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破局(开发热土上的企业故事)
0.00     定价 ¥ 8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2656473
  • 作      者:
    谢挺
  • 出 版 社 :
    宁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本书以宁波经开区企业故事为窗口,展现区域发展与改革大势。 作者通过深入挖掘企业故事,探索经开区培育企业壮大、制度创新的路径。 本书不仅是北仑40年企业发展的回顾,也为国家级经开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阅读它,能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领略企业在时代浪潮中破局前行的勇气与智慧,是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珍贵读物。
展开
作者简介
谢挺,北仑区传媒中心主任记者,经济师,区作家协会会员,专注产业经济10余年,获各类新闻奖30余个。曾在吉林省汪清县参与东西部扶贫工作,撰写的论文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库。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纪念北仑设区(后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后开发建设40周年成就的纪实文学作品。全书共有十个章节,选取北仑这片土地上沐改革开放春风而诞生、发展、壮大的企业群体,如宁波钢铁、大榭石化、宁波台塑、海伦钢琴、浙江吉利、宁波贝发等,讲述它们白手起家、迎难而上、搏击市场,逐渐成长为有行业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的历程,凸现北仑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企业家勇于创新、坚韧不拔、诚信经营的创业精神和报国爱乡的家国情怀。这也是奋进新征程,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展开
精彩书摘
宁波钢铁:千锤百炼终成钢
世间一切伟大的壮举总是默默完成的,世间一切智者都是深谋远虑的。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2024年8月1日,《习近平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回信》全文公布。
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称:“多年来,你们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创业、捐资助学,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
历史的时针回拨到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北戴河听取关于沿海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工作的汇报时指出,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当时邓小平的号召极大地鼓舞了海内外的宁波人,以包玉刚、董浩云、邵逸夫为代表的“宁波帮”纷纷慷慨解囊,支援家乡建设,掀起了“宁波帮”帮宁波、兴中国的热潮。
而在宁波北仑,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宁波这座城市的“钢铁梦”,是习近平主席与“宁波帮”在宁波的一个共同印记。
一座城市的“钢铁梦”
1984年10月,世界船王包玉刚首次回故乡考察北仑,深深为故乡有这么一个可以与荷兰的鹿特丹相媲美的深水港口而激动不已,他建议在宁波造一座钢铁城,占地10平方千米。他又毛遂自荐,愿意当“宁波的大使”到世界各地奔波,为宁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此,他算了一笔账:利用北仑深水良港优势,租赁30万吨巨轮从澳大利亚运铁矿砂到宁波炼铁炼钢,远比从国内山西太原等地运铁砂到宁波便宜,一吨钢能省10美元。当时的北仑已有20万吨量矿石中转码头,水、电、路、通信等建设钢铁厂的外围条件也全部具备。
因此,包玉刚的这个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赞同,一时间项目前期进展迅速。1985年,以英国戴维·麦基公司为首,由英国、联邦德国10家设备制造、工程承包公司及香港汇丰银行共同组成了“宁波工程欧洲财团”;1986年3月,由英国戴维公司和奥地利“奥钢联”提交了年产300万吨规模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1985年9月,冶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家计委上报宁波北仑钢铁厂项目建议书;1998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了此项目建议书;1986年12月,完成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勘察;1989年10月,完成了北仑钢铁厂环境影响报告。
但是中欧双方未能就合资比例问题达成共识,经历两年马拉松式的谈判后,此项目最终搁浅。
由于包玉刚的坚持,北仑钢铁厂还有一个年产60万吨的中型规模替代方案。1985年11月,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正式成立,由谷牧任组长,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陈先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中央有关部委和浙江省、宁波市的领导组成。小组还聘任了卢绪章和包玉刚为顾问。协调小组在成立之后的3年时间里,开过6次会议,帮助宁波解决了许多开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对宁波发展最具有影响的是促成宁波实行计划单列。1987年2月,国务院正式决定,对宁波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88年,在召开6次会议后,“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撤销,替代方案再次搁浅。
1992年,这个钢铁之梦又有了新的希望。当时,邓小平同志正在杭州休养,浙江省省长葛洪升前往汇报工作。令葛洪升意想不到的是,邓小平对宁波的情况非常了解,并且十分关心宁波的开发建设。当葛洪升提到要动员全世界“宁波帮”建设宁波,邓小平说:“是的,动员全世界‘宁波帮’建设宁波,是我会见包玉刚先生时讲的。”
1992年9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宝钢集团(公司)签署了在宁波经开区联合投资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钢铁企业的意向书,并于1992年11月2日联合向国家计委上报了钢铁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经过多次修改,又转批到国家计委和冶金部审核。几上几下,沉浮四年,宁波人的“钢铁梦”仍然停留在审批的公文纸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P3-5
展开
目录
一、探索现代企业制度
宁波钢铁:千锤百炼终成钢
大榭石化:“混”得来,更要“合”得好
二、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
海天集团:闯海人,做时代弄潮儿
宁波台塑:一片“雨林”的孕育者
三、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浙江吉利:轻舟已过万重山
东方电缆:向东是大海
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申洲集团:红海之中自有大鱼盘踞
能之光:寻找光的方向
五、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海伦钢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龙星物流:善于在起势前落子
六、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贝发集团:“亚洲笔王”风云录
盛威国际:东方风骨里的管理美学
七、推动经济转型的生力军
雪龙集团:老人与海的故事
继峰股份:“白衣骑士”抗击“门口野蛮人”
八、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业
北仑模具产业:农民创世纪
怡人玩具:异乡,也能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九、在二代传承中完成产业升级
海伯集团:渐进式传承完成“大考”
二代群像:后浪的意义
十、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敏实集团:去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户
博菱电器:探索大出海时代下的宁波航道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