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路径探析——基于人本主义视角
0.00     定价 ¥ 8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3063777
  • 作      者:
    牛增辉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荐购
作者简介

牛增辉,男,河北蠡县人。2010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先后任职于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现任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曾在《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和主研各级各类课题9项,参编著作3部。目前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职业教育国际化等问题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对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概括。首先介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教育模式和社会贡献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在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本化研究进行思考,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及研究趋势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1.专业特色化。专业是联结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特征。作为一个专业分类,专业在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中十分重要,办学校就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必须通过专业来体现,正因为这样,抓学校改革创新,首先是要抓好专业的改革创新。学校要生存好发展好必须把专业建设好,而专业建设好的关键是:第一,学校各项工作必须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科学设计若干结构合理的专业和专业结构,组织形成相对稳定的资源结构,形成以专业为基点的教育教学链;第二,学校必须有自身的专业结构特色和专业特色,使专业结构特色化;第三,即使是一个相同的专业名称,在各个不同的学校,也应该具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向,形成专业特征,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地发展。 

2.课程精品化。课程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甚至缺少专业的概念和范畴,而相对比较明确的是课程组合计划。事实上,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学生主要是通过一门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学分的积累而完成学业,因此,教学的基础在课程,打造教学的特色也在课程,只有把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好了,高职的教育教学工作才有了基本的保证。为此,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设计和规划,院系要把工作重心放到课程建设上,要推进课程综合化改革,用一门门精品化课程支持和支撑特色化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要舍得投入,要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环境,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训真实化。重视实验室训和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推进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面向基础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重点所在。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必须坚持校内实训场馆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一起抓,并努力做到营造真实环境、真实过程,力争真实内容、真实流程,校内场馆要争取真实化、生产化、经营化,校外基地要实现教学化,起到真正的实践育人功能。 

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趋势 

1.“供给侧改革”背景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在供给侧变革转型步伐中,高等职业教育应“省自身”,探寻契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途径。未来一段时间内,高等职业教育需契合供给侧改革,探寻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变革,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 

2.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思索和研究由来已久,学者从不同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展开了研究。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发出“一带一路”倡议,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同时也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国际化发展的巨大机遇。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进一步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深化国际化程度。如何运用好“互联网+”推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如何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平台,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等问题仍值得我们研究。 

3.学位制度探究。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技术学位体系建设一直处于不完整状态。在整个职业技术培养体系中,只注重学业经历,忽视了对于学位的认可与授予环节。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对其应届毕业生授予“工士”学位,这是我国首次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给予的学位认可。该事件也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各发那个面的关注与争议,同时也对“工士”学位的内涵和合法性提出了不同的声音。有些学者认为应确立其合法地位,以便能够形成职业技术教育连贯性的学位授予体系。而另一些学者则对“工士”学位的内涵、学位授予逻辑提出了质疑。但不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公众都认为“工士”学位的提出和试行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意义重大的尝试和探索,有助于打通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桥梁。因此,我国能否与其他国家一样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位体系?该学位体系的内涵和框架是什么样的?如何与现有的高等教育学位体系间实现有效的对接?这些都将成为我国学位授予研究与实践的重大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4.现代学徒制深化研究。现代学徒制从产生以来,就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现代学徒制是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一种探索,是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继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后一种不断拓展深化的新形式,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未来,关于现代学徒制试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仍需探索,如企业中合格的师傅如何寻觅、是否所有专业都适合现代学徒制等问题。研究者需要建设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才能促使现代学徒制真正助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5.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问题研究。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精益求精、对工作兢兢业业、对职责具有敬畏感等多方面结合的一种精神。自从2016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工匠精神”以来,工匠精神的研究呈爆炸性增长。培育工匠精神,既是“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也是企业、消费者的需求。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关于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探索和研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与国家战略、国家建设相关,又是现代学徒制中的一个重要培养内容。工匠精神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各类体系的保障。如何探索挖掘工匠精神的内涵、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如何评价衡量工匠精神等各类问题都将是未来研究的切入口。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概述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简史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及研究趋势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三章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节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困局 

第四节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困局的成因探析 

第五节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升路径 

第四章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管理 

第一节 高等职业学校管理现状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管理的实施路径 

第二编 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第五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特点分析 

第一节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节 学习特点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特点 

第三编 理论研究 

第七章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人力资源理论框架——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节 克朗伯兹的生涯决定学习理论 

第二节 生涯决定的学习理论与高等职业教育 

第八章 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人本化研究 

第一节 人本化教育理论 

第二节 人本化教育理论的实践 

第三节 “以人为本”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特征 

第四节 构建“以人为本”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基本策略 

第五节 人本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第九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贡献度分析 

第一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典型经验 

第三节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经典案例借鉴 

第四节 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未来—社区综合服务 

第五节 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 

第四编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研究 


第十章 阿特巴赫教育理论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概念 

第二节 阿特巴赫教育依附理论与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第十一章 构建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 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第二节 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品质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第四节 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第十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分析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第三节 我国与其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比较(加入评述性内容) 

第十三章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养研究 

第一节:“双师型”师资队伍概述 

第三节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养经验介绍和借鉴启示 

第五节 提升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养的建议 

第十四章 教学标准国际化的战略定位 

第一节 教学标准国际化的定义 

第二节 国际化背景下高职院教学标准的原则和特点 

第三节 国际化背景下高职院教学标准的现状和问题 

第四节 国际化高职教育教学标准的建设路径 

第十五章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第一节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及意义 

第二节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第四节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的新要求 

第五节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 

第十六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对外教学环节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对外教学概述 

第二节 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及原因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探析 

第十七章 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制度 

第一节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高职院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析 

第三节 完善高职院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思路 

第五编 未来发展方向 

第十八章 境外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研究 

第一节 境外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简介 

第二节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十九章 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第三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的理论基础 

第二十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节 以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培养目标 

第二节 以学徒制培养方式为主要途径 

第三节 以社会化服务为教育宗旨 

第四节 以“互联网+”为运行载体 

第五节 坚持国际化道路 

第七节 产教融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