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最前沿的科学理论有效地用于指导助产实践,在助产学领域开展循证实践,以实现助产专业的规范化、可持续化发展。本书将现代科学循证理论融入产前、产中、产后,采用个案的形式进行分解和系统连贯的总结,采用通俗易懂的科学循证理论来诠释助产实践,内容前沿、新颖、实用。全书共 17 章,全面、系统地阐述循证助产实践的相关模式、循证助产实践的基本步骤、循证问题的提出、证据资源及检索方法、文献的严格评价、证据的特征与分级、系统评价、干预性或观察性研究的 Meta 分析、诊断性实验的系统评价和 Meta 分析、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整合、专业共识、专家经验类研究的系统评价、对系统评价的再评价、助产学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价和应用、循证助产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循证助产实践的自我评价、循证助产教学等,内容涵盖循证助产学基本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学基本理论、教育学基本理论,以及大量的案例分析,有利于助产士及妇产科工作者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中能快速准确地获取相关循证学知识,在临床融会贯通。本书主要面向助产学专业学生,同时也可以为临床助产士、助产教育人员及女性健康相关职业人员提供循证实践指导。
英国临床流行病学家 Cochrane 在“医疗卫生保健的疗效与效益”的卫生资源有限的阐述中提出循证卫生保健,强调卫生保健领域中的实践活动及卫生决策应基于被严格的科学方法证实的证据。1996 年 Sackett 等把循证实践定义为“卫生保健人员明确地、审慎地、正确地把最佳证据同临床经验相结合,考虑到患者意愿,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临床决策的过程”。为了促进循证卫生保健的发展,很多机构推出了循证实践模式,以引领循证实践活动的开展,如 ACESTAR 循证实践模式、Johns Hopkins 循证护理实践模式,其中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提出的JBI 循证卫生保健模式(JBI model of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较早被引入国内,JBI 循证卫生保健模式由澳大利亚 Joanna Briggs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 Alan Pearson 教授等于 2005年提出,复旦大学 JBI 循证护理合作中心胡雁教授于 2009 年将其引入中国,作为指导中国护理人员开展循证护理实践的理论框架。目前,JBI 已在全球设立超过 70 家循证卫生保健分中心。随着循证卫生保健的发展及 JBI 过去十几年在全球循证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了更清晰地阐述循证卫生保健的核心概念,明确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JBI 采用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对 2005 年至 2015 年发表的引用 JBI 循证卫生保健模式的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通过焦点组访谈,在 2016 年正式推出了更新的 JBI 循证卫生保健模式(图 21)。
第 1 章 循证助产学概述
一、循证助产学的概念
二、循证助产的基本要素
第 2 章 循证助产实践的相关模式
一、JBI 循证卫生保健模式
二、知识转化科学与循证卫生保健的关系模式图
三、Johns Hopkins 循证护理实践模式
四、循证助产相关实践模式在临床中应用的案例
第 3 章 循证助产实践的基本步骤
一、证据生成
二、证据综合
三、证据传播
四、证据应用
五、循证助产实践过程举例
第 4 章 循证问题的提出
一、提出循证问题在助产实践中的重要性
二、循证问题在助产实践中的来源
三、如何提出一个好的助产循证问题
四、提出循证助产问题的实例分析
第 5 章 证据资源及检索方法
一、助产证据资源的分类与来源
二、证据资源检索的基本步骤
三、基本的检索方法和检索策略
四、常用证据资源的检索方法
第 6 章 文献的严格评价
一、文献严格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严格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的基本方法
四、类实验研究评价的基本方法
五、分析性研究评价的基本方法
六、描述性研究评价的基本方法
七、诊断性实验评价的基本方法
八、案例系列、个案报告及专家意见类论文评价的基本方法
九、质性研究评价的基本方法
十、系统评价研究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 7 章 证据的特征与分级
一、助产实践证据的特征
二、证据分级系统的发展和演变
三、循证助产学常用的证据分级系统
四、GRADE 证据分级系统简介
五、GRADE 系统在助产学科中的应用
六、质性研究整合后的证据质量评价
第 8 章 系统评价
一、系统评价的概述
二、系统评价与传统文献综述、Meta 分析的异同点
三、系统评价在助产实践中的步骤
四、系统评价在助产实践中的实例分析
第 9 章 干预性或观察性研究的 Meta 分析
一、Meta 分析的概念
二、助产实践中常见的 Meta 分析类型
三、Meta 分析的统计分析过程
四、Meta 分析结果的报告与解释
五、助产学中 Meta 分析的实例分析
第 10 章 诊断试验系统评价与 Meta 分析
一、诊断试验的基本概念
二、诊断试验准确性评价指标
三、诊断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四、诊断试验系统评价与 Meta 分析的定义和分类
五、诊断试验系统评价与 Meta 分析的制作关键步骤
第 11 章 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与 Meta 整合
一、质性研究的类型和特点
二、质性研究论文的真实性评价
三、质性研究系统评价与 Meta 整合的概念和意义
四、助产实践中常见的 Meta 整合类别
五、制订质性研究系统评价和 Meta 整合的计划书
六、制订系统的检索策略
七、严格评价质性研究的真实性
八、提取质性研究中的资料
九、概括、分析、解释和综合原始研究的结果
十、通过结构化的方式系统地报告整合结果的方法
十一、评价 Meta 整合的总体质量
十二、助产实践中质性研究 Meta 整合的实例分析
第 12 章 专业共识、专家经验类研究的系统评价
一、助产实践中非研究型文献资源的常见类别
二、非研究型文献资源在助产决策中的作用
三、对专家共识、专家经验类研究开展系统评价
四、对专业共识、专家经验进行系统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五、文献质量严格评价
六、专业共识、专家经验类系统评价在助产实践中的实例分析
第 13 章 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系统评价再评价的应用范围
二、系统评价再评价与系统评价的区别
三、系统评价再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第 14 章 助产学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价与应用
一、助产临床实践指南的概念和演进
二、助产学临床实践指南的现状
三、助产临床实践指南的分类
四、助产临床实践指南的意义
五、助产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方法与步骤
六、助产临床实践指南的规范报告
七、对助产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价
第 15 章 循证助产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如何在助产实践中应用循证理念
二、循证助产学在产褥期的应用
三、循证助产学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第 16 章 循证助产实践的自我评价
一 、在助产实践中应用循证理念
二、循证助产实践能力的自我评价
三、循证助产实践的效果评价
第 17 章 循证助产教学
一、循证助产学与助产学教育
二、循证教学原则
三、循证助产教育
四、循证助产教学模式与实施
五、提高循证助产教学技能的方法
六、循证助产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