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时间之问
0.00     定价 ¥ 7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2507598
  • 作      者:
    汪波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从文学音乐到数理万物
打通学科边界 融合科技与人文内涵的通识之作

选取“时间”作为跨学科讨论的媒介
联结起数学、天文、信息技术、音乐、生物、物理等不同学科
展开
作者简介

汪波,法国国立里昂应用科学院(INSA-Lyon)硕士,利摩日(Limoges)大学微电子博士,曾在里昂纳米国家实验室(INL)从事科研工作。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从事集成电路和跨学科研究。法国深厚的人文底蕴让他对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产生极大的兴趣,每周他和学生在餐厅对话,一起发现科学的奥妙,享受思考的乐趣。

展开
内容介绍
《时间之问》是一部少有的打通学科边界,融合科技与人文内涵的通识之作。 作品以大学师生的问答对谈开始,选取“时间”作为跨学科讨论的媒介,联结起数学、天文、信息技术、音乐、生物、物理等不同学科,一来一往的对话中隐含了作者精心设置的问题,辅以精心制作的插图和经过严谨考证的学术资料。阅读这本书,你将亲密接触到祖冲之、朱载堉、庞加莱、普莱斯、庄子、惠更斯、博尔赫斯等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了解到重大的科学观念和发明是如何产生、流变并推动历史的。你一度无法理解的习俗和现象,如二十四节气是阴历还是阳历、闰月是怎么来的、冬至时刻的测量问题、神奇的连分数与黄金分割等,都将在这部作品中找到源头和答案。本书适合中学师生和大学生,以及对科学人文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真是不可思议,可是它们是怎么保
存到现在的呢?”

“这些花粉、孢子埋在海底很深的沉
积层里,没有任何空气,保存至今。又过
了一年,也就是2013年,美国堪萨斯大学
研究人员在南极洲Mount Achernar地区发
现了木材和树叶的化石,甚至有一个完整
的树干化石。这进一步证实了南极大陆一
度被森林覆盖。研究发现,南极的森林同
时具有今天热带和温带树木的一些特征。
当时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温室,比今
天热得多。而南极洲那时的平均气温大约
为20摄氏度,即使在冬天气温也有10摄
氏度左右,没有丝毫冰雪的痕迹。”

“想不到南极还有这么魔幻的过去!”
他感叹道。

“通过研究埋在海底深处的花粉和孢
子,那消失很久的森林得以重见天日,在
今天为冰盖所覆盖的地区,那曾经的亚热
带气候的遗迹得以重现。这些过去的碎片
和痕迹,就成了历史沉默的见证者。而科
学研究的意义,就是让它们从遗忘中浮现
出来。虽然科学家没有见到那片森林,
但是他们用想象力重新构想出了那片曾
经存在的森林。”

“嗯,这些遗留下来的遗迹和化石,
让我们看到了过去。”

“通过这些遗迹我们能够想象出那一
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能够想象出一片‘阳
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的景象。这些都要
靠人类的想象力。”

~~
黑暗中的想象之光


“我知道想象力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
但是想象力对于人类到底有多重要呢?”
他问道。

“如果我们遥望星空,除了点点星光,
我们看到的是茫茫的黑暗。如果我们回首
地球的历史,看到的只是一片沉默无语的
土地和一片轻轻低语却不知所云的大海。
我们借助科学所能够看到的,都只是过去



的一个小小的碎片,单凭这些碎片我们是
无法拼出过去的历史。只有借助想象力,
也许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我们才得以
用碎片拼凑出宇宙、地球、万物的过去。”
我说道。

“嗯,我们遥看宇宙时,看到的更多
的是茫茫的黑暗。”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比喻:那些能够
看到的过去,就像是夜色下路灯照亮的那
一段路,而那些看不到的过去就仿佛是路
灯与路灯之间照不到的黑暗。这不是我说
的,而是史铁生在他的《写作之夜》里曾
经作过的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

“一盏和一盏路灯相距很远,一段段
明亮与明亮之间是一段段黑暗与黑暗,我
的影子时而在明亮中显现,时而在黑暗中
隐没。”
展开
目录
0 引子 1

从2045到20172

时间之树8

第一次接触15

1 时间是永恒的馈赠! 23

1.1 时间!时间!25

1.2 “现在”,是一件事有意义所需的

 最短时间!31

1.3 想象过去36

1.4 混沌的未来44

1.5 庞加莱的杞人忧天50

1.6 诗意地穿越57

2 年轮是时间的刻度 63

2.1 二十四节气是阴历还是阳历?65

2.2 用半个西瓜解释冬至夏至?72

2.3 二十四节气是科学还是文化?78

2.4 “清明”是风清景明,还是

 “雨纷纷”?83

2.5 闰月的数字秘密:19年7闰88

2.6 闰月为什么大多在夏天?95

2.7 司马迁的太初历与ADC电路 101

2.8 无中置闰法与delta-sigma电路 107

3 数字是时间的话语 117

3.1 祖冲之:不只是数学家119

3.2 翩翩才俊还是山羊胡老头?125

3.3 不仅会算还会辩134

3.4 一张A4纸引发的神秘数字 140

3.5 连分数:串起闰年、圆周率和黄金

 分割率146

4 星空是时间的指针 153

4.1 太阳系的家庭舞会155

4.2 发现安提基特拉机械161

4.3 残缺的齿轮166

4.4 神秘的逆行173

4.5 月相的变化180

5 音乐是时间的奏鸣 191

5.1 漫漫回归路193

5.2 音乐的回归与数字199



时间之问

5.3 “宫商角徵羽”还是

 “Do Re Mi Fa So La Si”? 207

5.4 从明朝王子到巴赫——席卷

 全球的平均律216

5.5 冬至大寒与黄钟大吕?227

5.6 登上《自然》的音律高人237

5.7 让国高风244

6 嘀嗒是时间的脚步 249

6.1 时钟里的天之道251

6.2 滴答还是嘀嗒?258

6.3 从半人马星摆到地球265

6.4 从贾宝玉的怀表到居里兄弟的晶体273

6.5 上善若水:山泉、云朵、喷泉279

7 生命是时间的脉动 289

7.1 艾略特、小王子与蓝藻291

7.2 果蝇、单摆与化学溶液的颜色299

7.3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307

7.4 从半导体到DNA的跨界 314

7.5 蛋白质和基因的嘀嗒声321

7.6 尾声329

参考文献 33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