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盛唐,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的封建王朝,封狼居胥,开通丝绸之路,君臣的文治武功给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说到气势恢宏的大唐,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唐诗”这个可爱的小精灵,在文字的虚空中奋力呐喊:“是我,肯定是我,我才是大唐当之无愧的文化符号,你们可别选错了!”
没错,提到大唐,唐诗会在第一时间蹦到人们的脑海里,一串串文字如跳动的音符,清晰可见。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从我们进行启蒙的第一天起,唐诗就成了我们必背的文学内容。念啊念,背呀背,唐诗陪伴了我们整个童年时光。
第一章 小小天才少年
唐诗为什么那么优秀?它好在什么地方呢?它好在精悍凝练,内涵丰富,文意隽永,读起来朗朗上口,口齿生香。
身边有位同学高考全市第一,其他人看了,自然会羡慕嫉妒,有人忍不住酸溜溜地说:“这小子不错,肚子里有点儿墨水,这一次撞大运了。”
可是唐朝诗人却会文绉绉地形容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喜欢上了一名异性,心乱如麻,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如果给对方写封信,该怎么表达呢? 唐朝诗人摇头轻笑,这也太简单了,轻松拿捏,看我的,随后挥笔写出“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优美诗句,文采斐然,打动心上人绝对没问题。
这就是唐诗,中国众多文学体裁的一种。唐诗集合了韵律美、文采美、意蕴美以及画面美等几大元素,读着有味道,花开成诗,花落成诗,不服不行。
正因如此,唐朝被称为诗歌的国度、诗人的天下。诗,让大唐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多了一分温情,时隔千年,后人依然能够感受到来自大唐诗人的那股暖意。
大唐的诗人们也很勤奋,像花园里勤劳的小蜜蜂一样,他们不停地写呀写,又是开笔会、朗诵会,又是举办各种文学大奖赛,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诗歌佳作。仅《全唐诗》收录的唐人诗歌作品,就有近五万首。
唐诗数量多不说,质量还非常好。翻开《唐诗三百首》,首首是精品,篇篇都出彩,好读易记,每一首都传诵不衰,千百年来,受到莘莘学子的喜爱。
如果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大唐,说自己是读书人,却写不出一首好诗,肯定会被当时的人们耻笑说:“不会写诗的文化人,还配叫作读书人吗?别丢我们大唐人的脸了!”
轻轻松松一句话,就会让你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读书人不会写诗,在唐朝就是一个笑话。
唐诗之花为什么在大唐能娇艳盛开呢?这主要是因为大唐有自由开放、活跃包容的社会氛围,有肥沃的“土壤”。
大唐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上百年的经济大发展,让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吃着美食写写诗,这就是当时那些文艺青年的幸福生活。
正因如此,在大唐广阔的文学天空中,诗,是最耀眼的存在;诗人,宛如暗夜苍穹中的繁星,他们用心中的思,手中的笔,笔下的诗,照亮了那个时代。
行走在大唐,到处可见文采飞扬的大诗人,比如,以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杰”为代表的初唐诗人,以李白、杜甫、张九龄、王维、孟浩然、贺知章、王之涣等人为代表的盛唐诗人,以柳宗元、白居易、孟郊、韩愈、李贺、刘禹锡等人为代表的中唐诗人,还有以李商隐、温庭筠、杜牧等人为代表的晚唐诗人……
在大唐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这些优秀的诗人如璀璨的群星横亘于夜空,让大唐文学的天空充满了迷人的色彩。
那么,谁有资格成为大唐诗人的“领军人物”呢?也许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心仪的人选,认为自己喜爱的某诗人应当位列其中,但谈到领军人物这个话题,想必李白是当之无愧的人选之一。
李白为什么能够入选?看一看、读一读李白的诗就知道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随便一首,都充满了浪漫洒脱的色彩及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令人遐想无限。李白,注定是大唐诗坛的那个“扛旗人”。
好了,接下来,我们有请小小少年李白出场,简单做一下介绍。
李白的祖上非常显赫,他祖上是凉武昭王李暠,也被叫作兴圣皇帝,是十六国时期西凉的君主。
P2-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