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海外安全保护》:
上海合作组织,既不同于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也不同于北约那样的军师联盟。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是一个分区域的组织、是文明地分裂后的产物、是苏联解体的产物,而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以及新近加入的印度、巴基斯坦增进彼此关系的产物,是中、俄两个大国为维护共同的地区安全和利益,相互支持国家反分裂的立场而建立的一个地区性组织,它旨在以地区警务合作的形式维护集体安全,而非军事联盟。上海合作组织也和北约( HATO)那样的军事联盟性质的组织有所区别。这一点赋予了它在决定地区安全事务、维护地区安全秩序方面的可行性和被广泛接纳性。
该组织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务实安全合作和对外开放的唯一平台,是中国唯一主导的国际组织,它已为中国走向全球治理的进程贡献了经验。必须注意到,上合组织被取代或被弱化的风险不是没有。
中亚国家的经济近年来因受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影响较大,而社会分化严峻,社会矛盾加深,外部势力渗透和割裂加剧,中亚国家无论是出于反恐需要还是国内政局稳定的需要,除注意力外溢以求得更多的国际社会的帮助外,尤其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对本国安全与发展更有利的国家和组织上。当今时代,中亚国家越发关注本地区的安全,并越发谋求安全的投资环境。中国以及上合组织在提供维护中亚地区安全“产品”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如果不能从维护安全方面给予实质的帮助,即使它们留在上海合作组织内,也会三心二意。上合组织成员国执法安全合作的空间随着印度、巴基斯坦的加入而增大,已将中亚和南亚连为一体,便利于构建亚欧大陆上的南北通道的安全秩序。它近几年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执法安全合作,对外扩展了合作空间,提升了其在安全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在最近几年积极制定并注入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但是应该看到,上合组织体验了新成员加入后的复杂发展历程,在许多方面新成员国的节奏还不能完全融入执法安全合作进程,滞缓了安全合作的进程。印巴关系的复杂性给上合组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些反恐议题难以推动下去。印、巴的矛盾有可能造成上合组织凝聚力下降,增加联合开展反恐行动的难度,影响其在中亚的行动能力。印度更为关注“虔诚军”“穆罕默德军”“哈卡尼网络”等所谓以巴基斯坦为基地、以印度为目标的激进主义组织。当然,印、巴作为系列国际机制和多边组织的成员,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不结盟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一段时期内,上合组织的扩员,不妨碍中亚国家依然是上合组织开展合作的重点国家,其所在地区是推动执法安全合作的重点地区。
因此对中亚国家,可重点关注上合组织的安全价值的体现,防止其精力外溢。政府强力部门立足发挥角色,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在国际组织纷纷崛起、多元化合作形式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立足实际,帮助周边国家筑起反毒、反恐和反走私的屏障,在国际组织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中,强化地区执法安全合作功能的定位。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者,应大力维护上海合作组织的国际地位,有所预防措施,通过不断强化上合组织的实际价值和作用,加强与成员国的关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