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幸福胜任力:父母给孩子的生命礼物
0.00     定价 ¥ 5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13092244
  • 作      者:
    张鼎昆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若将实现幸福人生作为任务或目标,自然需要相应的品格与能力!因此,幸福需要胜任力!家庭教育的*极目的是提升“幸福胜任力”。

培养具备一生“幸福胜任力”的人,与培养一个事业上的“成功人士”,在思路与方式上有本质不同。与此同时,家庭教育本质上是“家长教育”,家长们与其寻找摆平孩子的妙招,不如从这本书中去发现搞定自己的方法。


展开
作者简介

张鼎昆,独立学者,组织学习与领导力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创立“教育场论”与“管理场论”。曾出版著作《行动学习:再造企业优势的秘密武器》《管理场——激发组织正能量的领导力》《头脑强人》《突破:企业变革管理方略》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幸福胜任力:父母给孩子的生命礼物》是一本家庭教育著作,集理论性与实操性于一体,融教育之“道”与教育之“术”为一书,令家长或教育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本书颠覆了许多流传已久或如今盛行于市的错误教育观念,展示了为孩子一生负责的正确教育理念与做法。

作者在组织管理与成人学习领域精心耕耘20多年后,转而关注家庭教育,因此,他的视角与一般教育研究者的视角有所不同。例如,作者认为,家庭教育本质上是“家长教育”。而且,不仅是教育家长学会如何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家长作为一个人,通过养育孩子来实现自我的成长。


展开
精彩书评


李焰(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

本书能让家长看到一幅家庭教育的全景图(即教育场)。有图在手,家长就不容易迷失方向,也不会越忙越乱。另外,作者所提出的观念与方法,建立在大量心理学研究,尤其是后现代叙事治疗理论的基础上,更具可靠性和全面性。

 

雷海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北京明天幼稚集团总院长)

几年来,张博士在我们集团创建幸福型组织过程中提供了关键性帮助。他提出的“幸福胜任力”理论与我提出的“求真、立美、至善”教育目的论异曲同工。本书提出,教育的关键是为孩子建立良好生命场,强调“环境造就人”的力量,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至关重要。

 

杨瑛(北京欣乐土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红缨教育集团原董事长)

我是张鼎昆老师“教育场论”的受益者,它让我在如今浮躁多变的社会中有一份从容淡定,为我主持创建的欣乐土幸福幼教找到了根和魂,使我们能够笃定教育的真相,为孩子的优质成长创建幸福的教育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为孩子一生的成功而教育

 

家长的教育使命

 

只有以终为始,不断梳理成年后的愿景、构想,才能明确教育目的,有的放矢地思考教育策略,选择合适的方法与工具。目的不同,策略可能有天壤之别。培养一个仅能找到一份工作从而生存下来的人,与培养一个社会精英,在思路与方式上有本质的不同;培养重在当下满足的人,与培养具备一生“幸福胜任力”的人,在思路与方式上也差异巨大。我所倡导的教育愿景是将孩子培养成能不断超越小我,实现大我境界的成功与幸福的人。

我喜欢与奋斗者为伍。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社会精英或成功人士。我不仅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有益的人生经验,也通过他们深切地领悟到事业蒸蒸日上的成功人士是怎样炼成的,深切知晓什么样的人更能在这个社会占据有利的发展空间。

另外,我也发现,成功并不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样,是幸福的对立面。事实上,人们从成功中获得的成就感、存在感、意义感与自我认同感正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成功是幸福人生的重要标志,是幸福的助推剂。

当然,事业的成功只是人生可达到的成就的一部分,或者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成功并非幸福的最高境界,在获得阶段性成功后迷失方向,甚至乐极生悲转而脱轨、堕落的人也并不少见,但并不能因此否定成功的意义。成功,让人拥有更多机会去探索更高境界的人生幸福。成功,是让人超越成功,追求更多人生意义的阶梯。

与精英们的深入交流,加上我的心理学背景与组织研究经历,还让我深切了解到,家庭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所以,我认为,帮助孩子走上成功、幸福之路,才是所有教育的终极目的。这或许意味着,孩子当下的快乐与满足,不应被放在第一位。

但对我们家长而言,正确地教养孩子绝非手到擒来的事。虽然在浪漫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孩子的出生总是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与幸福,但现实常常让我们体验相反的内容:身心的疲惫、时间的紧张、孩子的叛逆、家人的误解、教育方式的冲突、社会竞争的压力、孩子之间成绩的比较、个人发展机会的牺牲、自我的丧失、工作繁忙导致陪伴不足或疏忽孩子所引起的内疚、对孩子未来的期待与担心……许多家长在孩子身上付出了空前的努力,但效果难与付出相匹配,这又会令家长产生失望、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

事实上,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深有感触:教养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要想在这项长期工程中勇往直前,并抵达成功的彼岸,仅仅靠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强大信念的支撑。养育孩子的确可能打乱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降低幸福感,甚至可能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的导火索,但危机中隐藏着机会,养育孩子也能激发我们强大的学习力,让我们有机会升华自己的生命状态。因此,我们需要坚定一个信念:这一切不仅是为了孩子,更是孩子给我们的一份大礼。这是一次与孩子同步成长的机会,一次改善心智模式的机会,一次升华生命状态的机会,一次建设幸福家庭的机会。

以这样的使命感教养孩子,能将挫折化为养料,从而升华我们的生命境界。我们培养孩子所付出的辛劳,不仅是为了孩子的幸福,也是为了自我的成长。这样一种既利他(为了孩子)又利己(为了自己)的信念,会让我们在遭遇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更容易调整心态,会让我们在想要放弃的时候更容易坚定意志,会让我们在固执己见的时候更容易怀着“空杯心态”,会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惯性状态下更容易保持觉察。教养孩子与自我成长是教育成功的两个翅膀,不仅要让孩子因我们而拥有美好未来,也要让我们自己因孩子而再造人生;不仅成就更好的孩子,也成就更好的自己。因此,我在这本家庭教育著作中并不是单纯地与大家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还呈现了我对生命、人生的深入思考。我认为,孩子与家长,本质上是一体两面 — —家长对生命认知或领悟的深度与广度,决定其教育孩子的格局。

一个人为制造的伪命题:要成功还是要幸福

 

人生的经验告诉我们,凡事抓住根本是成功的关键,家庭教育也一样。对关爱孩子、重视教育的我们而言,尽早在一个关键问题上形成正见至关重要,即画出孩子的“成长画像”:我们希望孩子未来的人生是什么样的?我们最期待的画面是什么?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培养,达成的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只允许用一条标准来衡量,那么怎样的结果标志着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成功的?怎样的结果意味着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够成功,甚至失败的?

在这个问题上的摇摆不定,会让我们陷入困局和迷茫,产生家庭纷争与自我矛盾,结果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越清晰、越坚定,我们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就越不会焦虑,越能够摆脱人云亦云的被动局面,能够少受干扰,坚定信念。

当前教育实践的困境突出地表现为主导思想的冲突:到底是要孩子成功,还是要孩子快乐?比如,在教育成长主题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就呈现了两种教育理念的冲突:以杜峰为代表的狼爸式“成功教育”和以唐琳为代表的“幸福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如果在主导思想上一直纠结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利弊,那么家长、学校和老师在行动上就会无所适从、左右摇摆,更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失去方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