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国区域经济新常态下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
0.00     定价 ¥ 3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1306918
  • 作      者:
    梁涵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区域经济新常态下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首先立足于中国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功能和角色,总结了地方政府在区域竞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演进中的一些特征事实。进而借鉴公共经济学中对公共主体经济行为的建模技术,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企业和地方政府三类主体的空间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展开
作者简介
  梁涵,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经济地理、擅长构建经济地理模型。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区域经济新常态下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首先立足于中国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功能和角色,总结了地方政府在区域竞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演进中的一些特征事实。进而借鉴公共经济学中对公共主体经济行为的建模技术,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企业和地方政府三类主体的空间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这是一个建立在规模经济生产技术和集聚经济发挥作用的空间经济背景下,分析地方政府内生经济行为决策的框架。之后,利用这一框架,本书对地方政府间相互竞争的机制和策略选择;地方政府依托于土地等不可流动要素的财政政策工具的空间经济影响机制;产业结构和技术变迁对于地方政府的空间经济职能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区域就业率等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等论题进行了系统地理论分析,揭示了大量创新性分析结果,并与中国地方政府在这些领域的特征事实进行了相互印证和比较分析。
展开
目录
序 言 I
第一章 导论 8
第一节 研究背景 8
一、纳入地方政府主体对于新经济地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
二、地方政府间相互关系对于中国区域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力 9
第二节 以往研究回顾 11
一、基于集聚租金和外生政策设置的研究。 13
二、引入地方公共品和税收的新经济地理模型 14
三、引入地方政府竞争的新经济地理模型 15
第三节 概念框架 16
一、空间经济相互作用机制与移动要素收益的区际分配 16
二、地方政府对经济地理的影响机制 20
三、基于中国经济制度的三主体行为框架 20
第四节 内容体系 21
第二章 要素流动及其市场转移对空间经济的影响 23
第一节 “松脚要素”模型 29
第二节 短期均衡分析 34
一、短期均衡下的空间经济 34
二、市场空间分布Ei和市场转移度 35
三、投资者的收益和福利 36
第三节 长期均衡和空间经济特征 38
一、区位条件和均衡分析参数 38
二、长期均衡的动态 40
第四节 两个特例(FC和FE模型)的长期均衡 43
一、 :FC模型 43
二、 :FE模型 45
第五节 总结 48
附录:关于突破点和支撑点函数的推导 51
第三章 公共服务型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及其影响机理 52
第一节 模型设置 55
一、私人消费决策 55
二、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决策 56
三、厂商生产决策 58
第二节 空间短期均衡分析 60
一、空间经济的短期均衡 60
二、地方政府对空间经济分布的影响 62
三、两个特例模型的短期均衡 63
第三节 不考虑地方政府竞争的长期动态分析 64
一、对称政策结构下的空间经济特征 64
二、差别化政策对空间经济的影响 68
第四章 “中心-外围”格局下服务型地方政府与区际竞争 71
第一节 集聚状态下的空间经济 72
一、经济主体的福利和最优税率组合 73
第二节 支撑“中心-外围”均衡的条件 77
第三节 地方政府竞争下的空间经济均衡 79
一、地方政府竞争策略 79
二、空间均衡分析 81
三、数值模拟分析 86
第四节 “门槛”税率和区域一体化 88
总结 91
第五章 纳入土地要素的分析框架 92
第一节 模型基本设定 92
一、居民和企业的经济行为 93
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98
三、其它设定:贸易成本、要素禀赋和资本流动方程 101
第二节 短期均衡下的空间经济 102
一、空间经济 102
二、均衡产出和要素收益分配 104
三、迁移决策分析 108
第三节 空间经济动态和长期均衡 109
一、空间经济动态 109
二、两地区土地租金比率不对称情况下的空间经济特征 111
总结 113
附录 114
第六章 纳入内生增长和不充分就业的空间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121
第一节 空间经济结构和市场需求 121
第二节 纳入内生增长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 123
一、生产部门及其市场结构 123
二、工资方程暨市场均衡条件及其求解 126
第三节 内生增长机制的空间经济影响 130
一、劳动力配置分布 131
二、经济增长绩效 134
三、贸易模式 136
第四节 纳入就业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 138
一、劳动力市场和效率工资机制的引入 138
二、生产者行为及市场供给 139
三、市场均衡 140
四、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市场均衡 141
第五节 就业市场失业机制的空间经济影响 144
一、地区规模的影响 144
二、贸易自由度的影响 145
三、技术进步 146
四、企业管理效能 147
五、小结 147
总 结 148
参考文献 15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