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汪宁生先生学术年谱
0.00     定价 ¥ 60.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5155705
  • 作      者:
    彭洪俊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彭洪俊,男,汉族,1985年生,云南省牟定县人。历史学博士。曾任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现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展开
内容介绍
  一、该书主旨在将汪宁生先生一生的治学历程及学术成就作系统介绍,按年编次,以便读者阅览,亦可供研究者参考。唯先生平生志事,所知粗疏阙略,且先生已自编简要年谱,故题日“学术年谱”。
  二、该书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年。一年之中,无日可考者系月,无月日可考者系年,以“是年”记于该年之末。
  三、该书属辞比事,大体以《汪宁生自订年谱》为纲,尽可能详尽、准确地收集使用有关资料,但以展现先生的治学历程为主。使用资料难免挂一漏万,记述容有疏漏,皆俟日后随时增补。至于先生生平其他事迹,自有日记及相关资料可考,毋庸赘言。
  四、该书引用《汪宁生自订年谱》以先生逝世后家属增补本为准,简称《年谱》,系于各年之下,视为正文,加冒号及引号,以宋体字排印。
  五、各年所列先生著作,其出版时间可考者,系于该年月之下;发表论文系于该年之末。对重要论著撮要钩玄,阐释大旨,,以明先生学问之博大精深;并如实记录学界对先生学术的推介与论争,以见先生治学之成绩与影响。
  六、先生主要著作均已结集出版,晚年复经修订,编为《汪宁生集》四卷,凡四百万言。该书征引及辑录先生文字,除特殊需要之外,概以《汪宁生集》为准。
  七、为全面反映先生学术范围及规模,《汪宁生集》未收文字,其与先生治学经历及学术思想有关者,采入该书,系于发表年月之下。书末附先生著述目录,以供读者参考。
  八、该书亦征引他人文章,皆以反映先生治学历程、学术思想及取得成就为主,重要文章全文收录,次要者节录关键文字,或仅作概述。此类文字另起一段,以楷体字排印。
  九、该书所征引文献,出版或发表时间跨度超过半世纪,因各时期出版标准不同,部分文字存在歧异或错漏。凡歧异文字,在不影响阅读理解的前提下,遵照当时出版标准,一般不作改动;明显的错别字于其后改正,加括号提示,如“沂沐(沭)流域”之类;漏字酌情补入,加方括号提示,如“[以]”之类。
  一十、先生与国内外学术界一直保持良好联系,书信往还,多以切磋学问。这些信函可以概见先生的治学历程、学术思想和取得成就,并体现出国内外学术界对先生学术研究的反应,充分展示了先.生在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要影响。该书亦收录此类信函,其以论学为主要内容者全文收录,原文过长或不以学术为主题者,仅节录或引述其中讨论治学部分文字。
  十一、凡征引文献悉注明出处,仅在首次详列出版信息,以后但注书(篇)名及页码。
展开
精彩书摘
  4月27日-5月3日,在临沧、沧源参加“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作“佤族‘司岗里’神话与沧源岩画”专题发言。针对“沧源崖画中是否有表现司岗里神话的内容”的论争,先生提出谨慎的看法,即“沧源崖画中是有神话人物及神话故事的内容,例如著名的‘太阳人’,画面即为对远古流传甚广的‘射日’神话的描绘。此人除面对太阳外,还手持一弓,为我们提供了有力证据。现在要讨论的是上述山洞画面是否就是对‘司岗里’神话的描绘呢?经过思考,我现在的看法仍然是两者可能有关,但证据不足。”先生从而指出:“我们研究古代文化,资料永远是不充足的,不可为了迎合某种需要或自己已有的看法,匆忙轻率作出结论。这是我们大家从事研究工作时应该注意的。”②
  5月3日,在“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先生被沧源县人民政府聘为“佤族文化研究顾问”。
  5月初,应邀赴京,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作题为“中国西南地区民族生态学”的学术报告。先生根据大量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保护生态有关的明清碑刻及乡规民约文书,指出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保护生态内容。今天为避免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恶化,有必要继承和发展原来少数民族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强调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必须走向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新途径。先生认为今后民族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扩大调查范围,搜集更多的资料,并与属于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合作,科学地分析这些资料,从而在中国建立起自己的民族生态学。①
  在京期间,先生又应中央民族大学特邀,为历史系和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师生作“当前民族考古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学术讲座。先生首先对民族考古学和民族地区考古进行区分,其次讨论了民族考古学的研究方法,阐述了普遍类比和有条件的类比方法,最后重点提出利用民族学考古材料研究中国古史的多重证据法,并提供了几个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课题。②
  5月,《古代礼俗丛考——用民族学资料研究古史的若干个案》收录于《庆祝何炳棣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③
  6月10日下午,《民族学报》(第六辑)编委会会议在云南民族大学莲华校区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会上,先生谈及5月前往北京大学讲学的见闻和感受,特别指出,目前全国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意识到,大多数期刊发表文章因限制字数,讲究“短平快”,导致文章篇幅短小、容量有限,不足以全面展示学者的学术成果。于是为了提升自身学术品位和学术水平,近年来编辑出版了不少大型学术集刊,《民族学报》应是其中较早者之一。④
  按:云南民族大学书记冯建昆讲话指出,《民族学报》停刊二十多年,再次复刊,前两期出版后.获得国内外学者好评。先生首倡《民族学报》复刊,功不可没,独具慧眼,花了很多心血,做出了特殊贡献。①
  6月,《始信昆仑别有山——海外游学日记选辑》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日记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国外大学及学术组织之介绍,(二)与国外同行及学者之交往,(三)世界著名古迹及文物之考察和记录,(四)对世界浅化民族之访问,(五)随感和议论。先生自云:“自己日记与时贤游记大有不同,其中少有繁华世界、奇异山水、美丽景色之描述,多记述在国外教书、研究、演讲、开会之经历,或为游历文明古国之记录。近年几次出国虽以探亲为主,仍未停止与同行交流及考察古迹之活动。总之,拙作‘游学日记’确为学术活动之实录。”②
  8月29日,著名考古学家黄展岳来信,谈及《始信昆仑别有山》的读后感:“一是让我知道许多异域著名的古迹文物,大开茅塞;二是感触良多,虽然本著不是直接‘针砭时弊’,但不禁引发联想”。③
  8月,《民族学报》(第六辑)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
展开
目录
《汪宁生先生学术年谱》无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