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价值涌现:数字化平台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的新范式
0.00     定价 ¥ 8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4301899
  • 作      者:
    张佳佳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荐购
作者简介
  张佳佳,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上海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导。研究方向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战略、价值涌现、人工智能营销等。在《经济管理》《外国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上海市高校青年培养资助计划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研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等多个省部级以上项目。参与编写《公司治理》《数字营销》《市场营销》等教材。
展开
内容介绍
  《价值涌现:数字化平台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的新范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和服务生态系统理论,以数字化平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价值创造机制的复杂性和涌现性,是营销学领域最前沿的理论研究。《价值涌现:数字化平台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的新范式》创新性地发现数字时代平台服务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模式已从“共创型”转向了“涌现型”。这是一种认识观的转变,更是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同时它既呼应了实践中互联网情境下以数字化平台服务生态系统为载体的价值创造过程的新进化,又将价值创造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议题,为企业的数字生态和平台化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价值涌现:数字化平台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的新范式》内容完整,逻辑性强,适合从事价值创造、数字化平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以及复杂系统和营销学交叉研究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数字化平台企业的管理者和从事数字化转型的其他相关人员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本书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旨在探讨数字化平台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的复杂性及涌现性。本章主要论述和介绍了本书的基本情况,包括研究背景与问题、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创新与意义。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本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本书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
  (一)理论背景
  1.服务生态系统导向的价值共创研究:系统思维的再兴起
  20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发生了从机械论到系统论的范式变迁。机械论范式和系统论范式之间的主要争论点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其中,机械论(还原论或原子论)范式强调“整体可以被还原为部分之和”,系统论(整体论或有机论或生态论)范式强调“整体不可以被还原为部分之和”(Capraand Luisi,2014)。与系统论相关的思维方式被学者称为“系统思维”(Sys-tems Thinking),即整体不能还原为部分之和(Bunge,2003;Goldstein,1999)。该思维认为“系统的”某些特质是属于整体的,是不被任何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换言之,当研究者聚焦于部分的时候,系统内属于整体层次的某些特质就会被丢失。系统思维已被不同学科广泛应用,并交叉发展出很多新理论。心理学领域有格式塔心理学(Wertheimer and Riezler,1944);生态系统领域有生命系统理论(Capra and Luisi,2014);社会学领域有社会涌现理论(Sawyer,2001)和社会复杂适应系统(Keshavarz et al.,2010);哲学领域有系统涌现论(Bunge,2003);经济学领域有复杂经济学(Arthur,2015);管理学领域有复杂领导理论(Uhl-Bien et al.,2007)、供应链复杂管理理论(Choi et al.,2001)以及团队效率研究(Kozlowski and Chao,2012)等。
  近年来,系统思维再次吸引了营销学者的关注。宏观营销学者基于系统思维推进了营销系统的理论研究(Layton,2015)、市场系统动力学的理论研究(Giesler and Fischer,2017)、市场塑造的理论研究(Nenonen and Storbacka,2020;Peters et al.,2020)等。服务主导逻辑学者Vargo和Lusch于2011年提出了以生态系统为导向来理解价值共创理论的观点,由此引入了“服务生态系统”(Service Ecosystem)概念,进而引领了服务营销学者基于系统思维展开以服务生态系统为导向的价值共创理论研究热潮(Vargo et al.,2017;Chan-dler and Lusch,2015)。事实上,随着价值共创理论研究近20年的发展,价值共创的主体遵循“二元-网络-系统”导向的重要脉络演进:从最初的企业-顾客二元导向的共创价值(Vargo and Lusch,2004),转向多个行动者(Actor-to-Actor,A2A)网络导向的共创价值(Vargo and Lusch,2008),再转向动态的服务生态系统导向的共创价值(Vargo and Lusch,2016)。服务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且可以自我调节的系统,由共享的制度组合将资源整合者连接起来,通过服务交换为彼此创造价值(Lusch and Nambisan,2015)。服务生态系统理论体现了研究服务主导逻辑的营销学者对“系统思维导向的价值创造模式”理论的关注。值得关注的是,Vargo和Lusch(2016)在服务主导逻辑的公理2中指出,价值是由系统内所有行动者(包含了资源受益人)共创的;在服务主导逻辑的公理4中指出,价值是由资源受益人自身所独有的现象学解释的。由此可知,在现有服务主导逻辑理论中,“系统内所有行动者共创的”本质上是人类行动者的价值。这导致了现有文献普遍将服务生态系统视为情境资源,被人类行动者利用和整合(Wajid et al.,2019)。那么,服务生态系统本身作为一个“整体”,其创造的价值本质是什么?该价值创造机制是什么?据笔者观察,鲜有服务生态系统理论学者对此类问题作出相应的回答。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问题 7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8
一、研究目的 8
二、研究内容 9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
一、研究思路 11
二、研究方法 11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意义 14
一、研究创新 14
二、研究意义 18

第二章 数字化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的研究现状分析 23
第一节 数字化平台的概念界定 23
一、产业经济领域:双边市场平台 23
二、战略管理领域:双边合作平台 24
三、技术管理领域:技术架构平台 25
四、服务营销领域:服务平台 26
第二节 以数字化平台生态系统为载体的价值创造研究现状 28
一、产业经济学和战略管理学:共同生产系统 28
二、技术管理学:大规模协作的基础设施 29
三、服务营销学:所有行动者共创的服务生态系统 30
第三节 研究述评及研究的切入点 31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38
第一节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39
一、复杂适应系统的概念界定 39
二、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42
第二节 涌现理论44
一、涌现的概念界定 44
二、涌现的特征47
第三节 操作性资源层级理论49
一、资源的类别49
二、操作性资源的层次结构 50
第四节 异质性资源整合理论 52
一、异质性资源整合的概念界定 52
二、异质性资源整合的特征 53

第四章 价值创造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价值共创转向价值涌现 57
第一节 数字化平台服务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57
一、行动者具有复杂性 59
二、自组织协作 62
三、开源但存在“隐性边界” 62
四、非线性动力 64
五、适应性 65
第二节 数字化平台服务生态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涌现属性 67
一、对等参与子系统(部分——部分相互作用) 67
二、向上因果力子系统(部分——整体相互作用) 70
三、向下因果力子系统(整体——部分相互作用) 73
第三节 数字化平台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研究范式的转向 75
一、价值创造的研究视角: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转变 76
二、价值创造的研究载体:从价值网络转向价值复杂适应系统 77
三、价值创造的分析重点:从结构转向过程 78
四、价值创造的研究方法:从单向测量转向反馈循环 79

第五章 基于改进的网络志和多元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 82
第一节 基于ANT改进的网络志研究方法 82
一、基于ANT的网络志:一种进化的网络志 82
二、本书运用ANT网络志方法的研究价值 84
第二节 多元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86
一、扎根理论对既有文献使用的争议 86
二、多元扎根理论:一种进化的扎根理论 88
第三节 基于ANT网络志方法和多元扎根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流程 89
第四节 理论抽样 91
第五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 93
一、平台企业行动者网络的主体类别、角色以及转译分析 94
二、平台服务生态系统行动者网络的主体类别、角色以及转译分析 100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理论模型构建 108
第一节 基于ANT网络志方法的数据搜集和清洗 108
一、基于焦点活动的价值涌现阶段划分 108
二、数据搜集 111
三、数据清洗 114
第二节 多元扎根理论研究的效度分析 115
一、经验效度分析 116
二、理论效度分析 117
三、内部效度分析 117
第三节 开放编码 119
一、平台企业行动者网络的开放编码 120
二、平台服务生态系统行动者网络的开放编码 126
第四节 主轴编码 135
一、平台企业行动者网络的主轴编码 135
二、平台服务生态系统行动者网络的主轴编码 137
第五节 选择编码 140

第七章 数字化平台服务生态系统价值涌现机理分析 142
第一节 价值涌现T1阶段是T2阶段的基础 142
第二节 对等参与子系统为数字化平台服务生态系统输入资源 145
一、对等互动将外部资源输入系统内 145
二、对等互动共同生产的信息资源是价值涌现的启动基础 147
第三节 向上因果力子系统为价值涌现提供了动力 148
一、价值涌现T1阶段 150
二、价值涌现T2阶段 156
第四节 价值涌现结果:涌现价值 158
一、对内维持协调性维度:协调价值 158
二、对外保持进化性维度:适应价值 160
第五节 涌现价值通过向下因果力子系统实现资源控制 164
一、制度协调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164
二、系统通过制度组合向外部环境输出资源 168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172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72
第二节 理论贡献 186
第三节 营销启示 191
第四节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194

参考文献 19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