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面向碳中和的汽车行业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 CALCP 2024
0.00     定价 ¥ 26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11776253
  • 作      者:
    冯屹,等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1.全球视野下的全生命周期碳核算

本书突破传统视角,系统构建汽车"研发-生产-使用-回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依托中汽数据7年积累的3万余款车型数据库,为行业提供精准碳足迹量化工具,助力企业从源头到终端实现降碳闭环。

2.十大转型路径全景式战略图谱

创新提出电力清洁化、材料低碳化、交通智慧化等十大转型方向,覆盖能源结构、制造工艺、出行模式等全产业链环节。通过基准情景与碳中和情景的对比推演,为不同规模企业提供差异化转型路线图。

3.数据驱动的碳中和情景仿真P

基于CALCD数据库、CALCM模型构建“基准-行业2060年前碳中和-行业2050年前碳中和”三级情景体系,量化分析各路径减排潜力。特别针对商用车电动化、电池材料循环等痛点领域,提供可落地的技术经济性评估框架。

4.政产学研协同的生态化解决方案

立足中国汽车产业特色,提出涵盖政策设计、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的三维战略框架。案例覆盖碳边境调节机制应对、车能路云融合创新等前沿议题,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实践提供双向指引。

5.国际经验本土化实践指南

整合WALCA全球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产业布局特点,开发行业低碳评价与公示平台,提升行业低碳信息透明度。附赠行业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数据,满足从业人员快速对标应用需求。


展开
作者简介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直属公司,以汽车大数据为基础、模型算法为支柱,深入开展前瞻共性技术研究,致力于打造“汽车产业数据中心,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决策之源”。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下设数据业务本部、软件业务本部、咨询业务本部和智能业务本部,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人才团队,并以“数”驱产业变革,“智”领汽车未来为使命,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将中汽中心打造成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力量!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在全面核算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汽车行业低碳转型路径,并对转型路径减排潜力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提出科学合理的中国汽车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建议。本书通过对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及对转型路径减排潜力的分析,支撑汽车行业分解及落实“双碳”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方案和管理政策、引导汽车行业开展碳减排等工作。
   本书适用于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研究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规划等汽车行业有关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汽车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全球气候变化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1.1.1  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1.1.2  我国汽车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1.1.3  气候变化对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的影响
   1.1.4  气候变化对我国汽车进出口的影响
 1.2  汽车行业碳中和共识及应对措施
 1.3  汽车产品碳足迹管理的困难与挑战
   1.3.1  碳政策分类认识及意识问题
   1.3.2  产品碳足迹核算面临的问题
   1.3.3  碳目标设定问题及落实困境
 1.4  本书的研究框架与整体思路
 参考文献
第2章  生命周期评价及碳足迹方法学综述
 2.1  生命周期评价标准ISO 14040/14044
   2.1.1  概述
   2.1.2  主要内容
 2.2  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PAS 2050)
   2.2.1  概述
   2.2.2  主要内容
 2.3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
   2.3.1  概述
   2.3.2  主要内容
 2.4  碳足迹标准ISO
   2.4.1  概述
   2.4.2  主要内容
 2.5  产品环境足迹类别规则指南(PEFCR)
   2.5.1  概述
   2.5.2  主要内容
 2.6  其他
 参考文献
第3章  汽车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与工具
 3.1  汽车产品碳足迹核算范围
   3.1.1  目的和范围
   3.1.2  数据来源
 3.2  汽车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
   3.2.1  车辆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3.2.2  燃料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3.2.3  生命周期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
 3.3  汽车车队碳足迹核算方法
   3.3.1  乘用车车队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3.3.2  商用车车队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3.4  汽车低碳供应商评价方法
   3.4.1  基本参评条件
   3.4.2  基本合规要求
   3.4.3  基本管理要求
   3.4.4  评价指标
   3.4.5  得分计算
   3.4.6  持续改善阶段
 3.5  汽车产品碳足迹核算工具体系
   3.5.1  国内外碳足迹核算工具分析
   3.5.2  中国工业碳排放信息系统(CICES)
   3.5.3  产品碳足迹标准管理工具(PCFst)
   3.5.4  汽车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工具(OBS)
   3.5.5  碳仿真数据系统(CSS)
 3.6  汽车产品低碳评价与公示平台
   3.6.1  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CPP)
   3.6.2  低碳技术征集平台
   3.6.3  低碳供应商平台(LCS)
   3.6.4  企业数字化碳管理系统(CMS)
   3.6.5  碳标识
 参考文献
第4章  2022—2023年中国汽车产品碳足迹研究结果
 4.1  乘用车产品碳足迹研究结果
   4.1.1  不同燃料类型乘用车产品碳足迹
   4.1.2  不同级别乘用车整车车型产品碳足迹
 4.2  商用车产品碳足迹研究结果
   4.2.1  轻型货车产品碳足迹研究结果
   4.2.2  中重型货车产品碳足迹研究结果
   4.2.3  公交车产品碳足迹研究结果
 4.3  汽车车队碳足迹研究结果
   4.3.1  乘用车车队碳足迹研究结果
   4.3.2  商用车车队碳足迹研究结果
第5章  面向碳中和的汽车行业低碳转型路径分析
 5.1  总体转型路径框架
   5.1.1  转型路径
   5.1.2  情景设置
 5.2  碳中和转型十大路径
   5.2.1  路径一:电力清洁化转型
   5.2.2  路径二:车辆电动化转型
   5.2.3  路径三:燃料脱碳化转型
   5.2.4  路径四:材料低碳化转型
   5.2.5  路径五:生产数字化转型
   5.2.6  路径六:交通智慧化转型
   5.2.7  路径七:出行共享化转型
   5.2.8  路径八:资源循环化转型
   5.2.9  路径九:捕集利用和封存
   5.2.10  路径十:汽车生态化转型
 参考文献
第6章  未来汽车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6.1  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分析
   6.1.1  乘用车产品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
   6.1.2  商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
   6.1.3  小结
 6.2  汽车车队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分析
   6.2.1  汽车保有量预测
   6.2.2  能源结果预测
   6.2.3  碳排放结果预测
   6.2.4  减排效果评估
   6.2.5  小结
第7章  “双碳”目标下汽车行业面临的机遇
 7.1  国内碳排放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7.1.1  碳排放管理政策法规日新月异
   7.1.2  汽车碳排放标准体系日益完善
   7.1.3  供应链碳数据完整度大幅提高
   7.1.4  碳排放信息公示制度初步建立
 7.2  国际市场竞争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7.2.1  碳壁垒政策倒逼汽车产业深度脱碳
   7.2.2  整车碳足迹低碳竞争力提升
   7.2.3  国际碳足迹自主话语权加强
第8章  面向碳中和的汽车行业低碳发展战略要点与政策保障
 8.1  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
   8.1.1  汽车低碳发展标准体系建设
   8.1.2  汽车低碳发展政策工具支撑
 8.2  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战略要点
   8.2.1  加快电力结构的脱碳化进程
   8.2.2  稳步推进汽车电动化发展
   8.2.3  加大低碳材料的有效供给
   8.2.4  提升智能化生产生活水平
   8.2.5  推广低碳替代燃料使用
   8.2.6  倡导居民低碳出行新模式
   8.2.7  加快推进负碳技术研发
 8.3  总结与展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