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由后蜀赵崇祚编撰,欧阳炯为序,收录晚唐至五代18位词人的作品,共500首。在1900年敦煌石室藏《云谣集》发现之前,《花间集》被认为是我国比较早的词选集。《花间集》是词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词体正式登上文坛,规范“词”的文学体裁和美学特征,确立“词”的文学地位,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温庭筠六十六首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每试押官韵作赋,八叉手而成,时号“温八叉”。他傲视权贵,屡试不第,做过隋县尉、方城尉和国子助教,故《花间集》称其“温助教”。其词内容多写闺情,辞藻浓艳,结构绵密,词旨隐曲。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工于造语,极为绮靡”,张惠言《词选序》称其言“深美闳约”。与韦庄并称“温韦”。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1.“小山”句:小山,屏风上绘的山景。金明灭,日光浮动。一说,唐代女子画眉,有一种叫“小山眉”。唐代的妇女喜欢在额上涂上黄色,叫“额黄”,隔了一夜,黄色有明有暗,所以说“金明灭”。
2.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3.襦:短上衣。古乐府诗《陌上桑》:“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4.鹧鸪:鸟名。《本草纲目·禽部》:“鹧鸪性畏霜露,夜栖以木叶蔽身,多对啼,今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
其二
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注释】
1.水精:水晶。无色透明的结晶石英,是一种贵重矿石。
2.鸳鸯:水鸟名,常成对共游,羽毛美丽,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匹偶。
3.“藕丝”句:衣裙染为藕丝色,像秋日蓝天之浅色。藕丝,青白色,这里借代为衣裙。李贺《天上谣》:“粉霞红绶藕丝裙。”
4.“人胜”句:参差不齐的彩胜戴在头上。人胜,彩胜、花胜。《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
5.香红:鲜花。
6.头上风:指头上所饰花胜之类,随步迎风而微微颤动。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1.《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收录晚唐至五代18位词人的作品500首。在1900年敦煌石室藏《云谣集》发现之前,《花间集》被认为是我国比较早的词选集。
2.《花间集》是词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词体正式登上文坛,规范“词”的文学体裁和美学特征,确立“词”的文学地位,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3.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花间集》是后辈词人填词的范本。宋词是词的高峰,读词,不能不读唐词,尤其是成书于唐五代时期的《花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