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金山万峰林
0.00     定价 ¥ 52.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9605469
  • 作      者:
    尤立宪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尤立宪,男,汉族,生于1981年5月,贵州兴仁人。在职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曾先后在贵州都市报社、黔西南日报社等媒体工作,主任记者。著有《责任与良知》(贵州名记者丛书)新闻专著,参与撰写、编辑《山地经济探索》一书,107篇论文、新闻稿件、散文、杂文等分别获全国和省级一、二、三等奖。现供职于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展开
内容介绍

万峰林在历经污染、治理与恢复一系列的艰难跋涉后,其内涵与外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贵州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成功样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如今的它如同一支远航的航母舰队,从容、坚毅、顽强地驶入世界发展的激荡大潮中,搏击,收获和奋进。

展开
精彩书摘

万峰林的坐标,被定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北纬25 度。

这个为外界所熟知的景致,隐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崇山峻岭之

中,因山峰之多而被冠以“万峰林”之名,且闻名于世。

万峰林的面积,需用具象的表述和硬朗的数据来彰显。

它在地理空间上的形态乃西北高、东南低,向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万峰湖、黄泥河倾斜。从海拔2000 多米的兴义七捧高原边沿和万峰湖

北岸、黄泥河东岸成扇形展开,上线以海拔1600 米左右的高寒土山为

界,下线至海拔800 米左右的亚热带红壤土山,形成一个环形山带。

这个环形山带长200 多千米,宽30 千米至50 千米,总面积为2000

余平方千米。峰、龙、坑、缝、林、湖、泉、洞八景分布广泛其中,而

其浩瀚、气派、壮观、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峰林大观,则犹如一条美不胜

收的极美玉带,把壮丽河山装点得妖娆可爱。

从版图上看,万峰林分为东峰林和西峰林。

东峰林最有代表性的峰林,位于义龙新区坡岗一带。

这里的峰林有两股很奇特的泉水。一股流淌在锦绣峰和武士峰之

间,另一股则流淌在茂密的古树和红豆树林里,一条“夫妻胶带”将

两水沟通。由于两股泉水的神秘性,当地人都把两股泉水称之为“神

水”“怪水”,甚至有人将其戏称为“男泉”和“女泉”。

两股泉水流淌时间较为神秘。女泉每隔4 至6 分钟涌水一次,水面

增高3 厘米至5 厘米,而后与男泉交汇,往前流淌几分钟。当女泉下降

时,男泉向女泉倒流几分钟。

站在两股泉水下方,你会发现,两股泉水如同夫妻一般,是那么

的天然默契、相依相存、亲密无间、十分有趣。站在泉水旁边,你会发

现,不经意间,自己的身影随同茂密的古树倒映在泉水中,形成了一幅

栩栩如生的美丽画卷。

更为神秘的是,据当地人说,如果你是商人,喝了那甘甜可口的泉

水,来年你将好运连连。如果你是官员,喝了那甘甜可口的泉水,来年

你将官运亨通。如果你是单身,喝了那甘甜可口的泉水,来年你将爱情

绵绵。

每年春秋两季,特别是干旱的春季,当太阳照射到泉水时,泉水便

越来越大。待到傍晚,当阳光远离泉水时,泉水渐渐变小,直至断流。

次日拂晓,出水处的淤泥,因干涸而现出裂纹。

太阳照常起落,泉水循环往复,蔚为奇观。

当地群众说,用泉水做豆腐、煮酒,要比用一般井水时的产量多,

其间奥秘有待专家探究。

西峰林主要在兴义市下五屯一带。

这里的峰林呈南北走向,神奇、秀美,绵延十五公里,山峰密集奇

特,气势宏大壮阔,整体造型完美,形成一道天下罕见的峰林画廊。

从地质学的角度看,北部为峰林盆地,中南部为峰林洼地和峰丛山

地,峰林、峰丛大多呈锥形,部分为钟状、平顶状和马鞍状,堪称“中

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藏在深处的万峰林… ………………………………………………… 1

■ 万峰林的多元面孔… …………………………………………………… 2

■ 峰林深处的历史人物… ………………………………………………… 8

■ 峰林的传说… ………………………………………………………… 16

■ 万峰林的迷途… ……………………………………………………… 21

第二章 生态恶化的万峰林… ……………………………………………… 25

■ 人与兽… ……………………………………………………………… 26

■ 峰林创世纪… ………………………………………………………… 30

■ 万峰林的枪声… ……………………………………………………… 37

■ 开荒的犁铧… ………………………………………………………… 40

■ 违建房的灰色羽翼… ………………………………………………… 44

■ 农家乐勃兴… ………………………………………………………… 48

■ 并不美丽的炊烟… …………………………………………………… 54

■ 污水乱象… …………………………………………………………… 56

■ 悲伤的纳灰河… ……………………………………………………… 59

■ 大棚菜背后的隐忧… ………………………………………………… 60

■ 万峰林突围之虞… …………………………………………………… 61

第三章 突破瓶颈的万峰林… ……………………………………………… 65

■ 胡锦涛视察纳灰村… ………………………………………………… 66

■ 沸腾中的万峰林… …………………………………………………… 70

■“ 凤凰”不留万峰林…………………………………………………… 72

■ 勾勒万峰林发展蓝图… ……………………………………………… 75

■ 掀起危房改造与景区建设… ………………………………………… 78

■ 激战生态困局… ……………………………………………………… 81

■“ 开心农场”的强心剂效应…………………………………………… 85

■ 峰林脚下的“贵州精神”… …………………………………………… 88

■ 州委书记当上“农场主”… …………………………………………… 91

■ 有机农业遍地开花… ………………………………………………… 94

■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风生水起… ……………………………………… 96

■ 焕然一新的万峰林… ………………………………………………… 99

■“ 我想给胡锦涛写封感谢信!”… …………………………………… 103

第四章 魅力四射的万峰林… ……………………………………………… 107

■“ 美丽乡村”高端峰会的推手效应…………………………………… 108

■ 农业如何做文化创意?… …………………………………………… 112

■ 中国美丽乡村的助推者… …………………………………………… 116

■ 湖坊村的借鉴意义… ………………………………………………… 118

■ 美丽乡村建设的另外意义… ………………………………………… 120

■ 美丽乡村建设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网”… …………………………… 123

■ 外国专家眼里的万峰林发展路径… ………………………………… 124

■ 六张牌… ……………………………………………………………… 127

■ 50 个乡村的联盟… …………………………………………………… 130

■ 万峰林峰会的多元价值… …………………………………………… 131

■ 国际会议中心,Fantastic !…………………………………………… 133

■ 万峰林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成立… …………………………………… 135

■ 万峰林的国际山地旅游大会… ……………………………………… 139

■ 特殊的“考试”… ……………………………………………………… 146

■ 国际盛宴开幕… ……………………………………………………… 148

■《 国际山地旅游贵州宣言》发布……………………………………… 152

旅游局长的对策… …………………………………………………… 154

■《 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在万峰林发布…………………………… 156

■ 户外运动的最佳基地… ……………………………………………… 157

■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立… …………………………………………… 159

■ 双会记… ……………………………………………………………… 160

■ 庞大体量的媒介关注… ……………………………………………… 162

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万峰林… ……………………………………………… 173

■ 走在乡村振兴前列… ………………………………………………… 174

■ 再现“人猴争食”… …………………………………………………… 181

■“ 两山”理论践行的贵州样本………………………………………… 185

■ 走出国门的万峰林… ………………………………………………… 192

后 记… ……………………………………………………………………… 19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