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知中·山水
0.00     定价 ¥ 69.8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8654393
  • 作      者:
    苏静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知中001:山水》(第2版) ,是内容品牌「知中」系列纸质出版物的开端。“知中”系列,我们想为中国人阐明具独特性但同时概念模糊的东方理念,并且,为与西方的沟通交流出力。   

山水,这一纯「中国化」的词汇,不仅使得国人保有近乎宗教般的崇拜和敬畏,也是所有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受众难以全面理解的典型东方文化的范例。它,既有具象依托,也含虚无境界;它,贯穿哲思,也流于市井。   

山水二字,是丰富且凝练的汉语言的直观佐证。谈论山水,可虚可实,但为了规避谈及人文知识时的高深和玄妙,我们尝试重新审视思考力和运用新的语言体系,梳理出山水文 化在自然景致、山水画、山水诗词、 山水盆景、园林建筑、风水以及音乐等维度的具体投射。

《知中001:山水》(第2版)里所有的历史语汇,都将被赋予现代视角和中外比照。在这里,除了涵盖基本的科普类知识点,亦会显现现代视野与传统承袭碰撞出的种种火花。


展开
作者简介

北京知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人兼总经理,《知日》系列图书创始人及主编,《日和手帖》系列图书创始人及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山水之间,就是中国。本书试图从「山水」这一地理和人文的概念入手,探索有关中国的一切,借此拉开梳理介绍整个中国人文,地理,生活方式,美学,文化,艺术等的序幕。全书从山水这个词汇本身出发,用较大篇幅讲了塑造山水概念*为突出贡献的山水画,同时,又将山水和园林,盆景,诗词和风水等概念并置在一起讨论解析。整本特集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如下:

重水墨渍染的「米氏云山」:米氏父子du创 山水画样式

以人带史:访《中国古代山水画二十讲》;

流转的繁花:盛期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演变;

读画构造: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

执西之道,以鉴中之有:用西方视角看中国山水画;

胸中山水 : 茶道大家的山水观;

日本「画圣」雪舟与中国山水之缘;

山水画的流亡:传世山水从北京到台北;中国山水皴法表现;书以字,诵于口:诗词中的「山水」;

立体的「山水画」:移天缩地,盆中美学;中国式盆景:赴日之后,再无山水;

山水与园林:直接追求及画意呈现;点染山水:「写意为魂」的造园传统;

无石无水不成园:造园术之掇山理水;

当山水文化投射到枯山水 : 枡野俊明在现代 枯山水庭院的设计表达;山水城市:在现实的粗暴中安放情感;

当山水演生为一种古老的玄妙: 子风水・母山水,用于人・为人用;

「山」之形态:是自然天成,也是人丁投射;「水」之利害:愈环绕屈曲,愈情意绵长;

城市山水:三地风水法则;取材天地间:弹指一瞬,山水和鸣。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By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 翻译家、语言学家)


对中国人来说 ,「山」是一种信仰的场所,「水」是生活。有山有水,才是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

By方振宁(著名独立策展人、艺术家、批评家, 2012 年第 13 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中国国家馆策展人)


山水不是物理风景,是自然之上的理想 建构。它是人们与「造化气象」之间的内 心呼应与默契。

By严明(著名摄影师)


我觉得山水是属于每个人的内心风景。 它不局限于一个物理存在的实体,它有 可能更接近于一个精神世界。

By杨泳梁(从事当代艺术的试验与创作 , 涉及摄影、 绘画、影像与装置等多种媒介)


峨峨岱宗,中华历史、宗教、文化的一大载体 , 不愧为人文气象最恢弘的名山。而载体的本身,众山罗拜,群峰簇拥,阴阳一割,神秀独钟,更为人文的价值提供了宏观壮丽的场景。就像一座纪念堂,鬼斧神工,本身已经是美的一大存在,更无论它所珍藏的纪念品了。

By余光中(诗人、当代著名评论家、 山水游记代表人物)


山水是一种实在的景观形态,也是一种人文 思想和生活方式上的构建。中国人的山水是 实和虚的一种结合。

By陈曾路 (上海博物馆教育部副主任)


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 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了他的栖栖一 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 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 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得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By郁达夫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中国人的理想状态是活在山水中,「智者 乐水,仁者乐山」,是君子对理想状态的描述,山水既是陪伴,也是一种理想。

By 林曦(水墨艺术家, 创办有「暄桐教室」、 设计品牌「山林曦照」)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 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 地上者妙在 邱壑深邃;书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游历之山水,不必过求其妙,若因之卜 居,则不可不求其妙。

By张潮 (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


只有熟悉了各种山山水水,胸有丘壑,布局自然有所依据,并从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来养成广阔的心胸。

By张大千 (画家、书法家)


人画山水时,并不意味着是「山水」,却是他自己;山水成为人的情感的寄托、 人的欢悦、素朴与虔诚的比喻。

By莱纳 · 马利亚 · 里尔克 (奥地利诗人)


展开
目录
知中“山水”特集,言论
编辑的话
山水演义
山水地图绘
此“山”彼“水”:那些不虚此行的目的地
分释“山水”:流向、流变、流派
重水墨渍染的“米氏云山”:米氏父子独创山水画样式
以人带史:访《中国古代山水画二十讲》作者潘杨华
流转的繁花:盛期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演变
读画构造: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
执西之道,以鉴中之有:用西方视角看中国山水画
胸中山水:茶道大家的山水观
日本“画圣”雪舟与中国山水之缘
山水画的流亡:传世山水从北京到台北
中国山水皴法表现
书以字,诵于口:诗词中的“山水”
立体的“山水画”:移天缩地,盆中美学
中国式盆景:赴日之后,再无山水
山水与园林:直接追求及画意呈现
点染山水:“写意为魂”的造园传统
无石无水不成园:造园术之掇山理水
当山水文化投射到枯山水:栅野俊明在现代
枯山水庭院的设计表达
山水城市:在现实的粗暴中安放情感
当山水演生为一种古老的玄妙:
子风水·母山水,用于人·为人用
“山”之形态:是自然天成,也是人丁投射
“水”之利害:愈环绕屈曲,愈情意绵长
城市山水:三地风水法则
取材天地间:弹指一瞬,山水和鸣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