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0.00     定价 ¥ 7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5738692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荐购
作者简介

梁丁丁 广西宜州人,工学学士,教授。1986年7月参加工作,曾历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团委副书记、党委宣传部长、党委统战部长、校党委副书记,广西北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贺州学院党委书记。

长期从事高校党建与宣传思想工作、网络传播学、高等教育改革、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管理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项。

吴郭泉 江苏泰兴人,博士,二级教授,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历任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博文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贺州学院副校长、校长、党委副书记。

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其他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主持教育部“新工科”研究和实践项目2项,是贺州学院国家一流专业“旅游管理”负责人,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3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教育部“三全育人”项目——贺州学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成果汇编。

从2018年至2022年,本着服务地方的宗旨,该项目共为地方广播电视主流媒体、 学习强国平台和央视频创作并播出了《红色记忆》《创业岁月》《扶贫路上》《家风》等5个系列共70多集地方文化纪录片,在国家、省、市新闻媒体发表了100多万字的新闻影视作品。

育人先强已。在顷注心血、教书育人,为国家潜心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家国情怀、勇于责任担当、新闻业务精良”的应用 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同时,贺州学院10多名年轻的新闻学人废寝忘食、挑灯夜战,苦研新闻传播理论。本书收录了他们围绕思政育人、培养模式、新闻传播、影视文化和纪录片创作等方面潜心研究而发表的30多篇理论研究文章,集中展现了贺州学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项目的成果。

展开
目录

思政育人研究


高校机关党员“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探析 莫 勋 毛芳才  


推进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路径探索 农英杰



培养模式研究


达标播出,讲好中国故事


——贺州学院举办新时代纪录片教育与创作研讨会综述 熊 高


达标播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纪录片创作的探索与实践 刘称心 熊 高


校媒合作视域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 隆群良


地方高校转为应用技术型背景之下的人才培养


——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 聂有兵


“三链贯通”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性评价策略研究 黄桂明 莫字瑛 颜 越 祝 林


重大疫情下在线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黄桂明


试析专业实践和创业体验相融合的新闻人才培养新路径 吴 翟



新闻传播研究


新闻专业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


——以“贺州学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为例


刘称心 伍晨阳


浅谈新闻学专业的实训模式改革与探索


——以“贺州学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为例 伍晨阳


融媒体时代下电视记者的素养提升 许洪杰


网络时代下传统纸媒编辑的转型 许洪杰


网络媒体黄色新闻内容分析:利弊与救赎 肖 军


浅析党报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肖 军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引导 肖 军


女性新闻发言人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研究 肖 军


从«传奇故事»看农村受众的媒介接触心理 肖 军


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习惯探究


——以«传奇故事»为例 肖 军


沉浸式新闻:虚拟现实浪潮下的新闻报道方式革命 聂有兵



影视文化研究


«沙飞*奇»叙事与传播探析 刘安经 刘 倩


«永恒和一日»的边界跨越与生命隐喻 刘 倩 刘安经



纪录片创作研究


系统分类视域下纪录片类型研究(上) 熊 高


系统分类视域下纪录片类型研究(中) 熊 高


系统分类视域下纪录片类型研究(下) 熊 高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纪录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以贺州学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班为例 刘称心


基于新闻传播叙事基础的纪录电影 肖 军


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传播特性研究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肖 军


浅谈纪录片创作的传承与创新


——以贺州电视台系列纪录片«古村物语»的创作为例 隆群良


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 隆群良


虚拟现实技术对旅游风光纪录片的可能影响 聂有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