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茶艺》:
中国传统茶艺从晋代开始萌芽,唐时定型,宋时鼎盛,明清复归朴实清淡,期间流传至日本、韩国等地,形成日本抹茶道和韩国茶礼。中华传统茶艺经过长期积淀,形成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茶艺形式。茶艺的类别,按思想内涵区分,有民族茶艺、宗教茶艺、文人茶艺等;按演示者区分,有成人茶艺、少儿茶艺等;按目的宗旨区分,有表演型茶艺、生活型茶艺、技能型茶艺和修行型茶艺等。
中华茶艺来自传统,却又面向未来,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她的生命在于创新,但创新茶艺,最终落脚点还是茶艺。按照《说文解字》的释义,“艺”字的意思第一是指才能、技能、技术;第二是准则、法度、限度;第三是工艺、技艺、文艺、艺人、艺术。其中第三项里“艺术”的义项则是指戏剧、曲艺、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的综合,特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形状独特而美观的事物等。
一、对创新之“艺”的理解
从“艺”的释义来看,我们的茶艺之“艺”,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技能、技艺,第二准则、规范,第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茶艺是一门高尚的、高雅的、涵盖广泛的艺术形式。
因此,考量当代创新茶艺,自然应该从以下四方面人手,以突出茶艺之“艺”的本质。
1.首先是把握技能、技艺
不管是创新茶艺,还是传统茶艺,根本的落脚点还是泡茶技能、技艺,包括对茶类相关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对茶文化发展简史的了解,对最基本茶类的茶叶冲泡方法(识茶、选具、布席、煮水、火候、茶量、冲泡、分茶、奉茶)的把握,对茶叶知识的介绍与传播等。这相当于我们茶艺竞赛中的规定茶艺的考核部分。
2.贵在创造
创新茶艺之“艺”,贵在创造。新时期的茶艺,要有新创意、新观念、新形态和新载体。茶艺作品如何与传统或当代生活现实发生联系,如何反映中国或世界,这是每个茶艺工作者要回答的问题。中国茶艺要走向世界,要得到世界的承认,还要靠茶艺师内在的创造力。我们鼓励茶艺准确深入阐释主题内涵,演示形式具有独创性,茶席设计与器具选配个性化。演示者通过形式新颖的创编和演示方法来展示茶的精神内涵和本质,让观赏者受到启发,产生共鸣,过目不忘。茶艺的审美主体与客体能够同时被茶艺传递的真善美所感动,甚至震撼。这个新颖创编,包括主题设计、茶席设计、空间设计、服饰设计、音乐设计、解说词设计、肢体语言设计等,无不力求做到主题鲜明深刻,搭配自如和谐,动作行云流水。人、茶、器、水、火、境的完美统一,让人体会到中国茶艺蕴含的空间美、艺术美、思想美、意境美。这几个要素里,关键是主题与内容的创新。主题的阐释,一是通过主题文本的解说词,二是通过其他要素的创新来辅助表达。文本阐释要简洁精炼,个人认为,在纯粹的茶艺演示中,演示者操作的同时不宜解说茶艺,一心二用不如专注一境的好。茶本来是“冲澹简洁,韵高致静,则非惶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静心泡茶,才能尽可能地与茶共语,体悟这一泡茶的来之不易,保持一期一会的尊敬、感恩、怜惜之心。好的茶艺演示,应该能让观赏者观而明理、思而悟道。当然,如因演示目的不同,实有必要演示者同时解说,则另当别论。茶艺解说可作为旁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