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智能经济:用数字经济学思维理解世界
0.00     定价 ¥ 8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21355677
  • 作      者:
    刘志毅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本书特色

  1.中国科学院冠名力荐。

  2.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并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智能经济新时代。

  3.以数字经济学思维审视世界,开启5G时代新智识,构建智能经济大视野。


  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冠名力荐。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并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智能经济新时代。本书以数字经济学思维审视世界,开启5G时代新智识,构建智能经济大视野。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志毅,知名数字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字经济学、信息技术哲学以及人工智能等。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研究员,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实验室(AIBI)研究员。

  亚洲区块链学会专家委员,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块链技术改革联盟首席数字经济学家,创新社首席经济学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智能经济:用数字经济学思维理解世界》通过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技术思想历史的探索,全面分析了包括计算主义世界观、人工生命科学、复杂性科学思想、信息技术哲学、互联网思想、赛博空间思想及媒介理论思想等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与此同时,书中还通过对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及政治学等其他跨学科的思想方法的研究,论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底层逻辑和系统思考。全书分为“智能时代的新认知”“智能时代的新思想”“智能时代的新文明”和“通往未来的新智识”四个部分,视野宏观、气势磅礴、深入浅出,是一部既具备学术研究价值,同时又具备现实指导意义的技术思想领域的专著。

展开
精彩书评

  作为一名独立学者,作者以新技术演变为主轴,以区块链思想为基石,构建了一座庞大的“学术大厦”。其知识之丰富、运思之宏大,都是罕见的、令人称赞的。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

      王俊秀

  在未来的创新中,技术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核心要素。作者以极大的勇气探究技术认知、技术思想和智能时代新文明的内在关联,令人印象深刻。

    ——跨界思想家,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

      段永朝

  人类文明犹如一艘以科技为动力,驶向未知,只有去程没有回程的飞船。本书帮助读者在来回穿梭的知识空间中,看到人类的过去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与启发。本书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命与生存意义的关怀,以及对人类即将面临的信息世界的挑战提出的谆谆提醒。人类目前正处在一个历史变革阶段,未来工作会更多地依赖人工智能或新生命科学的辅助。人类不但在探寻未知,亦在创造未知,本书是一套探索未来的思想素材。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平台战略作者

      陈威如

  我们身处社会大变局之中,科技成为了商业的超级变量,人性成为了科技的超级驱动力。我们探索生命起源,科技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类的文明之光与道德暗面。我们疑惑如何与新物种共生,究竟是人类创造了新物种,还是新物种在重塑人类。“不确定性”是*美妙的,人类在变化中实现进化,在本书中你会发现起源的奥秘。

    ——阿里云研究中心主任

      田丰

  从图灵的机器到中本聪的区块链,不仅承载着IT和密码行业的发展,也包含了更多的人类思维理念和经济模式的变革。试图去总结它们的内在规律,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伦敦大学博士、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密码学和区块链专家

      韩永飞

  作者挖掘了信息技术发展和技术思想变革的关联性,在较高的层面深刻揭示了技术时代的演进规律,本书是一本很有价值的技术思想读物。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号处理与系统研究所所长

      陈文

  作者从认知哲学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与人类认知思想的内在关系,给信息技术创新者开辟了一条探究信息技术对人类和社会影响的新思路,同时为认知哲学研究者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捷径。

    ——教授级高工、贝尔实验室杰出工程师

      胡志远

  就像马的被驯服改变了人类战争范式,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生产力发展范式一样,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创新将引领我们进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将彻底改变人类生产协作和社会治理的范式。在这个不缺乏信息、知识与技能的时代,批判的精神将引领我们思考:我们未来时代从哪里来,将向何处去。这是一本为您开启未来时代思想精神之门的好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教授、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专家

      闫黎

  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这个世界,在人机共生、主动进化、指数迭代的新生态中,人类绵延数千年的哲学体系正在面临愈发严峻的挑战。当传统哲学赖以生存的社会根基正在发生颠覆式改变时,基于科技时代的新哲学体系必然应运而生。在本书中,数字经济学者刘志毅为我们推开了这扇智慧之门,将科技时代的新哲学宏图在多维时空中进行了呈现,令人读来酣畅淋漓,甚是惊叹。

    ——中科院自动化所数字内容中心规划管理部主任、北大纵横科技赋能研究院院长

      李哲峰

  本书从哲学的视角,以人类文明演变为基础,讲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前世今生。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剖析了区块链技术共识的内涵,不仅为读者展现了智能时代的新认知,更是辩证地分析了智能时代的新思想,并对未来的新文明和新智识进行了大胆而严谨的构想。相信这本匠心之作,将为读者带来一段美好的思想之旅。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青年学者

      陈晶

  社交媒体的发展让我们获取的知识越来越多元化和碎片化,我们沉溺于信息科技带来的愉悦,无暇追问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思想渊源,人们越来越难以系统地思考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信息社会进行深刻思考,解读技术的思想演变及技术和文明的关系,认识技术的本质和创新的真谛,升级我们的认知方式,这些都是互联网创新者必修的技术思想课,也是互联网从业者必须补的基础课。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欧阳日辉

  对于在新兴技术浪潮中需要深入思考和拓展知识的读者来说,经济学家刘志毅的这本书是必读的。书中提供了关于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其他突破性技术的介绍和充满哲学思辨的技术思考。除此之外,书中还对很多少有人涉及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考和研究。本书通过对这些技术所支持的生态系统及技术演变的研究,拓展了这些新兴技术领域的认知边界,同时也为我们理解技术发展对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北安普顿大学社会企业学教授、公民企业与治理中心(CCEG)主席

      Olinga Taeed

  当区块链、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相结合时,我们就可以开始畅想无所不在的智能社会的未来,而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

    ——IEEE区块链协会联合主席

      Ramesh Ramadoss


展开
精彩书摘

  思想起源与认知升级:给创新者们的技术思想课

  毫无疑问,我们身处一个社会剧烈变化的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物质享受的花样也不断翻新,时间和效率成为最重要的词汇。随着科技创新与变革时代的到来,我们面临着一种内在的矛盾:一方面,我们相信知识和创新的作用和价值,希望通过创新为自己另辟蹊径地寻找一个优于他人的生存方式。另一方面,我们却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浪潮中迷失了方向。与此同时,新的技术范式不断迭代,新的技术概念不断出现,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到区块链,如何正确地认识新的技术对我们未来的挑战和影响,这是一个所有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科技领域创新者,如何快速认识技术的本质,并进行有效创新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本书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思想给养”,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更本质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思考方式。

  在上一本出版的个人专著《无界:人工智能时代的认知升级》中,我提到了我们要通过自我迭代和跨界学习的方式进行认知升级,这是对这个时代的有追求的年轻人最基本的要求。这使得我们不会为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感到困惑,也不会被所谓权威或者标准所迷惑,我们也能够因此保持对世界的基本好奇心。但是,对于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识主义者或者创新者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原因在于,在一个知识型社会,随着权威的崩溃和知识的快速迭代,你需要懂得更多,需要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我在这本书里将自己对技术、文明及思想的主要认知进行了系统介绍,以帮助大家建立更加专业的、兼具广度和深度的,以及涉及领域更加广泛的知识体系。我相信经过了上一本书的训练以后,我们可以从简单的通识之中走出来,去突破认知边界,挑战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科学家及其他领域的大师们所奠定的知识系统,以及其中蕴含的广博而深刻的知识。一言以蔽之,对读者来说,这本书可以让他们体会到真正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师们的思想认知边界所在,以及通过这个过程去实现对文明、技术及思想的认知升级。

  除此之外,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信息领域的创新者提供对过去200多年技术思想本质的梳理。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曾经撰写过一本名为《创新者》的书,在书中讲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通过对过去两个世纪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的研究,探讨了互联网创新的精神内涵。我们看到过去200年间人类的创新能力集中体现在了IT领域,艾萨克森从技术、文化和产业政策等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而我们则从技术的本质、技术的思想演变,以及技术和文明的关系等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所有创新者提供一种更加本质的、更加跨界的、更加具备创新思维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智能时代的新认知

第一章  计算主义世界观  /003

图灵与人工智能  /003

冯·诺依曼与计算主义  /012

计算主义思想的演变  /021

第二章  智能时代认知论  /032

人工生命的诞生  /032

复杂性科学思想  /041

关于世界的隐喻  /052

第三章  信息哲学的思想  /063

信息概念的演化与哲学  /063

信息时代知识观  /073

信息技术的哲学思想  /082

   第二部分  智能时代的新思想

第四章  互联网思想探索  /095

互联网思想起源  /095

虚拟空间的身份  /0105

价值互联网思考  /116

第五章  现代文明的悖论  /127

自然契约的终结  /127

现代思想的困境  /136

科学范式的转移  /146

第六章  智能时代沉思录  /158

源于哲学的反思  /158

智能时代的启蒙  /169

国家权力的诞生  /179

   第三部分  智能时代的新文明

第七章  现代文明与秩序  /191

现代文明的危机  /191

政治秩序的起源  /201

民族国家与国家理论  /211

第八章  信息时代的文明  /221

信息文明技术观  /221

信息经济与网络  /230

信息文明与媒介  /241

第九章  信息时代的思想  /252

信息文明时空观  /252

信息与技术哲学  /263

信息技术伦理学  /272

   第四部分  通往未来的新智识

第十章  智能时代的新史观  /285

世界体系的新史观  /285

超级智能的新时代  /295

第十一章  人类历史的终结  /306

人工生命本体论  /306

生物哲学新范式  /317

赛博空间的文明与哲学  /328

第十二章  智能时代的哲学  /340

人与自然的契约  /340

智能与技术哲学  /350

信息哲学与区块链共识  /36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