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企业成长规律研究
0.00     定价 ¥ 6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2748825
  • 作      者:
    史丹,曲永义,等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荐购
内容介绍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企业成长规律研究》探讨了中国企业如何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问题。界定了世界一流企业的概念,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互联网和能源行业企业案例,分析了国内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间的差距。基于制度、需求、战略和产业视角的理论框架,探讨了传统文化与制度创新对中国企业成长的影响。总结了世界一流企业成长的普遍规律,强调中国需要充分发挥大市场优势,依靠内外因素共同推动中国企业成长,实现在动态能力、生态系统及文化上的持续创新提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企业成长规律研究》强调中国企业发展实践特色的重要性,主张中国企业应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坚持兼容多重制度逻辑的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具有多样性和强适应性的企业家精神,并建立可持续的文化价值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球领先。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对世界一流企业的认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习近平,2022)。从宏观上来说,中国的大国崛起必然要求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刘瑞明和亢延锟,2018),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从微观上来说,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企业发展的根本要求,而世界一流企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加快了对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探索步伐(王欣,2023),具备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良好条件(徐善长,2022),出现了一批正在接近于世界一流企业水平的企业(黄群慧等,2017),但它们与真正的世界一流企业尚有差距(崔新健和欧阳慧敏,2020),中国培育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实践中,对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无论是有效的政策制定还是合意的企业探索,其重要基础都是对世界一流企业形成科学认识,深刻回答世界一流企业是什么和具备什么特质或衡量标准的基本问题。如果在这一基本问题上不能形成最低限度的共识,甚至出现不同形式的偏差,其结果必然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实践陷入困境,相当程度上可能出现方向偏离。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于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多分歧,隐约出现了世界一流企业“认知丛林”,结果是引致企业探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实践的困惑,而一些对世界一流企业的表面理解和认知偏离则容易对政策制定和企业实践形成误导。因此,系统梳理和理性评估对世界一流企业的既有认知观点,正本清源、整合吸收和深化建构世界一流企业的概念与特征画像,努力形成对世界一流企业认知的最低限度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对世界一流企业概念界定的分野
  目前关于世界一流企业的定义较多,既有国内学者和机构对“世界一流企业”术语的定义,也有国外学者和机构对“卓越企业”“世界级企业”等近似概念的界定,呈现出多样化观点,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崔新健和欧阳慧敏,2020)。这一方面是因为“世界一流”在西方管理学语境中被认为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黄群慧等,2017),导致对世界一流企业概念的学术界定形成挑战,另一方面则是世界一流企业群体具有多样性,世界一流企业概念兼具动态性与复杂性(刘泉红,2023),不同层面和不同视角对世界一流企业的认识易出现概念界定的差异。
  梳理和分析关于世界一流企业的已有定义,基本上都采取“属+种差”的定义方法,其区别既有对“属”的定位差异,也有对“种差”的不同识别,具体体现在对世界一流企业“范围”“程度”“元素”的差别上。从范围来看,不同定义对世界一流企业所属的范围边界进行了显性或隐性的界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地域范围,一些定义对世界一流企业不限定地域范围,一些定义则明确要求在全球范围;其次是行业范围,一些定义对世界一流企业不限定行业或领域范围,一些定义则将其界定为特定行业或领域;最后是时间范围,一些定义对世界一流企业并不限定时间期限,一些定义则认为是长周期。从程度来看,世界一流企业在“属”上被界定为“引领”“领军企业”“标杆企业”“最佳实践”“优秀企业”等多种类别,它们对“一流”的理解呈现出程度的差异性。从元素来看,将特征元素作为对世界一流企业“种差”的识别是世界一流企业概念界定的普遍方法。一些定义对世界一流企业界定时并没有限定其所拥有的特征元素,只是综合性地笼统予以说明,一些定义则具体和严格地限定了其包含的特征元素。结合在“范围”“程度”“元素”上的限定差异,目前对世界一流企业的定义可以区分为广义、狭义和中义三类。
  ……
展开
目录
一 对世界一流企业的认识 (1)
(一)对世界一流企业概念界定的分野 (2)
(二)对世界一流企业的再定义 (7)
(三)对世界一流企业核心特征的识别分歧 (16)
(四)对世界一流企业特征画像的再建构 (23)

二 世界一流企业指标体系构建 (33)
(一)世界一流企业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3)
(二)世界一流企业指标体系的现有研究 (37)
(三)世界一流企业指标体系的再构建与解析 (50)

三 典型行业世界一流企业的比较分析 (58)
(一)集成电路产业典型企业比较分析 (58)
(二)互联网产业典型企业比较分析 (71)
(四)能源产业典型企业比较分析 (99)

四 中国世界一流企业成长的实践考察与理论框架 (126)
(一)中国实践:企业对增长的贡献 (127)
(二)理论框架:塑造独特性的维度 (129)
(三)对中国世界一流企业成长实践的考察 (133)

五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企业成长规律探寻 (150)
(一)世界一流企业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151)
(二)从“人口大国”到“世界性大市场” (154)
(三)从“世界工厂”到“世界一流工厂” (158)
(四)发展中国特色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163)
(五)迎接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三重挑战 (169)

参考文献 (17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