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一带一路”与海外安全保护
0.00     定价 ¥ 4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9662991
  • 作      者:
    张杰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杰,生于1971年,山东阳谷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留学俄罗斯莫斯科警察大学,曾从事过对外援助工作。主要研究海外安全保护、国际警务合作、在华外国移民管理等问题。已出版专著《反恐国际警务合作》《中国与俄罗斯警务合作与警务比较》,主编《在华外国人管理》等书籍。
展开
内容介绍
  《“一带一路”与海外安全保护》基于安全保护的视角,首先从安全部门之间以及内务部门和公安部门等强力部门之间的合作领域探讨保护中国在中亚的海外利益与公民安全的途径;其次从中亚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中亚国家的安保资源和可以利用的可能性以及空间;最后,《“一带一路”与海外安全保护》探讨了在该地缘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的安全保护的其他路径和方法。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带一路”与海外安全保护》:
  上海合作组织,既不同于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也不同于北约那样的军师联盟。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是一个分区域的组织、是文明地分裂后的产物、是苏联解体的产物,而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以及新近加入的印度、巴基斯坦增进彼此关系的产物,是中、俄两个大国为维护共同的地区安全和利益,相互支持国家反分裂的立场而建立的一个地区性组织,它旨在以地区警务合作的形式维护集体安全,而非军事联盟。上海合作组织也和北约( HATO)那样的军事联盟性质的组织有所区别。这一点赋予了它在决定地区安全事务、维护地区安全秩序方面的可行性和被广泛接纳性。
  该组织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务实安全合作和对外开放的唯一平台,是中国唯一主导的国际组织,它已为中国走向全球治理的进程贡献了经验。必须注意到,上合组织被取代或被弱化的风险不是没有。
  中亚国家的经济近年来因受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影响较大,而社会分化严峻,社会矛盾加深,外部势力渗透和割裂加剧,中亚国家无论是出于反恐需要还是国内政局稳定的需要,除注意力外溢以求得更多的国际社会的帮助外,尤其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对本国安全与发展更有利的国家和组织上。当今时代,中亚国家越发关注本地区的安全,并越发谋求安全的投资环境。中国以及上合组织在提供维护中亚地区安全“产品”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如果不能从维护安全方面给予实质的帮助,即使它们留在上海合作组织内,也会三心二意。上合组织成员国执法安全合作的空间随着印度、巴基斯坦的加入而增大,已将中亚和南亚连为一体,便利于构建亚欧大陆上的南北通道的安全秩序。它近几年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执法安全合作,对外扩展了合作空间,提升了其在安全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在最近几年积极制定并注入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但是应该看到,上合组织体验了新成员加入后的复杂发展历程,在许多方面新成员国的节奏还不能完全融入执法安全合作进程,滞缓了安全合作的进程。印巴关系的复杂性给上合组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些反恐议题难以推动下去。印、巴的矛盾有可能造成上合组织凝聚力下降,增加联合开展反恐行动的难度,影响其在中亚的行动能力。印度更为关注“虔诚军”“穆罕默德军”“哈卡尼网络”等所谓以巴基斯坦为基地、以印度为目标的激进主义组织。当然,印、巴作为系列国际机制和多边组织的成员,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不结盟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一段时期内,上合组织的扩员,不妨碍中亚国家依然是上合组织开展合作的重点国家,其所在地区是推动执法安全合作的重点地区。
  因此对中亚国家,可重点关注上合组织的安全价值的体现,防止其精力外溢。政府强力部门立足发挥角色,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在国际组织纷纷崛起、多元化合作形式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立足实际,帮助周边国家筑起反毒、反恐和反走私的屏障,在国际组织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中,强化地区执法安全合作功能的定位。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者,应大力维护上海合作组织的国际地位,有所预防措施,通过不断强化上合组织的实际价值和作用,加强与成员国的关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海外利益、安全与保护的途径
第一节 利益与安全
第二节 保护与途径

第二章 “一带一路”地区的安全风险
第一节 恐怖主义风险
第二节 治安盗抢与刑事犯罪
第三节 民粹主义与保护主义
第四节 政治动荡风险

第三章 “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警务保护的内涵新变
第一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共同关切和共同安全
第二节 国际警务的安全保护角色
第三节 国际警务保护的司法与外交的二元性
第四节 国际警务国内化、国内警务国际化

第四章 安全保护的防控系统与体系
第一节 防控体系
第二节 分类安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第三节 遇袭应急预案与制度
第四节 海外私营安保
第五节 海外安全保护能力建设
第六节 海外安保法律基础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