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研究
0.00     定价 ¥ 2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10211152
  • 作      者:
    邓伯军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邓伯军,男,1967年生,法学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鉴定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出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论》等学术著作2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1项。获得省级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概念范畴、词汇词组、语句语段、段落篇章等话语符号做出解读。以实践方法论对解释学、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分析哲学等西方哲学方法论进行批判性借鉴,以实践方法论对因情立体、对待立义、依经立义、赋比兴等中国传统文论方法论进行创造性转换,通过立足中国实践,传承历史文脉,开拓世界视野,初步搭建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架构体系。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研究》:
  总之,目前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借用了其他领域的学术研究方法,也有不少深刻的话语方法论建构,但尚未形成系统性的话语研究方法论,因此,有必要从中国文论的对待立义、因情立体、依经立义、赋比兴等方法论中找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创新的根基,有必要借鉴结构主义、现象学、分析哲学、解释学、后现代主义等西方哲学方法论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创新的路径,在中外方法论的融合中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研究方法论。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研究致力于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方法论的自主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实践方法论,厘清中国传统文论方法论与西方哲学方法论的异质性,找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方法论与中国传统文论方法论、西方哲学方法论的契合点,并以跨历史和跨文化的对话方式,初步搭建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架构体系,借此打破西方话语体系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研究的方法论垄断,最终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研究新范式。
  第一,方法研究决定着理论体系的建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分析方法的性质、特点、功能的研究,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命题、范畴、判断、推理等理论问题的研究,早日建构起完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体系。
  第二,方法研究规定着文化模式的融合。经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各种分析方法的联系和区别的探究,探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方法论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便生成独立而完整意义的中国特色话语研究方法论,推进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超越现有的中西文化模式局限性,推进更为开放、更为合理、更为文明的文化模式的建构。
  第三,方法研究最终指向的是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向,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来回答,因此,只有通过方法论的创新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进而为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资源、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研究的框架结构
  本书研究主要分成五部分: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的基本概念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认识论基础。实践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研究的源头活水,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研究的基本原则,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研究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逻辑层次。从形而上层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普遍性原则的哲学方法论,从逻辑层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普遍性原则的科学方法论,从特定的学科范围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特殊性原则的具体方法论,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逻辑层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功能定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创新,以方法转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不断开拓新领域,以话语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以问题意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不断发展。
  ……
展开
目录
话语乃现实之澄明 方法乃治学之利器
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认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逻辑层次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功能定位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实践方法论研究
第一节 将实践解读为劳动:劳动哲学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构筑
第二节 将实践解读为生产:生产哲学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构造
第三节 将实践解读为生存方式:生存哲学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建构

第三章 从西方哲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
第一节 从结构主义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
第二节 从现象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
第三节 从分析哲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
第四节 从解释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
第五节 从后现代主义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

第四章 从中国文论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
第一节 从对待立义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
第二节 从因情立体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
第三节 从依经立义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
第四节 从赋比兴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化方法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第一节 问题意识与理论自觉相统一
第二节 真理和价值相统一
第三节 逻辑和历史相统一
第四节 传承经典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第五节 世界视野与中国视野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