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精装 百年百部文学经典:春花(塑封)
0.00     定价 ¥ 85.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6260137
  • 作      者:
    王统照
  • 出 版 社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8-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百年经典,焕发光彩!本书震撼来袭! 本书精心收录王统照的小说佳作,其中《春花》尤为耀眼。春花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小说围绕不同人物与春花的故事铺陈开来,生动描绘了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奋斗与挣扎。作者以细腻笔触刻画人物形象,将人性的善良、坚韧以及对幸福的执着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书中除《春花》外,《五十元》《母爱》《沉思》《一栏之隔》等作品也各具特色,篇篇蕴含深刻情感。优美的语言如潺潺溪流,淌进读者心田,为大家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在春花绽放的温暖背景下,作品满溢希望,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磅礴力量。翻开此书,开启一场与经典文学的美妙邂逅!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笔名息庐、容庐。山东诸城人。现代作家。1913年考入山东省立一中,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试写小说《剑花痕》。1916年,处女作文言小说《新生活》发表。1921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4年就任中国大学教授,两年后迁居青岛。这期间出版有长篇小说《一叶》《黄昏》,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霜痕》,诗文集《童心》等。1957年病逝于济南。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王统照的小说作品集。《春花》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与希望的作品。小说围绕着不同人物与春花的故事展开。春花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作品中描绘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奋斗与挣扎。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坚韧与对幸福的追求。在春花绽放的背景下,故事充满了温暖与希望,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春花》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展开
精彩书摘
春花
坚石刚刚走出那个破瓦的门楼,右脚若踏空似地从青苔石阶上挪下来。恰巧横面蹿过来一辆华丽的汽车,把方块石砌成的街道上的泥水激起多高,他的爱国布长衫上也洒上一些污点。
他并不低头看看,也没曾注意那辆汽车中坐的是甚么人物,踏在稀薄的泥泞上黯然地向前走。
若是在两个月以前,他对于这新式的怪物在这么狭小污乱的城市的巷子中横冲,直撞,至少他得暗暗地咒骂几句;至少那不调和的感想惹起他满腔的厌恶!……但是现在在八月的毒热的阳光之下,他走着,黯然地如同一个失群的孤雁,心情淡得如一碗澄清的冷水,一切事都不在意。街市中闹嚷嚷的人语,人力车夫争着拉座,铁锤在大铁砧上进打着火红的铁块,小学生夹在行人中间挤弄着鼻眼,大木架上颜料店高挂起深蓝浅蓝色的布匹,……这些事是他从前熟悉的,而且是能够引起他的社会研究兴趣的,现在一片模糊了!——一片似在铅色云层中罩着的人物与街市中的嘈音,都不能引起他的感官的注意力。
他毫无兴味,也失去了青年人对一切不满的诅咒的热心。
生活对于他是一个不解的哑谜,他不再想费心力与精神去揭开这个谜底了!
因为他是希望从冥漠中找到一支淡光的白烛,可是他也并不想那支找来的白烛能引导他,与他的朋友们,借着微弱的光亮走上大道。他明白,即使找到了,怕连自己的道路也照不出来,——他只求着那么小而黯淡的烛光能够照到自己的影子! 是啊,他真的十分疲倦了;疲倦了他的身体也疲倦了他的灵魂,一点点激动的力气都没了。不是不敢想,原来是不能想“人生”这两个字的意义。
从这两个月以来,他才恍然于自己是多么糊涂,多么莽撞,世事的纠纷,——仅仅想用他那双柔弱的手是没有解开纠纷的希望的。于是他由热烈的争斗的石梯上一步步地走到柔软的平地。虽然地面上满是污秽的垃圾,泥,土,但他情愿在那些东西上暂时立住,——并且他还要一步步地从地面上下降到冰冷幽沉的峡谷。
不过他仍然想在那个峡谷的一端,他或者能够看到另一种颜色的天光,——希望没曾完全从他的心中消灭!然而他再不敢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去窥测,探索,与希求甚么了。
沿着土石散落的南城墙的墙根走。正是热天的午后,霉湿的土着了大雨后散发着润湿的新生的气息。小枣树,细碎的白花在那末矮的檐头上轻轻摇摆。城墙圮落下来的斜坡上有一层层的茅草与方生着柔刺的荆棘。三两只褪毛的大狗在人家的门口昏睡。这末清静与安闲的小街道连卖炸麻花,糖烧饼的小贩都歇午觉去了。几乎是没遇到一个行人,当坚石转过了南北街,靠城墙走,想着出南门去的时候。
到南城门的附近,瞥见有十几个短衣服的人正在围着城门洞中黑砖墙上的甚么东西。那是常常贴杀人告示的地方,滑顺的公事式的字体上用红朱标过,总有些“某某,抢掠,……勒赎,供认不讳”那类的例行话,后面就是“着即正法以儆效尤”的人名,……年纪,籍贯,一气写下去。那是正法后的“俾众周知”的公事。他每次从城门口出入;常常看到新的告示。也常常有一些观众,不是稀奇的事。
这回他见到那群人用粗毛巾擦着汗,争上前去看那些罪恶的宣扬。他却加紧了自己的脚步,如同那城门洞中有藏住的魔鬼怕附了身上去,赶快穿过去。
P1-3
展开
目录
春花
五十元
母爱
沉思
一栏之隔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