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国人的沟通艺术
0.00     定价 ¥ 59.8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6841976
  • 作      者:
    陈耀南
  • 出 版 社 :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推荐1:5000年智慧结晶,40招破解人情困局

浓缩中国式社交千年精髓,从“管理”到“谈判”,从“沟通”到“人脉”,一本讲透那些没人明说却至关重要的潜规则,教你用老祖宗的智慧解决现代困境。梁羽作序力荐的40招避坑指南,助你轻松避开职场、亲友交往中的隐形雷区。


★推荐2:学校不教、父母不懂、全靠自己悟的生存必修课

如何得体地拒绝又不伤和气?怎样让领导主动给你加薪?怎样把批评变成建议?领导提问如何回应?如何不靠讨好赢得尊重,不用圆滑获得认可?用40个真实历史典籍告诉你,所谓高情商不过是懂规则,让你在复杂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


★推荐3:长辈夸“情商高”,同事觉得“靠谱”,领导赞“懂规矩”的秘籍

从中国古老典籍中提炼出40招“避坑指南”:用晏子的脑力碾压颜值歧视,学烛之武把敌人聊成盟友,仿效李斯用文字隔空影响他人……无论是化解矛盾、说服大佬,还是逆风翻盘,都需要这本五千年的处世智慧。


★推荐4:从“愣头青”到“会来事”的蜕变手册

沟通篇 如何化解矛盾,做个“和事佬”?

管理篇 如何当领导不靠吼,让弟兄们死心塌地跟你混?

谈判篇 如何不红脸不妥协,把硬话“软着说”?

策略篇 如何左手算盘右手糖来说服他人?

人脉篇 把领导同事变成你的“自来水”?

职场篇 如何在遭遇PUA时上演高阶尊严攻防?

高效篇 如何用三句话解决别人三小时都讲不清的事?

展开
作者简介

陈耀南  

1941年生,广东新会人。香港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在香港大学完成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课程。他曾任教英华书院,后转职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曾应聘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学者,并执教于台湾中兴、中正两所大学;1993年,参与主持香港亚洲电视台政论节目《龙门阵》;1996年,提前从港大荣休。



他的主要著作有《典籍英华》《文哲漫谈》《清代骈文通义》《汉语逻辑学》《魏源研究》《中国语文通论》《东瀛诗草》《轻谈浅说》《学术与心术》《文镜与文心》《以古为鉴》《刮目相看记》《文心雕龙论集》《中国文化引论篇章导论》《唐诗新赏》《古文今论(正、续篇)》《中华文化对谈论(正、续篇)》《王者智慧》《陈耀南论孔子、老子、孙子、杜诗》等五十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会说话不如“懂”说话,有道理不如“会”讲理。五千年的处世智慧,早被老祖宗凝练成一套高情商沟通法则。


《中国人的沟通艺术》从中国古老典籍中提炼出40招“避坑指南”:用晏子的脑力碾压颜值歧视,学烛之武把敌人聊成盟友,仿效李斯用文字隔空影响他人……无论是化解矛盾、说服大佬,还是逆风翻盘,都能让长辈夸“情商高”、同事觉得“靠谱”、领导赞“懂规矩”。


读完你会发现:所谓高情商,不过是把冲突“翻译”成共赢,让对手心甘情愿跟着你的节奏走。这样的沟通艺术,不学亏大了!

展开
精彩书摘

01 鲁公子: 如何化解矛盾,做个“和事佬”?

谁还没遇到过拌嘴吵架?比如同事抢功劳、婆媳育儿分歧……这时候别急着站队,别光顾着说理,要寻找共同目标。化解冲突不是当裁判,而是当“桥梁”—把两边的情绪接住了,再牵着线找解决办法,这才是真本事。



俗语说得好:“办酒容易请客难。”选择客人:哪个请?哪个不请?安置客人:哪个在先?哪个在后?集体出现的时候,哪个人站在中间?哪些人排在后面?谁跟谁坐在一起不妥当?谁跟谁一见面就有冲突?诸如此类,要“宾至如归”,主人家往往伤透脑筋。

此刻,鲁国就要面对这个伤脑筋的问题。国际外交,尤其到了“元首”这一级的,真是非同小可;稍有差池,就会闹出大事。

原来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 712 年),滕、薛都来拜会鲁侯;两国君主为了谁先跟主人见面,起了争执。薛侯说:“我国在夏代已经受封,滕国到本朝才是诸侯,我们受封在先,当然应该先见。”

滕侯也不示弱,说:“笑话!我是周室的卜官之长,这是同姓诸侯才可以担当的荣誉职位。体制所在,尊严所在,我怎可居庶姓的薛侯之后?”

客人在礼仪、面子上发生了争执,做主人的怎么办?鲁隐公于是派大夫公子翚(羽父)向薛侯求情,说:“承蒙君侯和滕侯都屈驾来问候寡人,实在十分感激,不知怎样感谢你们才好。周地有这么一句谚语:‘山上有树木,工匠量度它;宾客有先后,主人决定它。’大周王室的会盟,也是先同姓、后异姓。寡人如果到贵国拜候,也不敢和与贵国同姓的任姓诸侯同列。君侯请帮帮忙,给寡人一点儿面子,让我为滕君的事,向您求求情。”

滕、鲁与周天子是同姓,依照当时礼制,先会见是比较合宜的,于是,代表鲁侯的公子翚向薛侯进行协调工作。他先感谢对方来访;接着引当时周地的一句谚语——那时周还是诸侯同尊的天下共主——暗示希望薛侯体谅主人的处境,尊重主人的决定;第三步,以周王室的礼仪为依据,表示自己如果朝见对方,也不敢和对方同姓的诸侯争先,以免对方失礼、难做。

滕侯意在争先,所以称薛为“庶姓”。“庶”,就是“众”的意思,与“嫡”相对,含有卑贬的意味。公子翚则因为鲁国先君周公、武公曾娶于薛,两国有过婚姻关系,这时更旨在调停,要表示尊重,故改用平等的“异姓”一词,而且暗示了彼此的亲切关系。最后几句,更是委婉谦和,给足了对方面子,对方也就乐得卖个顺水人情了。


原文出处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隐公十一年传》,140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后《左传》引文皆用此版本。)

展开
目录

01 鲁公子: 如何化解矛盾,做个“和事佬”?

02 楚使者: 如何面对强势大佬,不慌也不杠?

03 吕子金: 如何有话直说,把矛盾“聊开”?

04 晋重耳: 如何在混得很惨时,还能把天聊顺溜?

05 烛之武: 如何靠动动嘴皮子把危机摆平?

06 秦与晋: 如何在竞争中既较劲又搭伙?

07 秦穆公: 如何当领导不靠吼,让弟兄们死心塌地地跟你混?

08 齐国佐: 如何顶着“高压锅”把活儿干漂亮?

09 晋知罃: 如何搞砸之后还能把场子找回来?

10 楚钟仪: 如何用“走心”聊天把铁石心肠聊化?

11 郑子产: 如何用比喻把大道理变成“人话”?

12 郑子羽: 如何不红脸、不妥协,把硬话“软着说”?

13 吴王弟: 如何做到“天塌了先发朋友圈”?

14 晏平仲: 如何用脑子打败颜值?

15 齐邹忌: 如何用“骚操作”打脸偏见?

16 赵触龙: 如何把正经事聊成“炕头唠嗑”?

17 淳于髡: 如何把问责现场变成脱口秀?

18 贤亚圣: 如何“左手算盘右手糖”来说服他人?

19 齐陈轸: 如何让话量“缩水”反而增值?

20 智策士: 如何把道理藏进故事,让人抢着听劝?

21 好门客: 如何用三句话解决别人三小时都讲不清的事?

22 越使者: 如何避免成为“习俗井底蛙”?

23 巧苏秦: 如何用“打比方”把火药桶掐灭在爆炸前?

24 燕乐毅: 如何把领导、同事变成你的“自来水”?

25 魏范雎: 如何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26 智蔡泽: 如何把谈判桌变成你的主场?

27 秦李斯: 如何用文字隔空影响对方的脑回路?

28 汉陆贾: 如何把火药桶变成烟花秀?

29 汉邹阳: 如何把口水战变成数据战?

30 贤伉俪: 如何跟古人学着把微信聊成结婚证?

31 马伏波: 如何修炼活体教科书手册?

32 汉李固: 如何培养鸡血学大师?

33 李令伯: 如何把辞职信写成最佳“陈情表”?

34 梁丘迟: 如何掌握社交时代沟通术?

35 韩退之: 如何在泥潭里找活路?

36 勇刺史: 如何用规则漏洞制定新规则?

37 王安石: 如何把绝交信写成年度最佳辞职报告?

38 谢枋得: 如何在职场用原则杠杆术应对难题?

39 王阳明: 如何把“不”字写成邀请函?

40 史可法: 如何在遭遇 PUA 时上演高阶尊严攻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