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2005 年着手构思到2017 年付梓,历经十余年,期间遇到的障碍就是因渔业资源历史调查的不全面、不系统而出现的种群生物学基础数据缺失或不完整,导致获得的不同种类的种群参数个数出现很大差异,给成书带来困难。因此,后期耗费大量时间结合当时在研的省部级课题的外业调查对一些重要种类的数据进行补充采集。在历史资料收集、现场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录入数据建立种群基础生物学数据库,再经过电脑编程筛选和预处理之后,利用FAO 的FISAT 等软件包开展种群参数的统计分析。尽管在基础生物学数据采集和收集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仍然难以涵盖南海北部常见经济鱼种和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鱼类,不少种类本应被收录到书中来,但因为基础数据不全,获取的种群参数寥寥无几而未能纳入。本书收入了46 种鱼类,依据Nelson 分类系统,隶属于鲱形目(CLUPEIFORMES)、仙女鱼目(AULOPIFORMES)、鳕形目(GADIFORMES)、鲻形目(MUGILIFORMES)、鲈形目(PERCIFORMES)、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和棘鱼目(GASTEROSTEIFORMES)的21 科36 属;另外还收入了火枪乌贼(Loligo beka)、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中国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和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i)等4 种枪形目(TEUTHOIDEA)枪乌贼科(Loliginidae)的头足类,以及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和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等2 种十足目(DECAPODA)的甲壳类,而书名仍以鱼类冠之。其中个别种群参数数值取自已经发表的文献,均注明了出处。
《南海北部海域重要鱼类种群数值生物学》是一部以数值和图示形式描述南海北部海域重要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等渔业种群特征的生物学专著。全书收集了52 种在经济或生态上有代表性的种类,简明列举了其分类、分布与生活习性,依次给出了长度重量关系、生长方程、死亡率与开发率、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方程和首次性成熟年龄与开捕年龄等相关生物学参数和重要捕参数数值的分析结果,内容丰富,格式简洁,实用性强,是一部专门为广大渔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撰写的参考书籍。全书依据分类系统按种编排,并在附录介绍了种群参数的获取途径。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