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仁·尤内斯库是罗马尼亚裔法国戏剧大师,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之一,是戏剧界绕不开的名字。
★ 《秃头歌女》是尤内斯库的一举成名作,是掀起戏剧革新的惊世之作。《秃头歌女》在1950年的首演是现代戏剧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如今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剧团常演不衰、备受欢迎的剧目,是戏剧界、演艺界、文艺界必刷之作。
★ 《秃头歌女》里没有秃头,也没有歌女,有的只是一对夫妇和另一对夫妇的对话,以及他们与一个突然闯入的消防队员的对话。日常、平淡、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遍布各种莫名其妙、矛盾重重, 荒诞感丛生,这是尤内斯库创造的“反戏剧”,如尤内斯库所说:“我会将矛盾引入非矛盾,将非矛盾带入常人认为矛盾的东西之中……我梦想着一种非理性的戏剧。”日常生活的支离破碎、社会契约的脆弱不堪、精神生活的匮乏无力、人与人之间的无法沟通、理解的艰难充分显露出来。 在尤内斯库呈现的世界里,“我们不是我们自己……个性不存在。我们身上只有矛盾或非矛盾的力量。”
★ 《秃头歌女》单行本采用长32开舒适手感便携开本,与《犀牛》《椅子》《国王正在死去》等其他三种尤内斯库精选代表作单行本,集中呈现尤内斯库奥妙无穷的“反戏剧”世界。
第四场
〔同前场人物,少了玛丽。
马丁太太和先生面对面坐下,不说话,腼腆地对视微笑。
马丁先生 (以下对话要用拖长的、平板单调、有点像唱歌却毫无起伏变化的声调)请原谅,太太,要是我没搞错的话,我好像在什么地方碰见过您。
马丁太太 我也是,先生,我也好像在什么地方碰见过您。
马丁先生 我会不会是在曼彻斯特偶尔见到过您,太太?
马丁太太 完全可能。我就是曼彻斯特人!可我记不得了,我不能肯定我是不是在那儿见到过您。
马丁先生 我的天啊,这太奇怪了!我也是曼彻斯特人,太太!
马丁太太 这太奇怪了!
马丁先生 这太奇怪了!……不过,我……太太,我离开曼彻斯特大约有五个星期了。
马丁太太 这太奇怪了!太邪乎了!我也是,先生,我离开曼彻斯特也大约有五个星期了。
马丁先生 我坐的火车是早上八点之后半小时开的,到伦敦的时间是五点之前的一刻钟。
马丁太太 这太奇怪了!太邪乎了!太巧了!我坐的是同一趟火车,先生,我也是坐的这趟车!
马丁先生 我的天!这太奇怪了!说不定,太太,我就是在那趟火车上见过您的?
马丁太太 完全可能,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这是说得通的,不管怎么说,没法说不是那么回事!……可是,先生,我就是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
马丁先生 我坐的是二等车厢,太太。英国没有二等车厢,可我坐的就是二等车厢。
马丁太太 这太邪乎了!太奇怪了!太巧了!我也是,先生,我坐的也是二等车厢!
马丁先生 这太奇怪了!我们多半就是在二等车厢里遇见的,亲爱的太太!
马丁太太 这事儿完全可能,不能说不可能,我就是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亲爱的先生!
马丁先生 我的座位在八号车厢六号车室,太太!
马丁太太 这太奇怪了!我的座位也在八号车厢六号车室,亲爱的先生!
马丁先生 这太奇怪了!太邪乎、太巧了!我们可能就是在六号车室遇见的,亲爱的太太?
马丁太太 不管怎么说,很有可能!可我想不起来了,亲爱的先生!
马丁先生 说真的,亲爱的太太,我也想不起来了,可咱们可能就是在那儿见到的,要是我想对了,我觉得很可能就是这么回事了!
马丁太太 噢,是这样,肯定的,是这样,先生!
马丁先生 这太奇怪了!……我是三号座,靠窗,亲爱的太太。
马丁太太 噢,我的天,这太奇怪了,太邪乎了,我是六号座,靠窗,正在您对面,亲爱的先生。
马丁先生 噢,我的天,这太奇怪了,太巧了!……咱们是面对面坐着来着,亲爱的太太!咱们应该就是在那儿见的面!
马丁太太 这太奇怪了!可能是这样,可我想不起来了,先生!
马丁先生 说真的,亲爱的太太,我也想不起来了。不过,很可能就是那会儿咱们见的面。
马丁太太 是这样,可我没法儿肯定,先生。
马丁先生 亲爱的太太,那位让我帮忙把箱子放到网架上去,对我表示感谢,又允许我抽烟的太太,不是您吗?
马丁太太 是啊,那就是我呀,先生!这太奇怪了,太奇怪了,太巧了!
马丁先生 这太奇怪了,太邪乎了,太巧了!就是这样,是这样,咱们多半就是在那时候认识的,太太?
马丁太太 这太奇怪了,太巧了!很可能是这样,亲爱的先生!不过我想不起来了。
马丁先生 我也是,我也想不起来了,太太。
〔静默片刻。钟敲两下或一下。
马丁先生 到伦敦后,我就住在布罗姆菲尔德街,亲爱的太太。
马丁太太 这太奇怪了,太邪乎了!我也是,到伦敦后我就住在布罗姆菲尔德街,亲爱的先生。
马丁先生 这太奇怪了,那,没准儿,咱们多半就是在布罗姆菲尔德街碰上的,亲爱的太太。
马丁太太 这太奇怪了,太邪乎了!不管怎么说,很有可能!可我想不起来了,亲爱的先生。
马丁先生 我住在十九号,亲爱的太太。
马丁太太 这太奇怪了,我也住在十九号,亲爱的先生。
马丁先生 那、那、那、那、那,那咱们多半就是在那座房子里见到的,亲爱的太太?
马丁太太 很有可能,可我想不起来了,亲爱的先生。
马丁先生 我住在六层八号,亲爱的太太。
马丁太太 太奇怪了,我的天,太邪乎了!多巧啊!我也是,我住的也是六层八号,亲爱的先生!
马丁先生 (沉思状)这太奇怪了,太奇怪了,太奇怪了,真是太巧了!您知道,我的卧室里有一张床,床上铺着一条绿色的鸭绒被。我的卧室,有这张床、床上铺着绿色鸭绒被的卧室,在走廊的最里边,在卫生间和书房之间,亲爱的太太!
马丁太太太 巧了,啊,我的天,实在太巧了!我的卧室也一样,也有一张铺着绿色鸭绒被的床,也是在走廊的最里边,也是在卫生间——亲爱的先生——和书房之间!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通常情况下,一部戏的题目往往以它的主旨或主角来命名,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秃头歌女”并非如此,它由一次偶然的错误制造,引人入虚妄……陈词滥调被迅速消耗,尤内斯库用语言的机械现象宣布交流的无效。“秃头歌女”仍是尤内斯库为人们留下的一道未解之谜。
——剧焦Theatre
作为一部“反戏剧”戏剧作品,《秃头歌女》对传统戏剧进行了彻底的颠覆,通过消除对话、情节、角色等戏剧元素的固有功能来表现生活的无意义、世界的荒诞。……《秃头歌女》不过是将生活里被人忽视的那些尴尬、无聊、虚无与可笑被揪出来、几倍放大摆在舞台上罢了。也许走出剧场后不少观众都会发现,真实地面对层层提纯后的生活就能看到它有着一副荒诞的模样。
——《上海戏剧》
相比“荒诞”这个标签,尤内斯库的作品用“惊讶”形容更为合适,他的戏剧并不荒诞,荒诞的是他引导观众发现的镜像世界——人类的世界。……在滑稽和无聊之间,折射出现实的荒谬、人生的痛苦,借助台上中产阶级的生活缩影,对抗现实的荒诞。
——央广网
《秃头歌女》:人际沟通的不易与荒诞
——文汇报
《秃头歌女》描述了一个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史密斯夫妇,在自家温馨的起居室内,却仿佛置身于语言的荒漠,彼此间的话语如同错位的拼图,难以拼接成意义的完整图景。他们的话语,空洞而重复,沟通的价值似乎在这无休止的琐碎中悄然消逝。马丁夫妇和他们一样,当他们来到史密斯家中做客时,一场荒诞不经的误会悄然上演——他们竟在对方的身影中迷失了自我,直至冗长对话的尾声,才恍然惊觉彼此间那早已被遗忘的纽带——婚姻。这一幕,不仅是个人身份的错位,更加让我们直面了生活背后隐藏的虚伪与失落。
——澎湃新闻
《秃头歌女》是荒诞派戏剧的开山之作,也成为20世纪后半期最重要的戏剧代表,一出没有歌女的歌剧,从头到尾是一场荒谬的“戏弄”。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