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构筑了中国铁路、公路、水运、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梦”,在他看来,只有这些才能振兴中华。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建筑、高铁、桥梁、核电站、港口、机场、高速公路、水电、管道、电信、电网、轨道交通,等等,正以先进的技术、宏大的规模、出色的成就震撼世界,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本书试图破解20多年来中国基础设施超高速发展、震撼世界之谜。作者指出,中国的土地公有制、有利于土地出让的制度安排等因素,催生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基础设施干预”模式。该模式为中国地方政府筹集到巨量的资金,用于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当然,该模式虽然获得巨大成功,但也存在许多弊端,为此必须改革旧模式,建立新模式,并以新模式推动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老化、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缺失的背景下,基础设施话题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本书主张,中国可以向世界传播“基础设施干预”的中国经验,发挥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作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共同繁荣。
本书十分罕见地专题论述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奥秘”,客观分析“基础设施干预”和“土地财政”的利弊,是一部富有情怀、言之有理的学术力作。
引言 从亚投行说起 …………………………… 1
第一章 基础设施大国 …………………………… 3
一、出色成就 ……………………………………4
二、遍地开花 ……………………………………20
三、大国根基 ……………………………………23
第二章 以地谋发展…………………………………33
一、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出色成就的不同理解…34
二、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之谜 ……………39
三、对中国基础设施发展路径的新诠释 ………48
四、更深含义—与众不同的中国增长模式 ……63
第三章 国际经验……………………………………83
一、基本原理 ……………………………………84
二、多国或地区实践 ……………………………91
三、土地融资的优点、风险及完善措施 ………104
第四章 数理回答……………………………………111
一、理论模型 ……………………………………112
二、计量检验 ……………………………………134
第五章 “以地谋发展”模式的出路 …………… 155
一、模式的负外部性 ……………………………156
二、模式的合理性 ………………………………168
三、模式利弊的原因分析 ………………………170
四、模式的改进 …………………………………172
五、以新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176
第六章 基础设施视角下的经济新常态………… 183
一、经济新常态的内涵 …………………………184
二、一般解释 ……………………………………185
三、基础设施视角 ………………………………187
四、新常态的魔咒 ………………………………190
五、应对措施 …………………………………192
第七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设施逻辑 … 195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 ………………196
二、基础设施逻辑 ……………………………198
第八章 亚投行的明天 ……………………………203
一、机遇 ………………………………………204
二、痛点 ………………………………………206
三、突破口 ……………………………………207
四、真正的明天——世投行(WIIB) ………208
第九章 可持续的基础设施 ……………………211
一、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共同需要 ……………212
二、绿色、低碳、共享 ………………………213
三、技术先进性 ………………………………214
四、融资可持续性 ……………………………215
五、产业联动性 ………………………………216
结 语………………………………………………218
附 录 ……………………………………………221
一、中国基础设施成功案例 …………………222
二、基础设施的内涵 …………………………243
三、关于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247
四、数学附录 ……………………………………260
参考文献 ………………………………………………270
后 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