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演进与发展研究
0.00     定价 ¥ 136.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10265315
  • 作      者:
    吕世荣,等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荐购
作者简介
吕世荣女,1954年1月生,河南泌阳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编写组成员,河南省优秀专家,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出版《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经济全球化》等多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发展的历程,阐明了经典作家意识形态思想及其精神实质,探讨了经典作家意识形态思想在意识形态理论史中的地位。在回应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质疑和误解中,澄清了一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真相,为正确理解当代世界历史格局变化以及这一变化中的意识形态斗争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本书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思想的哲学批判与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论奠基
第一节 传统意识形态思想的提出和演变
一、意识形态概念提出的思想史前提
二、特拉西的意识形态思想
三、德国古典哲学对意识形态思想的扩展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传统意识形态思想的变革
一、特拉西意识形态思想的症结
二、黑格尔意识形态思想的问题
三、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及其局限性
四、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对传统的超越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基本问题的澄清
一、意识形态的根源
二、意识形态的本质
三、意识形态的生产机制
四、革命意识形态的建构原则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哲学批判
一、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
二、对宗教的批判
三、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批判
四、对市民社会的批判
第五节 文本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
一、基于唯物史观确立了意识形态哲学范畴
二、洞穿了资产阶级哲学意识形态的根本症结
三、阐明了“消灭意识形态”的科学路径
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科学文化建构思想
第一节 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澄清
一、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二、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本质探究
第二节 马克思对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的批判
一、1848年革命与文化传统的意识形态
二、马克思对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的批判
三、马克思关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批判的历史观蕴含
第三节 马克思论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建构的必要性及其路径
一、建构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及其特征
二、马克思对建构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路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澄明
第四节 文本解读:《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
一、对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社会存在根基”的澄明
二、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对波拿巴政变现实影响的澄明
三、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反动性与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澄明
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中意识形态思想的批判与走出意识形态牢笼的途径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总体性批判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
第五章 世纪之交的意识形态挑战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化
第六章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与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思想的发展
第七章 苏俄的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
结束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发展史研究的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