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粤雅小丛书(第四辑):阳江风筝--云端精灵
0.00     定价 ¥ 25.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9129874
  • 作      者:
    粤雅小丛书编委会
  • 出 版 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荐购
内容介绍
  《阳江风筝:云端精灵》是《粤雅小丛书·第四辑》中的一部作品,以阳江风筝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这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源流、艺术特色以及传承创新。全书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生动的案例分析和精美的图文结合,展现了阳江风筝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及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书中首先追溯了风筝的起源,探讨了“南鹞北鸢”的历史渊源,并重点分析了阳江风筝在南派风筝中的领军地位。作者指出,阳江风筝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对飞行的探索梦想,还在军事、娱乐、艺术等领域展现了其重要价值。 
  随后,书中详细介绍了阳江风筝的艺术特色,强调其“四艺融合”的独特技艺,即扎、糊、绘、放的有机结合,以及风筝造型的千姿百态。这些技艺不仅体现了匠人们的匠心独运,也反映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传承与创新部分,作者探讨了阳江风筝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通过“守正创新”的理念,阳江风筝不仅保留了传统技艺,还融入了现代设计与科技元素,使其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大放异彩。 
  全书以小见大,通过阳江风筝这一载体,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非遗保护的时代意义,是一部兼具知识性与可读性的岭南文化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南鹤翱翔 阳江风筝的历史源流
  缘起:南鹞北鸢 千年传承
  在人类探索飞行的漫长历史中,风筝始终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飞行里程碑”展厅里,中国古代的风筝模型与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飞机复制品、蒙哥菲尔兄弟的热气球复制品比肩而立。展品旁的说明写道:“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与火箭。”传说在明代,一个名叫万户的人就曾将火箭与风筝结合,做成一架超越时代的飞行器,并亲自试驾。风筝与火箭,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对飞行的不懈探索,描绘出中华儿女驭风凌空的梦想。为了纪念其创举和探索精神,1970年的国际天文会议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用万户的名字(英文Wan Hoo)命名。
  关于风筝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认为风筝源于古代典籍中所谓“木鸢”者不在少数。《韩非子》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墨子》中则提到:“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更详细的记载:“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从这些记载中大致可以看出,木鸢是木制的仿生飞行器,能够运用某种动力扑翼,达到一定程度的自主飞行,而纸鸢则是依靠风提供的升力飞行,很难判定两者有直接的渊源。
  与后世类似的风筝,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秦末汉初。宋人高承《事物纪原》中这样记载“纸鸢”:“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稀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人宫中也。”这段记载虽未见于正史,但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制作简单的风筝是有可能的,这也显示了风筝在军事侦探中的价值。
  ……
展开
目录
引言 01

第一章 南鹞翱翔——阳江风筝的历史源流 05
缘起:南鹞北鸢 干年传承 06
兴盛:南派风筝 阳江领军 14

第二章 云端技艺——阳江风筝的艺术特色 25
巧艺:四艺融合 形神兼备 26
匠心:万物争奇 千姿百态 36

第三章 筝鸣四海——阳江风筝的传承创新 49
焕新:守正创新 比翼双飞 50
扬名:彩鹞起舞 交流互鉴 59

后记 7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