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诗礼文化研究(第一辑)
0.00     定价 ¥ 55.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7515716
  • 出 版 社 :
    中西书局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诗礼文化研究》旨在通过对《诗经》与先秦礼制互动关系的深入考辨,探究《诗经》的创作、结集、传播历程与先秦礼制的生成、定型、流变历程之间的关系,将《诗经》的生成问题与“中国传统礼制的生成、定型、流变与‘诗礼文化’的当代传承”问题有机联系,探究《诗经》与礼制共生互动的客观规律,探讨华夏“诗礼文化”的内涵,发掘其在当代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学理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邵炳军,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主任、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与诗礼文化。

展开
内容介绍
  《诗礼文化研究(第一辑)》分“《诗经》与礼制研究”、“《诗经》作品研究”、“礼学研究”、“诗礼文献研究”、“诗礼文化内涵研究”、“诗礼文化传播研究”几大栏目,共收录相关论文15篇,会议综述2篇。
展开
精彩书摘

林素英《综论三礼地位在历代之升降》

摘要:由于“礼”的内涵以及外延极为广大,因此“礼”与历朝历代的施政教化制度密切相关,向来受到有为之圣主明君极大重视,成为中国文化之核心。虽然“礼”与朝代兴衰、政局起伏、社会治乱密切相关,但是因为《周礼》《仪礼》《礼记》这三部典籍之内容属性各有区别,因而随着学术发展趋势之差异,以及各时期政治风尚之不同,以致“三礼”在历代所占的地位亦各有升降现象。由于历史悠远,难以尽其详,本文在前言之后,先述说“三礼”之得名与特性,然后选取两汉至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时期以及清代三个重要阶段,以观察“三礼”在各阶段的地位变化大势。同时更由“三礼”在历代地位升降之变化情形,于结论处尝试说明造成此变化之原因。

……

展开
目录
发刊辞(邵炳军)
《诗经》与礼制研究  主持人:邵炳军
《诗?唐风?椒聊》《蟋蟀》《山有枢》创作年代考论——兼说春秋前期晋国吉礼、军礼与嘉礼的基本状态(邵炳军)
《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为劝行藉礼之诗说(邱奎)
《诗经》中的射礼与射义考释——以《宾之初筵》《行苇》篇为例(谌衡)
《诗经》作品研究  主持人:尹楚兵
服饰里的乱世忧患与家国情怀——《桧风?羔裘》《素冠》诗旨论析(刘挺颂)
邶风考(叶铸漩)
为宣姜说句话(王志芳)
从《诗经》中有关宣姜诗歌看春秋前期卫国伦理观念的嬗变(谷文虎)
礼学研究  主持人:林素英
综论三礼地位在历代之升降(林素英)
孙诒让对《周礼》官联问题的研究(邱林)
诗礼文献研究  主持人:曹辛华
民国期刊《诗经》学论著考録(曹辛华、刘亚楠)
论人之情志的一贯性——从《邶风?击鼓》的疏释看(陈兵)
诗礼文化内涵研究  主持人:郑志强
《诗经》中蕴含的主流世界观?绎(郑志强)
通于神明,参于天地——对荀子“心”之再检讨(苏杭)
诗礼文化传播研究  主持人:姚蓉
关于春秋时期《诗》的传播研究的思考——基于《左传》《国语》的话语情境(聂林媛)
韩国朝鲜时期外交礼仪与《诗经》(金秀炅)
会议综述
继承华夏传统,弘扬诗礼文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诗经》与礼制研究”开题报告会暨“首届诗礼文化国际论坛”会议综述(徐畅思)
诗礼文化的精神实质与现代传承——第二届上海儒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综述(王福琳)
《诗礼文化研究》稿约
来稿体例及文献征引格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