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面向“十五五”时期的中国金融发展-(中国金融报告2024-2025)
0.00     定价 ¥ 9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2749365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荐购
内容介绍
  《面向“十五五”时期的中国金融发展:中国金融报告.2024-2025》聚焦“十五五”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战略部署,围绕金融强国建设的目标,系统分析了大国博弈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指出,中国金融体系已形成全球影响力,但尚存“大而不强”的问题,需从“六个强大”(强大的货币、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监管、金融人才队伍)着手,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面向“十五五”时期的中国金融发展:中国金融报告.2024-2025》重点探讨了特朗普2.0时期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潜在冲击,分析了大国博弈下中国金融竞争的重点领域及中美对比情况,并总结“十四五”时期的经验,提出了“十五五”时期金融发展的七大战略重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宏观金融调控革新、科技金融体制建设、风险投资发展、高收益债市场支持科技创新、耐心资本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 
  此外,《面向“十五五”时期的中国金融发展:中国金融报告.2024-2025》还涉及金融法治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监管优化、跨境支付清算机制、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数字治理、反金融制裁、数字资产监管、中小银行发展、科技保险、金融创新支持养老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内容,为中国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政策建议与行动指南。
展开
精彩书摘
  主报告
  大国博弈下的中国金融发展——面向“十五五”时期的金融强国战略部署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其中离不开金融的贡献和支撑。在4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已拥有全球第一大银行业、第二大资本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已成为全球金融大国。更重要的是,经过数十年的不懈探索、实践和创新,逐步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当然,中国金融体系总体是大而不强,仍存在不少问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离金融强国仍有较大差距。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金融必须承载更重要的使命担当。
  国家兴衰,金融有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强国需要具备一系列核心关键金融要素,即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以下简称“六个强大”)。同时,金融强国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要久久为功、稳步推进、分步实施,这为中国金融强国建设提出了目标任务和行动指南。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背景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外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日趋加剧,中国金融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强大自我,着力强化金融体系弹性韧性,有效提高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在内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都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中国金融须把建设金融强国作为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具体方式和直接体现。当前,乌克兰、中东等地缘政治风险凸显,个别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脱钩断链和霸凌主义行径层出不穷,特别是美国特朗普新政府可能实施对内减税、对外加税、放松金融监管、加快推进加密资产发展、强化产业回归、弱化现有国际金融治理秩序等政策组合拳,将给中国金融强国建设带来新的不确定性。2025年正值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党中央一系列关于金融强国的战略部署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但是,面对特朗普强势回归和大国博弈新变量,如何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更好地部署未来5年金融发展的重点领域,成为金融体系急迫的政策任务。主报告首先简要分析特朗普2.0冲击可能对中国金融发展造成的影响,其后基于问题导向着重分析大国博弈下金融竞争的重点领域、中美之间的对比情况、中国相关领域的不足,最后在简单梳理“十四五”时期金融发展的基本经验后,基于目标导向重点讨论“十五五”时期中国在大国博弈条件下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
  二 特朗普2.0对中国金融的潜在冲击
  特朗普以“美国优先”“再次伟大”的政策宣言赢得了大选,并在2025年1月开启了新任期。特朗普2.0时期可能会以其独特的执政逻辑和政策举措在改进政府效率、对内减税、对外加征关税、倡导创新和发展低成本能源五大领域率先发力。由于在政府、国会和最高法院都把握优势,特朗普2.0的政策制定及实施的阻力较小,新政府执政将是一次强势的回归,可能会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带来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相对独立的政策体系将使得长期以来以七国集团为主导的西方治理体系面临较大的重构压力。二是对内实施市场化的政策举措,会使美国及部分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资本流动、汇率以及全球金融竞争力发生相对变化。三是对外实施逆全球化或逆市场化举措,一定程度上将表现为主动与外部“脱钩”,将深刻改变全球政治经济和货币金融格局。尤其是这种内外不一致的政策逻辑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冲击可能更加复杂。
  ……
展开
目录
主报告 大国博弈下的中国金融发展——面向“十五五”时期的金融强国战略部署 (1)
一 引言 (1)
二 特朗普20对中国金融的潜在冲击 (2)
三 大国博弈与金融强国 (6)
四 “十五五”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战略重点 (28)
五 结语 (36)

第一章 “十五五”时期的央行货币政策框架改革 (38)
一 货币政策框架的历史演进 (39)
二 货币政策框架改革的核心举措 (43)
三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 (53)

第二章 宏观金融调控框架革新 (60)
一 宏观金融调控的经验总结 (60)
二 “十五五”时期宏观金融调控的总体目标 (62)
三 以宏观经济再平衡为核心的宏观金融调控框架 (69)

第三章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77)
一 什么是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77)
二 现有科技金融体制的短板 (81)
三 “十五五”时期提高科技金融体制适应性的着力点 (89)

第四章 发展风险投资、助力金融强国 (96)
一 风险投资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国际最佳实践 (96)
二 金融体制与风险投资 (102)
三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与主要挑战 (108)
四 关于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思考 (117)

第五章 高收益债支持科技创新的路径与政策优化 (122)
一 高收益债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理论逻辑 (123)
二 江发达经济体高收益债市场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124)
三 中国高收益债市场发展历程及现实困境 (129)
四 建立支持科技创新的高收益债市场体系 (136)

第六章 耐心资本概论 (139)
一 对耐心资本的基本认识 (139)
二 耐心资本与实体经济的互动 (144)
三 耐心资本的市场影响 (148)
四 耐心资本发展的国际实践 (150)
五 中国发展耐心资本的制度障碍 (158)
六 中国发展耐心资本的政策建议 (166)

第七章 探索设立中国特色股市平准基金 (170)
一 为何要探索设立股市平准基金 (170)
二 人股市平准基金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173)
三 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国际经验 (176)
四 中国特色股市平准基金建设的可行路径 (183)

第八章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制度型开放下融入数字科技与绿色浪潮 (188)
一 人民币国际化是世界多极化背景下大势所趋 (189)
二 百年变局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200)
三 面向“十五五”时期人民币国际化根本动力与基本策略 (208)

第九章 金融衍生品市场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强国建设 (216)
一 金融衍生品市场与金融强国建设 (217)
二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国际比较 (223)
三 关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理论探讨 (234)
四 结论和启示 (240)

第十章 中国推动强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 (244)
一 中国建设强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性 (244)
二 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不足 (248)
三 “十五五”时期强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及政策引导 (256)
四 推动实现“十五五”目标的政策建议 (260)

第十一章 金融法治建设与金融监管优化 (264)
一 中国金融法治的发展历程与经验 (265)
二 中国金融法治存在的不足:基于体制机制的分析 (278)

第十二章 以强大的金融监管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295)

第十三章 跨境支付清算机制比较与中国的未来发展. (325)

第十四章 金融制裁与反制裁:国际经验与中国应对 (350)

第十五章 建设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372)

第十六章 加强数字治理推动金融强国建设 (394)

第十七章 特朗普2.0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和应对 (417)

第十八章 全球数字资产监管逻辑分析 (442)

第十九章 中小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462)

第二十章 科技保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分析和中国 (487)

第二十一章 金融创新支持养老服务 (511)

第二十二章 金融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 (538)

参考文献 (56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