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爱与教养的双人舞:聚焦依恋关系的养育方法
0.00     定价 ¥ 49.8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11627166
  • 作      者:
    [美]丹尼尔,A.休斯
  • 译      者:
    曹慧,杨伟力,陈露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丹尼尔 A.休斯(Daniel A.Hughes),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建立依恋关系》(第2版)和《聚焦依恋关系的家庭治疗》等书的作者,主要在宾夕法尼亚州安维尔市从事儿童及其家庭治疗的临床实践。他还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和澳大利亚等地提供临床培训和督导,并就其研究的聚焦依恋关系的治疗和养育方法进行广泛传播。
  
  曹慧,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方向博士后,北京教育学院讲师,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专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继续教育学院授课讲师,国家人力与社会保障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情绪能力在教育及养育中的应用。
  参与翻译的作品有《正念养育》《AcT,就这么简单:接纳承诺疗法简明实操手册》等。
  
  杨伟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硕士(在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领域为家庭教育、青少年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
  
  陈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硕士(在读),现为国内某教育机构语言培训中心负责人,曾参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脑教育课程研发,专业领域为青少年语言学习规划、家庭教育咨询。
展开
内容介绍
  心理学家们已经证明,依恋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爱与教养的双人舞:聚焦依恋关系的养育方法》以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关系为中心,向父母提供了一套以依恋关系为核心的育儿方法,引导家长从安全感、亲子互动、父母依恋史、家庭氛围、沟通、情感联结、反馈方式等侧面,去帮助孩子形成安全依恋,保持和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奠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坚实基础。
  《爱与教养的双人舞:聚焦依恋关系的养育方法》是写给所有父母的指南,也是所有临床心理医师和养育指导师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关爱孩子、管教孩子,与孩子进行沟通。不管他们面对的孩子是3岁、7岁、13岁还是17岁。
  《爱与教养的双人舞:聚焦依恋关系的养育方法》介绍了如何对孩子设定规则、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责任和困难,也能向他们传递安全、乐趣、喜悦和爱。
展开
精彩书评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健康人格建构的重要部分,而儿童的依恋关系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开端。父母可以从该书中获得育儿智慧,密切亲子关系,进而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培育出阳光、智慧的人才!
  ——张梅玲,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现在很多青少年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究其原因,往往与他们从小没有形成安全依恋有关。该书通过通俗易懂的理论讲解、深刻感人的案例分析和精彩生动的对话示范,教会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如何修复亲子关系。
  ——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后导师
  
  ★在这里,你会发现一种非说教式的沟通;在这里,你会找到一种非纠错式的养育方式;在这里,你会发现聚焦关系而非聚焦行为本身的教育效果更好;在这里,教育是件双赢的事情,因为在与孩子聚焦关系的对话中,你也会获得内心的充盈与成长。该书很好地诠释了父母与孩子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中,如何获得让彼此宁静的内在力量。
  ——芦咏莉,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教授
  
  ★希望该书可以帮助更多的父母走进孩子的情感深处,与孩子构建亲密、健康的亲子关系,赋能孩子一生受益的内在力量!
  ——宋海蓉,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心理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精彩书摘
  《爱与教养的双人舞:聚焦依恋关系的养育方法》:
  创伤
  当孩子突然经历强烈的恐惧(如被狗追或被狗咬伤)、疼痛(如手术或一场严重的疾病)或虐待(可能来自熟人或者陌生人)时,他的安全感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同时还有发生创伤反应的风险,这可能也会产生相关的心理问题。安全型依恋可以让孩子获得安全感,或能更好地应对恐惧或痛苦,还能对创伤反应起到了最佳的防护作用,也会促使孩子最快地解决已经发生的创伤反应。如果孩子能够依赖的依恋对象没有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不得不独自面对时,那么强烈的痛苦会给孩子带来更严重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既能够感受到父母在面对创伤事件时对他的支持,又能体会到父母相信他能在父母帮助下处理好创伤,这两点非常重要。如果他觉得父母担心他“永远不会恢复”,他就非常有可能“永远不会恢复”。如果父母相信他会恢复,他就真的更有可能恢复。
  突然发生的恐惧事件之后,孩子将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身体上的失调,可能会痛哭、尖叫、颤抖以及会有重复的动作和表情。在这种时候,对于父母来说接纳孩子这种强烈的情绪状态和身体反应,并陪在他身边,会更有帮助,而不是立刻通过再三保证来试图说服孩子摆脱恐惧,力劝他冷静下来,或者把他从恐惧中惊醒。和孩子在一起,在情绪上和身体上都与孩子保持一致并随时调整,就可能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安全感,使他能够放心地用情绪和身体去表达他所感受到的恐惧。这能够帮助他通过自己的动作和情绪表达来逐渐释放恐惧。通过这一过程,父母能够“协同调整”孩子的失调状态,关于这一点在第八章中将进一步讨论。
  父母帮助孩子释放了一些恐惧之后,就可以帮助他对事件进行反思,以使他在最大程度上理解该事件。那时,他也很可能接受父母对该事件的看法。一旦孩子在情绪和身体上有一定的控制力,那么他也就可以发展认知上的掌控力。
  现在,孩子已经做好准备重新开始他的日常生活了。能够给他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的可预测的日常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与主要的依恋对象持续保持亲密关系,对于孩子的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了解何时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孩子什么时候做好准备重返学校和在其他家庭之外的地方进行体验,家长需要灵活应对。她需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面对日常的挑战和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对这个过程要有耐心,并认可“慢即是快”的道理。
  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帮助,那种因为突发事件产生的恐惧感恐怕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在过去的10~15年里,以创伤为主要关注点的心理治疗方法得到发展,这些疗法有效地解决了某一事件对成人和儿童所造成的心理创伤。这些治疗方法很可能对那些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更有效。我还认为,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参与治疗,但前提是他们能够和治疗保持一致,并在心理上陪伴和支持孩子。父母和治疗师单独会几次面也可能会很有帮助,他们可以一起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来消除突发事件给孩子带来的恐惧感。
  ……
展开
目录
译者序
致谢
序言 建立联结还是纠正行为关注依恋关系的养育方式给父母哪些启发?

第一章 什么是依恋关系?教养方式是如何影响依恋关系的?
关于依恋关系的一些背景知识
与依恋相关的概念
依恋理论中的关键词
依恋养育的核心原则

第二章 建立安全感
安全感的建立
安全感的修复
维持安全感的阻碍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第三章 了解主体间性
童年时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的三大特点
主体间性发展及其影响的实例
修复主体间性
影响主体间性的另一种障碍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第四章 认识你自己的依恋史
发展自主型依恋
重建依恋模式
重建依恋模式的障碍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第五章 建立PACE态度
游戏心态
接纳
好奇心
同理心
PACE,以爱相伴

第六章 沟通
培养沟通能力
12个沟通技巧
改善沟通方式
影响沟通的因素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第七章 情感联结
培养情感能力
培养应对特定情感的能力
阻碍情感能力发展的因素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第八章 反思
培养反思能力
反思优点和弱点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第九章 关系修复
促进关系修复
影响关系修复的障碍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第十章 减少依恋抗拒
依恋抗拒型孩子的特点
减少依恋抗拒
陪伴而非孤立
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另一段聚焦依恋关系的对话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