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赢在强势 成就彪悍人生 从弱者到强者的蜕变人生
0.00     定价 ¥ 56.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3949149
  • 作      者:
    张学峰
  • 出 版 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在生活与职场的双重战场上,你是否曾因过度妥协而错失机会?是否因害怕冲突而压抑真实自我?《赢在强势》将为你打开一扇重新认识自我的大门——这不是一本教你张牙舞爪的“厚黑学”,而是一部从心理学底层逻辑出发,重塑内在力量的成长指南。

  书中系统方法论直击当代人痛点:破解低自尊陷阱、掌握七大核心能力、学会拒绝与沟通艺术,助你在亲密关系、职场谈判、生活抉择中突破思维枷锁。既有文化属性剖析,也有可落地的“强势训练法”,覆盖职场管理、婚姻边界等多场景,为职场新人、管理者及追求自我坚守者提供重塑气场的密钥:让强势成为捍卫原则的铠甲,在人生竞技场赢得主动与尊重。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学峰,新闻传播学硕士,曾从事记者和编导工作,其作品以细腻的叙事视角与深刻的社会洞察见长。长期关注个体成长与群体心理研究,专注于心理学与个人发展领域的内容创作,致力于帮助读者构建理性认知框架,唤醒内在成长力量。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心理学视角重新定义“强势”,告诉我们强势的本质在于自信、果敢与坚定的内在力量,而非表面的强势姿态。

  强势心态需要通过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能力的提升来培养。生活中,适度强势是捍卫自我、表达立场的必要策略,能助你在复杂关系中坚守自我;职场上,强势气场作为核心软实力,能助你展现专业自信,赢得尊重、机会与资源,助力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

  书中强调,强势的塑造须持续突破个人边界,通过不断学习与挑战提升能力,最终在职场谈判、团队协作乃至生活各场景中展现最佳状态。本书能引导读者打破对“强势”的刻板认知,将其转化为内在成长的动力,助力个体在捍卫原则与实现目标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在人生竞技场中赢得主动与尊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你为什么要强势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强势文化的真正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你将了解到如何从一个弱者转变为一个强者,并且学会如何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强者框架。我们将一起探索如何克服内心的自卑和恐惧,从而改写自己的命运。

  我们天生具备强势基因

  在不同的认知视野里,强势往往被赋予多样的解读,对于部分弱势者而言,强势在一定程度上有“贬低、控制、征服”的意味,让人倍感压力。因此很多人认为强势是一个过于极端的词,甚至是错误的,因此会刻意压制自己,让自己看起来足够平和,不与人争。

  事实上,我们生来就是强势的,只不过被后天的规则驯化和环境所影响,我们逐渐失去了这种强势,变得不那么自信。

  回想一下,从我们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开始,我们便带着强势而来,只要有不舒服的地方就会放声大哭,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这种表达方式却逐渐受到了限制。每当我们哭闹时,父母就会立刻训斥和阻止,却很少倾听我们哭闹的原因和想表达的情绪。这种限制,非常容易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们的人格,我们在生活中会依从、逃避、退缩,甚至敌视他人,最后变成弱势的一方。

  不论是父母还是其他社会关系人,他们不断的打压和控制会削弱我们天生的强势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强势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一种极端的处事方式,弱势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我们能够认清其中的规律,我们就能逐渐找回强势的人格,成长为更完整、更自由的人。

  强势or弱势?

  别让文化属性困住你

  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本没有绝对对错,但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体系,我们则可以从这一体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强势的人就像动物世界里的狼。狼之所以强,是因为它们遵循了丛林法则。强势的人遵循这个客观规律,所以不被任何世俗的眼光、道德、儿女情长所束缚,他们一路狂奔,努力掌控自己的人生。

  而弱势文化本质上更倾向于是一种依赖的文化。当事情发生时,弱势者往往会将责任归结于外界的原因,而不向内反思。比如传统观念里认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学知识靠老师,升官靠领导。在弱势者内心,环境对于人的影响远大于一个人的心性。因此,他们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能力,容易被环境和他人意见所左右。

  相信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观点,因为深埋在我们心里的文化属性已经固化了我们的认知和判断,它们深入骨髓,所以当你看到这里时,觉得内心无法接受,这恰恰代表了你的文化属性对你的影响至深。

  文化属性,就像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操作系统”,是受身边多数人的影响而产生的羊群效应。这些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固化在一个人的大脑里,形成对所有事物的判断依据。就像在南方人眼里,咸粽子是再平常不过的食物,而北方人则习惯甜粽子;在中原地区,面食是三餐主餐,一天不吃就难受,但在东北,米饭才是主餐,面食可有可无,这就是被文化属性影响的结果。

  文化属性本身依群体而定,这意味着,我们的认知、想法甚至是行为方式,往往不是自己真正的选择,而是被身边大部分人、被环境属性所决定的,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群体盲思”。美国心理学家艾尔芬·詹尼斯于1972年首次对“群体盲思”进行系统定义,将其描述为由于群体压力而导致的思考能力、事实和道德判断能力的退化,以及批判性的思维被代替的现象。他认为,群体盲思在高凝聚力、具有强势领导或不太容易接触到不同意见的群体中经常出现。由于个体成员从众以及达成一致性的压力,导致群体思维封闭、高估群体权利和力量,进而产生对专家和不同意见的排斥、不对更多的方案做评估、对新信息的偏见等决策缺陷,是群体高凝聚力的一个消极后果。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被纳入某一群体中,在这个看似和谐的圈子里,总是在听别人说什么,鲜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判断,也就很难理解真相和真理是什么,甚至为了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一味追随那些受追捧更多的道理或人,这便使我们无形中受到他人的操控,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

  相反,拥有强势文化思维的人很少从众,而是时刻保持独立思考。在职场里,我们经常看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看似没有团体意识,实则很有自己的主见,也从来不会把自己放在被管理者的位置上去看待,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那些看似很合群的人,其实很容易被同事或领导牵着鼻子走,他们小心翼翼,循规蹈矩,把公司制度看得无比重要,不敢越雷池一步,也因此失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变得人云亦云。

  很多人害怕成为自己的最终评价者或者说考核者,因为在主观意识里,没有标准可言,也就失去了参考系,这就好比我们去餐厅点餐,没有服务员来介绍店里的招牌菜,只能盲点一样,而与此同时,也没有任何评分可以供我们参考,这就更令人担心。为自己制定准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更应该明白,如果没有一份真正喜欢的菜单,他人的评分本身就没有意义,能对自己的口味负责的,只有自己。

  做自己人生的“引路者”

  弱势的人常常逃避主动选择,因为他们害怕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更希望由社会或他人来负责任,一旦有什么不对,他们就可以立马找到借口来推卸责任。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一群人在深山中探险,不小心迷了路,连向导也不记得来时的方向。生存的本能让大家开始各自寻找线索,最后每个人找到的路都不一样,但都说自己这条是对的。此时声音更大的人比其他人更坚定地认为他那条是对的,本就在恐惧中的人们也随之怀疑自己的选择,最终跟随他走上他选择的路。自此,所有人都会把回家的责任全部压在这一个人身上,自己则不必为这一选择负责。如果这条路选错了,人们也自然有理由去责怪那个选路的人,而不是自己。

  这个故事在生活中很常见,谁又说得准哪条才是自己回家的路呢?或许哪条路都可以通向家的方向。世界上很多选择本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在于是否以尊重为底色、以责任为边界。

  一个强势的人,在迷路时,他可能不会跟随任何一个人的脚步,而是依靠自己的记忆,根据一切可看可用的地理条件来判断方位,一点点摸索出来时的方向,找到回家的路。或许中间会花费很多时间,走很多弯路,面对很多困难,但他终究有可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如果我们不能成为一个强势的人,不能成为自己的“引路者”,那么我们可能会因此丢失很多东西,不仅仅是方向上的迷失,还会丢弃自我成长和探索的机会。强势的人往往更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不畏惧失败,因为失败对他们而言,只是通往成功的另一条路径。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即使在群体中,也敢于坚持己见,不轻易被他人左右。

  这种独立性,让人在面对选择时,能够更加自信和坚定,即使在错误中也能学到宝贵的经验。强势并不意味着独断专行,而是在于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担当,以及在必要时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让我们在面对各种选择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强势的人在面对群体压力时,往往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们不会轻易被群体的盲思所影响。他们知道,群体的共识并不总是正确的,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即使这可能会让他们在群体中显得格格不入。但正是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强势的人懂得,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控制他人,而在于控制自己,不被外界轻易左右。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方向。因此,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判断,不会因为害怕与众不同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强势的人在面对选择时,总是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怎么变强势

  强势文化能够孕育出强者,他们独立自主,专注于自我提升,同时努力探索、理解和尊重规律。而弱势文化则容易让人陷入随波逐流的境地,依赖他人,甚至对规律持轻视态度。在强者眼里,规律是值得尊重的,他们向内寻求改变自我,向外则努力洞察并顺应这些规律。而弱者则往往依赖情感,比如公司中的老员工,可能会强调自己的辛勤付出,试图打“感情牌”来赢得老板的额外认可,但这种做法在强者主导的环境中往往难以奏效,因为强者更看重实际的价值贡献。

  那么,普通人是否有可能从底层实现逆袭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过程可能会很艰难。这种艰难并非仅仅因为缺乏金钱、资源或人脉,这些外在因素虽有影响,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难以打破文化属性在心灵深处设下的枷锁。要实现逆袭,普通人需要经历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打破旧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才能真正迈向成功。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真正的魅力和影响力源自个人的内心世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社交互动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惑,比如如何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如何与他人建立深入而有意义的联系,以及如何在关系中保持自我并占据主导地位。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都深藏在强势文化中。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建立强者框架。强者框架是一种内在的心态和认知模式,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社交互动中保持自信、坚定,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影响他人。拥有强者框架的人能够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价值,并能够通过情绪价值的传递让他人感受到这种价值。情绪价值是社交吸引力的核心,它超越了物质的生存价值和外在的繁衍价值,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更深层次的价值体现。当我们能够自如地掌控自己的情绪,传递出积极、自信、乐观的情绪时,我们就能够吸引他人,建立起稳固而强有力的社交联系。

  在实际的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情绪价值,从而增强吸引力和主导地位,建立强者框架。

  1.自我认知与接纳。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现状是建立强者框架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价值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改变和提升的计划。同时,心智模型(即大脑基于过往经验形成的认知框架,决定着我们理解世界和认识事物的方式)的优化也很重要,我们的每一个行为和反应都是基于过往经历和心智模型的积累。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训练,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型,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和习惯,更有效地展示自我价值。

  2.技术层面的学习。在拥有深刻认知和稳定心智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社交技巧和策略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这包括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建立联系感、如何在聊天中创造情绪价值等。

  3.实战演练。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巩固。在真实的社交场景中不断尝试和练习,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社交的艺术,提升自己的情绪价值。社交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增强自己的吸引力。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强者框架,提升情绪价值,从而在社交互动和社会生活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真正的魅力和影响力源自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条件或他人的评价。当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时,你就会发现社交互动变得更加轻松自如,而你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精彩。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你为什么要强势

  我们天生具备强势基因002

  强势or弱势?别让文化属性困住你003

  做自己人生的“引路者”006

  怎么变强势008

  突破自卑与恐惧,以强者心态改写命运011

  建设自我愿景——你渴望成为什么样的人013

  第二章

  你为什么不够强势

  低自尊者陷阱:我配不上这些美好016

  为什么你总是无法拒绝别人020

  面子主义:太要面子,你的气场就弱了025

  好人综合征:凡事顺从,追求“好人缘”029

  你为什么没有勇气求助别人031

  你为什么总是在乎别人的看法037

  第三章

  变强势所需培养的基本能力

  强势训练1:坚持自己意愿的能力042

  强势训练2:掌控方向的能力047

  强势训练3:打破舒适区的能力055

  强势训练4:自我肯定的能力060

  强势训练5:克服恐惧的能力068

  强势训练6:承担后果的能力072

  强势训练7:独立思考的能力077

  第四章

  强势者的沟通技巧

  积极向上的语言,让人充满力量084

  所谓强势,就是敢于拒绝087

  保持耐心,坚持不懈092

  善于运用沟通中沉默的力量097

  会讲故事的人更会沟通102

  幽默的语言在沟通中的魅力与影响107

  善于运用肢体语言112

  高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服别人116

  第五章

  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强势

  该独立时,不必追求合群124

  拥有麻烦别人的勇气127

  强势不是霸凌,坚决不能“盛气凌人”131

  亲密关系中如何避免恋爱脑135

  婚姻中的强势与妥协140

  如何处理职场冲突145

  向上管理中的强势之道149

  强势管理中的恩威并施之道15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