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案例注释版(第四版)
0.00     定价 ¥ 1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9399309
  • 作      者: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法律法规案例注释版”丛书侧重“以案释法”,期冀通过案例注释法条的方法,将法律条文与真实判例相结合,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条文,并领会法律制度的内在精神。

 丛书的特点是:

一,专业性。本书所编选案例的原始资料尽量来源于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审结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对于没有相应真实案例的重点法条予以专业的条文注释。

二,示范性。所选案例紧扣法律条文规定,本身具有示范性、指导性的特点,对于读者有很强的参考借鉴价值。

三,实用性。本书设置了“相关案例索引”栏目,列举更多相关案例,并归纳出案件要点。还收录了重要配套法律文件,以及相应的法律流程图表、文书等内容,方便读者查找和使用。  


展开
作者简介

中国法制出版社创建于1989年6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主办的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标准文本的专业出版机构,也是中国法律专业出版商和法律信息服务提供商之一。

  中国法制出版社成立二十多年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秉承“夯实基础、励磨精品、创博双效、服务法治”的经营理念,坚持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服务,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服务,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服务,为实现国家“五位一体”建设服务,为积累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用案例解读法条,突出以案释法的特点。所编选案例的原始资料尽量来源于真实且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行政处罚。对于没有相应真实案例的重点法条予以专业的条文注释。所选案例紧扣法律条文规定,本身具有示范性、指导性的特点,对于读者有很强的参考借鉴价值。本书设置了“相关案例索引”栏目,列举更多相关案例,并归纳出案件要点。还收录了重要配套法律文件,以及相应法律流程图表、文书等内容,方便读者查找和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九条【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具备的条件】

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商标注册人有权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

条文注释

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同时具备的条件:一是具有显著特征。所谓显著特征,是指足以使相关公众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特征。商标具有显著特征,就意味着该商标不能与他人的商标相同,也不能与他人的商标近似。要求申请注册的商标具有显著特征,目的是方便相关公众识别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是否购买该商品、消费该服务的决定。判定商标的显著特征,应当综合考虑构成商标的标志本身、商标指定使用商品、商标指定使用商品的相关公众的认知习惯、商标指定使用商品所属行业的实际使用情况等因素。二是不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商标注册以前,其他人可能已经依法取得了相关权利。此时,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注册商标,就存在与他人之前获得的权利相冲突的可能。为了防止权利冲突情况的发生,避免在商标注册中产生侵权行为,保护先于商标专用权的已取得的合法权利,商标法对在先权利的保护作了一系列的规定。例如,《商标法》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展开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宗旨】

第二条【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条【注册商标及其分类与保护】

第四条【商标注册申请】

第五条【注册商标共有】

第六条【商标强制注册】

第七条【诚实信用原则和商品质量】

案例1恶意取得并行使商标权的行为均属于权利滥用,相关

主张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第八条【商标的构成要素】

第九条【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具备的条件】

第十条【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

案例2在相关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知名人物姓名

作为商标注册在该行业相关商品上,可以认定为具有

其他不良影响

案例3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标志才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第十一条【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

案例4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标志,可以

作为商标注册

案例5当现有证据不足以克服相关公众对三维标志仅为商品

包装这一认知的情况下,不能认定该三维标志通过

使用获得了显著性

案例6以商品部分外观的三维形状申请商标注册被驳回

第十二条【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限制条件】

第十三条【驰名商标的保护】

第十四条【驰名商标的认定】

案例7驰名商标的认定需要个案判断

第十五条【恶意注册他人商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