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者:空间的危机与愉悦》是杨宇振所著的一本深入探讨空间与人类存在关系的学术著作,由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25年4月出版。本书从建筑学、城市规划、哲学与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出发,分析了空间生产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空间如何影响人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的发展走向。
书中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空间危机的生产”聚焦于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与转型问题,探讨了学科边界、社会分工、城乡关系等对空间生产的影响。第二部分“空间、阅读与思辨”通过解读列斐伏尔、哈维等学者的理论,深入剖析了空间与社会、文化、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空间情境与记忆”以作者的个人经历为线索,探讨了空间对个体记忆与情感的影响。第四部分“日常空间实践”则通过具体的建筑与城市规划案例,展示了空间实践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本书不仅对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深刻的反思,也对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重新审视和构建空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通过对空间的多维度解读,作者呼吁人们关注空间背后的社会意义,思考如何在空间生产中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
杨宇振 | 空想者:空间的危机与愉悦
致谢
什么是空间的危机与愉悦?空间的危机与愉悦辩证地交杂在一起。在亨利·列斐伏尔看来,当下世界是矛盾和危机频繁出现的状态——在危机中生存成为一种日常和普遍情形,进而的问题是,如何在危机中生产和存有愉悦?不断地变化和应对变化(作为危机的一种表征,信息网络加速了这一变化)成为人的生存情境,而人有自己尺度内的世界感知和生物节奏,矛盾就在其中酝酿和积累。一个多世纪以前,乔治·齐美尔写了《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谈到现代都市如何形塑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如何地理性计算、矜持和紧张——这一篇章在晃动的当下应该如何续写和更新?什么是当代都市人的精神状态?和空间的危机之间有什么样关系?当代都市人的精神状态如何才能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中获得平和、宁静和愉悦?它很显然不是避世和逃离(尽管这种状态已然是当下一部分人的选择,因为发现如何的努力也无济于事),真正的愉悦存在于认识问题、矛盾和危机过程中的思辨和行动——也许它们面对庞大的体系显得微不足道,但为自身生产了一个“空间”、认同和意义,由此而获得某种可能的愉悦。
如前言中提到的,这本小书是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思考和写作,是面对内在困境的审视。我在《一公里城市》的“致谢”里谈道,“要感谢为文字的写作和思维促发提供可能的人。我常常心怀感激又讷于表达,迟钝于讲出,疚于无语和疏于联系”。——在这里要重复这段文字。这本小书和我之前的研究性著作有点不同,它的出版要谢谢重庆大学出版社的支持,感谢策划编辑张慧梓在这过程中的沟通、耐心和仔细,使得书中的文字能够呈现出来。
在这里还要谢谢从 2007 年以来在学期期间参加每月一次读书会的同学们。多年间读书会产生的阅读、讲说、讨论、不同观点的碰撞、展示的拼贴画形成一种值得珍惜的思辨氛围。
最后,谢谢父亲和妹妹的长期支持;谢谢琳和宽,和你们在一起是安慰和快乐。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