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德育教育与创新能力发展
0.00     定价 ¥ 42.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4770172
  • 作      者:
    曲华君,罗顺绸,钟晴伟
  • 出 版 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我国的高等学校,历来重视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等学校要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就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机制和方法,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让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跟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信念,坚持全员育人,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制订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做到因材施教。
  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德育教育和创新能力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被国家和社会所关注。道德教育的培养至关重要,它的好坏对于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强烈的影响,而培养并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德育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
  《德育教育与创新能力发展》主要介绍了德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对我国目前的德育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着重强调了德育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性,就如何完善德育教育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为高等院校加强德育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德育教育与创新能力发展》:
  创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社会事物进步与发展的共同因素。具体地说,创新是指主体(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这种更新与发展,可以是事物的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也可以是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由于增加了新的因素而得以丰富、充实、完善等,还可以是事物内部构成因素的重新组合,这种新的组合会使事物的结构更合理、功能更齐全、效率进一步提高。创新包含目的性、规律性、变革性、新颖性和发展性等因素。
  德育,这里主要是指学校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学校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应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的突出位置,把德育看作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看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创新教育是一个以创新能力为培养目的的系统工程,德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向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德育创造了新的机遇。加强和改进德育,充分发挥德育的主导作用,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随着世界各国、各地区与各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家和城市之间的地域限制已逐渐被打破,各国、各民族与各地域间通过各种途径相互影响乃至发生碰撞和冲突。面对时代的挑战,进行有效的德育创新已是大学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民修养的重中之重。高校德育的创新,要从理念、内容和方法人手。
  一、创新德育理念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
  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道德素养不断提升;二是教师要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及道德终极价值关怀的实现。传统的德育目标是纠正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起到教育和规范的作用,而“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强调学生要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重视情感因素。
  要贯彻这一理念,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准确定位非常关键。首先,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而且要把这种“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道德的发展方向。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成为主角。这不但会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而且会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这样,原先那些社会要求就会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那些外在的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就会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使他们成为德性高尚的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德育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德育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关于德育的基本理论及问题
第三节 德育目标的价值蕴涵
第四节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 德育教育初探
第一节 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第三节 大学生德育教育途径探析

第三章 高校德育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高校德育教育如何创新
第二节 大学德育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 高校德育工作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 德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探究
第一节 德育课堂的创新设计
第二节 在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节 在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第四节 在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第五章 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
第一节 高校德育工作概述
第二节 高校德育工作内容与方法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

第六章 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第二节 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着力点

第七章 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第一节 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
第三节 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