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杏林小白学中医
0.00     定价 ¥ 35.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4996290
  • 作      者:
    白殷赫
  • 出 版 社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一个学科两位老师,总是提到返璞归真这个词语,有些时候,作为一个现代人,我总是用十分复杂的思想去思考各类问题,却始终不明白学习中医要返璞归真的道理。返璞归真是两位老师从始至终灌输于我的思想,而我十分庆幸自己遇到的老师都是明师,是真正能够使我拨云见日的人。感谢命运让我和这两位老师相遇。感谢他们对我的教育与教导,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还传授我做人的道理。
展开
精彩书摘
  《杏林小白学中医》:
  提到张元素或许很多人不认识,甚至有人从事中医很多年也不知道中医有张元素这个人。但是提到他的徒弟李东垣,赫赫有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的创始人,中医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经典方剂,如补中益气汤、李氏清暑益气汤,以及被中医人推崇公认补血最快的方剂当归补血汤,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可是人们却忘了能教出这样一个徒弟的,甚至影响“金元四大家”,以至于被明代诸多温补医家奉为共同祖师爷的张元素。
  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竟然是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中医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五大著名代表学派分别为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汇通学派,其中易水学派便是张元素所创立。要知道诸多中医派系多数为流派,比如伤寒学派善用经方(这里的经方即狭义经方,指仲景之方)治病的被称为伤寒学派经方流派。
  张元素此人何德何能,他究竟有何著作遗留下来,能称之为一个学派呢?很可惜张元素平生著作虽然颇多,但是因为金元时期动荡战乱不休,仅有《医学启源》与《珍珠囊》以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遗留了下来。但不要小看这几本薄薄的小册子,所谓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这两《杏林小白学中医》和一篇文章开创了中医的两个先河,而这两个先河被中医沿用至今,一个是拥有完整体系的脏腑辨证,一个是药物的归经。
  所谓完整体系的脏腑辨证就是从阴阳、虚实、寒热、标本、表里五个方面进行辨证,不但让医生辨证更加简便,更让辨证更加准确,且沿用至今,成为现代中医辨证的主流辨证方法,即八纲辨证的雏形,促使重方不重药的六经辨证退出中医主流辨证的舞台,并为时方派的成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所谓药物的归经,没有张元素可能就不会有归经一说,没有归经,用中药治疗疾病效果便会差一大截。正是因为张元素对药物归经的研究和总结,让中医对中药治疗疾病的功效有了卓越的认识,将中医药的使用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使中医人不必抱着古方如同小孩喜爱竹马一样恋恋不舍,更不必将古方视为神圣不可更改的权威,让组方变得更容易,从此中药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挺立于中医这个巨人的肩膀上。
  综上,这两大法宝让易水学派在诸多学派中屹立不倒,后续在李杲、王好古、罗天益以及明代诸多温补学派等补充下形成了自家的医学体系。这样一个培养出了一大批对中医有巨大贡献的医学家的人,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教育上,都可谓是功勋卓著了吧,然而这样的人却被中医历史遗忘了。
  难道仅仅因为他著作少,知名度不如其徒弟,就再也不提不表了吗?我们享受着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以及药物性味归经、升降沉浮方便的同时,又有谁会去记得总结这些理论的人是如此低调的张元素呢?
  中医的历史不该忘了他,中医应该为这样一个学术贡献不逊于仲景祖师的宗师级人物正名。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走进了一个小胡同,我们总记得某个方剂多么有效,某个人医术多么高,却不去想这些方剂、这些人不论再怎么厉害,没有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支持又有什么用呢?或许中医呈现弱势的原因之一便在于此吧!
  提到他,我总能想到李白《侠客行》中被人津津乐道的句子: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展开
目录
前言
引子
壹 门槛
贰 汤头
叁 阴阳
肆 夤夜
伍 治愈
陆 桂枝汤
柒 四逆散
捌 补血
玖 授业解惑
壹拾 朋友与恋人
壹拾壹 用药如用兵
壹拾贰 郁证(一)
壹拾叁 郁证(二)
壹拾肆 瘾疹
壹拾伍 感冒(一)
壹拾陆 感冒(二)
壹拾柒 久泻
壹拾捌 阴水
壹拾玖 饱食九分毒
贰拾 当归补血汤
贰拾壹 郁征(三)
贰拾贰 引经药
贰拾叁 三因
贰拾肆 胃溃疡
贰拾伍 痤疮
贰拾陆 当归补血汤(二)
贰拾柒 狐惑病
贰拾捌 小儿久咳
贰拾玖 慢性胰腺炎
叁拾 荣誉
叁拾壹 治病求本
叁拾贰 中药十七忌
叁拾叁 十八反十九畏
叁拾肆 九味羌活汤
叁拾伍 交泰丸
叁拾陆 风水相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