之爱
至亲罹难、慈母远行
地上有武斗,空中有“缠斗”
歼-8的“裙子”穿还是脱?
与试飞员是生死莫逆之交
顺与逆:喝庆功酒,摔脑震荡
上天不易,定型更难
追苏赶美,跟跑到并跑
时代天空的设计明星
第四章
格局设计:
殚精极虑,谋定苍穹
找回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抗癌中,力推大飞机
老同志,这次再来好好干一把!
长空之下,纵向贯通
小平致谢设计师
第五章
育人储才:
桃李无言,誉满天下
寄厚望于来者
顾爷爷的“忠粉”们
为下一代致信新部长
代跋
归来仍是少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