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之间产生的305篇诗作。它是我国文学辉煌的开端,也是古典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千百年来,《诗经》被儒家奉为重要经典,对后世的文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褚斌杰教授作注,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选篇。本书精选《诗经》中的152首作品,涵咏细味,详细地解释了每首诗的写作背景、作品主题,并对重要的语词和关键章句作了注解,是《诗经》的经典选本。
击鼓〔1〕
击鼓其镗〔2〕,踊跃用兵〔3〕。土国城漕〔4〕,我独南行〔5〕。
从孙子仲〔6〕,平陈与宋〔7〕。不我以归〔8〕,忧心有忡〔9〕。
爰居爰处〔10〕,爰丧其马〔11〕。于以求之〔12〕?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13〕,与子成说〔1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15〕,不我活兮〔16〕。于嗟洵兮〔17〕,不我信兮〔18〕!
〔1〕士兵出征,久滞不归,整日在林野中,苦熬岁月。追忆当初曾与妻子有白首偕老之约,如今却无望活着回去再聚,伤痛之情不能自已,唱出了这首怨愤之歌。击鼓:古时作战用鼓声鼓舞士气、指挥进退。
〔2〕镗(tānɡ汤):同“嘡”,形容鼓声响亮。
〔3〕踊跃:指演武时的跳跃击刺。兵:指兵器。
〔4〕土:土功,作动词,指挖沟筑城等。国:国内,国中。城:作动词,指守城。漕:漕邑,在今河南滑县境。清牟庭《诗切》:“城漕,谓守城于漕,亦用兵之事也。”
〔5〕我独南行:承上句是说,别的士兵被派在国内行役,而唯独我出征南方。
〔6〕从:随从。孙子仲:当时率领卫兵南征的统帅名。
〔7〕平:平息,这里指平息纠纷,使之和好。朱熹《集传》:“平,和也。合二国之好也。”陈:陈国;宋:宋国。据历史记载,宋、陈交兵,卫曾派兵援陈,平息纠纷,又引起晋国讨卫。
〔8〕以:通“与”,这句说,不许我参与回国的队伍。
〔9〕有忡(chōnɡ冲):即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
〔10〕爰(yuán元):乃,于是。居:住。处:停留。这句说,只得找地方住下来。
〔11〕丧:丢失。这里是说,由于军心涣散,连战马也丢失了。
〔12〕求:指寻找。
〔13〕契:相合,相聚。阔:远离。
〔14〕子:指征人之妻。成说:约言,誓言。承上句说,当初曾就生死聚散的事立下誓言。誓言,即下文“与子偕老”。
〔15〕于嗟:即“吁嗟”,叹词。阔:疏远、远离。《说文》:“阔,疏也。”
〔16〕活:生。这句说,简直不让我活下去了。
〔17〕洵(xún旬):《韩诗》作“夐”,久远,指年长月久,不得相会。
〔18〕信:信守。指硬是不让我信守前约。
前言
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桃夭
芣苢
汉广
召南
......
鹑之奔奔
相鼠
载驰
卫风
淇奥
......
晨风
无衣
陈风
宛丘
衡门
东门之池
墓门
......
商颂
玄鸟
殷武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